首頁 > 野史傳聞 > 演義趣聞 > 李白仕途受阻是因爲得罪了高力士和楊玉環嗎?

李白仕途受阻是因爲得罪了高力士和楊玉環嗎?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2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我們先來看高力士。高力士本名馮元一,是玄宗最寵信的宦官,也是唐代著名的宦官之一。他幼年入宮,由一個名叫高延福的宦官收爲養子,所以改名高力士。由於曾幫助唐玄宗平定韋皇后和太平公主之亂,深得唐玄宗的寵信。在唐玄宗統治期間,他的地位達到頂點。

李白仕途受阻是因爲得罪了高力士和楊玉環嗎?

網絡配圖

在皇宮裏,高力士擁有特殊的地位,就連李林甫和楊國忠也都爭相討好高力士。蔑視權貴、桀驁不馴的李白與高力士之間有什麼特殊的交往嗎?民間盛傳力士爲李白脫靴的故事,究竟是真是假?力士會不會因爲給李白脫靴而懷恨在心,向玄宗進李白的讒言呢?

關於力士爲李白脫靴的故事,最早的出處來自於唐人雜史筆記《國史補》(李肇撰)和《酉陽雜俎》(段成式撰)。故事是這樣的:“李白名播海內,玄宗於便殿召見。神氣高朗,軒軒然若霞舉。上不覺忘萬乘之尊,因命納履。白遂展足與高力士曰:‘去靴!’力士失勢,遂爲脫之。”李白在宮中受到玄宗的接見,神氣高朗,氣宇軒昂,玄宗被他的神采所震懾,竟然忘記自己貴爲帝王之尊,允許李白脫下自己的靴子,意思是讓李白隨意一點兒,不必那麼拘束。李白於是將腳伸給高力士說:幫我脫掉靴子!高力士一時手足失措,居然就給他把靴子脫掉了。

人們常常以這個故事作爲李白傲視權貴,又受到玄宗格外寵愛的例子,殊不知在這段故事的末尾,李白離去後,玄宗對高力士說,李白這個人“固窮相”,意思是說,這個人成不了大器,一副小人得志的樣子。高力士爲李白脫靴的故事在民間流傳很廣,許多人信以爲真,歷代的戲曲小說中都有這個故事,成爲表現李白在權貴面前傲岸不屈的典型例證。

然而,我們只要認真思考一下,就會發現這則故事大有問題。從故事的源頭上來講,這個故事的真實性很值得懷疑。高力士到底是個什麼人呢?高力士是當時唐玄宗最信任的“老奴”,對玄宗盡心盡力。“老奴”這個稱謂毫無貶義,而是種特殊的親近稱謂。唐玄宗有一句話說:“力士當上,我寢則穩。”只要有高力士在宮中值班,我就可以睡大覺。以唐玄宗的英明神武,講出這一番話來,充分說明他對高力士信任的程度。高力士對玄宗自然也是盡心盡力。《舊唐書·高力士傳》記載:“景龍中,玄宗在藩,力士傾心奉之,接以恩顧。”正是由於高力士對玄宗的忠心耿耿以及平定太平公主政變的業績,才使他得到了玄宗的信任,從而與玄宗關係密切,並擁有了較高的社會地位和一定的政治權力:“每四方進奏文表,必先呈力士,然後進御,小事便決之。”(《舊唐書·高力士傳》)

儘管高力士有如此大的權力,但他本人從不亂政,而是全心全意地輔政。高力士這個人有三大性格特點:第一,對唐玄宗無條件的絕對忠誠;第二,做事非常謹慎——“力士謹慎無大過”(《冊府元龜·內臣部》);第三,在政治上特別精明。

李白仕途受阻是因爲得罪了高力士和楊玉環嗎? 第2張

網絡配圖

他向玄宗提的建議一般都是出於維護皇權、忠於朝廷的立場。玄宗有什麼家事、朝政都願意聽他的意見,極其信任他。因此高力士在朝中地位相當高,唐玄宗也給高力士加官進爵。天寶初年,高力士被封爲冠軍大將軍、右監門衛大將軍,進爵渤海郡公,後來又被封爲左監門衛大將軍,爲正三品,權傾朝野。在宮中,玄宗一般不稱呼高力士的名字,而是稱他爲將軍,皇太子則稱他爲二哥,其他王子公主都叫他阿翁,尊他爲長輩,駙馬則稱他爲爺。

從這些稱謂中我們就可以瞭解到高力士在宮中的特殊地位,以他這麼高的地位,怎麼可能爲李白脫靴呢?李白固然清高自傲,但是從身份而言,畢竟只是個翰林待詔,他有多大的膽量,敢讓高力士這樣一個重要人物在皇帝的面前給他脫靴?再說,李白自己非常珍惜這次入長安的機會,他在宮中侍從遊宴、奉詔作詩都很謹慎。他既無可能也完全沒有必要讓高力士這個權貴給自己脫靴,這個行爲不僅不會給自己帶來任何好處,只會帶來很大的麻煩。退一萬步講,即便真有脫靴的事情發生,非但不能說明李白蔑視權貴,行爲清高,反而只能說明李白是一個不識大體、不顧大局的人,其實,這種行爲本身也並不符合李白的真實性格、個性。在大庭廣衆之下讓高力士爲自己脫靴難道就等於傲視權貴嗎?從本質上來說,命人脫靴這種輕薄浮躁如同浪子一般的荒誕行爲方式與李白浪漫豪邁、曠達清俊的言行方式根本格格不入。從另一方面來說,這樣一件看似在權貴們面前揚眉吐氣的“光輝”事蹟,李白卻從未在自己或者與他人交往的詩文中提及,按照李白的個性,如果真有其事,怎會保持沉默呢?

後人爲了塑造李白蔑視權貴、傲岸不羣的精神姿態,在他身上附會了太多的故事,力士脫靴只不過是其中的一例。唐代的著名詩人何其多,可脫靴這個故事偏偏就附會在李白的身上,箇中道理也很簡單:這樣的故事最有可能發生在李白的身上,如果說發生在杜甫、李商隱身上,不可能有人相信,因爲這件事情比較符合李白性格的邏輯和風采。但事實上,力士爲李白脫靴這樣的事情在歷史上從來沒有發生過,只不過是一個民間傳說。

說完高力士,再來看楊玉環。

楊玉環是中國歷史上具有傳奇色彩的女性,她本是唐玄宗第十八子壽王李瑁的王妃。公元737年,唐玄宗寵愛的武惠妃病死,高力士爲了討唐玄宗歡心,便向唐玄宗推薦了壽王妃楊玉環。楊玉環精通音律,擅長歌舞,很得唐玄宗的喜愛。公元745年,在玄宗的精心安排下,楊玉環請求進宮做女官,住進南宮,玄宗賜號太真,不久又冊封她爲“貴妃”。楊玉環入宮後,深得唐玄宗的寵信。楊玉環與高力士都是玄宗身邊最親信的人,也是對玄宗最有影響力的人。因此,許多人將目光鎖定在楊玉環身上,認爲她也是阻礙李白仕進與政治前途的又一個進讒言者。

說楊玉環向玄宗進讒言,主要是與高力士聯繫起來的。高力士因爲脫靴一事懷恨在心,於是攛掇楊玉環向玄宗進讒言。高力士攛掇楊玉環的藉口就在李白的《清平調》三首其二:

李白仕途受阻是因爲得罪了高力士和楊玉環嗎? 第3張

網絡配圖

一枝紅豔露凝香,雲雨巫山枉斷腸。

借問漢宮誰得似?可憐飛燕倚新妝。

這首詩寫得很美。第一句說牡丹花上落滿露水,非常嬌豔。第二句說巫山女神縱然多麼浪漫、美麗,依然無法與楊玉環相比。第三、四句說楊玉環的美貌也許只有漢宮趙飛燕可與媲美。

傳說中,高力士對楊玉環講,李白將你比做趙飛燕,這是貶低你的人格,是對你人格的侮辱。因爲趙飛燕本是陽阿主家的歌舞樂伎,出身微賤,漢成帝微行過陽阿主家時,被她的舞姿吸引,方纔召她入宮,後又將她立爲皇后。楊玉環聽信了高力士的話,在玄宗面前極力詆譭李白,唐玄宗於是不再重用李白雲雲。

這些說法都站不住腳。第一,趙飛燕是西漢成帝的皇后,擅長歌舞,她受成帝寵信的經歷與楊玉環頗有些相似,李白將楊玉環比做趙飛燕非常恰當,毫無貶損之意。假如將楊玉環比做褒姒、西施、貂嬋,那當然就很不合適,因爲這幾個女人都曾有參政甚至亂政的行爲記錄,而趙飛燕本人從未參政也未亂過政。李白這首詩中使用趙飛燕這個意象的主要作用其實是爲了陪襯、襯托楊玉環的美貌,並不具有其他更深入的含義,更不用說政治含義與貶義了。其實,趙飛燕這個名字在唐代的許多文學作品中,都常常以美女的代名詞出現,其中也絲毫沒有貶損之意。

第二,《清平調》是李白奉玄宗詔命而寫,李白的《清平調》撰成之後,玄宗非常喜歡,立刻命李龜年等樂工譜曲演唱。如果李白在詩中隱含如此強烈的譏諷之意,以唐玄宗的博學多聞,擅長詩文,精通音樂,難道還看不出來嗎?李白固然清高自傲,平交王侯,但他毫無必要也不至於非得在這個時候譏諷楊玉環,觸怒唐玄宗,這對於在長安謀求仕進之途的李白來說有百害而無一利。更何況,楊玉環當時尚未被封爲貴妃,只是以太真道士的身份入住宮中,她還沒有成爲後來煊赫一時的貴妃,楊國忠也沒有出任宰相,權傾朝野,所以李白也根本沒有抨擊譏諷楊玉環的理由。至於有人認爲,“雲雨巫山枉斷腸”一句是諷刺楊玉環曾爲壽王李瑁王妃,“枉斷腸”特指壽王,就更是無稽之談了。

從以上對高力士、楊玉環的分析來看,說高力士和楊玉環曾經在唐玄宗跟前進讒言,說李白的壞話,這些說法在史實上是很難成立的。這大都是後世筆記雜史作者杜撰出來的,其目的也許是爲了強化李白傲岸不羣、蔑視權貴的形象吧。

宮廷野史
演義趣聞
奇聞異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