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野史傳聞 > 演義趣聞 > 古代騎兵的長槍刺人身體後怎樣才能拔出來?

古代騎兵的長槍刺人身體後怎樣才能拔出來?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9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在《三國演義》中,趙雲是當世無敵的虎將,一生未嘗敗績。而趙雲一生最爲光輝的一戰,是在當陽縣長阪坡,僅憑一杆長槍,七進七出,於百萬曹軍中救出阿斗。

古代騎兵的長槍刺人身體後怎樣才能拔出來?

▲長阪坡之戰中的趙雲

趙雲在長阪坡單騎救主,殺得興起,蕩氣迴腸,不過筆者在此卻有了一個疑問!坊間流傳着一種說法,說是刺刀刺入人體後會因爲肌肉收縮導致拔出刺刀很困難嗎?同理,古代的士兵應該也會面臨這個問題,步兵可以一腳踹在敵人身上幫助拔槍,但古代的騎兵由於身在馬上,卻沒法做到這樣。

那麼騎將到底是怎麼保證連續拔槍擊殺敵人呢?是他們的長槍槍頭有特殊構造?或者是他們的長槍只是一次性用品?還是說他們力氣大,隨便什麼情況都能把槍頭拔出來?

針對這種疑惑,兩個字可以解釋——挑槍。

古代的騎兵,武器都很長,中國的重騎兵注重的還是武藝,武器長且相對輕便,格擋反擊等等馬上功夫一流,武器一般都是一短一長一遠程,戰鬥力較歐洲板甲重騎高。長槍是常用武器,長槍出槍角度要求很高,戰馬臨近敵方步兵,腰和手臂同時發力送出長槍,不是正面刺的,都是斜着刺劃過去,所以中國的騎兵長槍殺死的敵人,並不是大家想象的那樣一個窟窿,而是槍頭斜着刺出,藉着馬力破甲之後,刺入敵人的胸腔,腰力和臂力恰到好處讓槍頭往邊上一劃,造成一個很深的長條血槽。

古代騎兵的長槍刺人身體後怎樣才能拔出來? 第2張

▲古代騎兵

把內臟攪了,順便造成離心力,把敵人屍體甩開,傷口絕對不是一個窟窿。如果直挺挺一個窟窿,那麼敵人的屍體就會掛在槍上,戰馬就會失衡,一頭栽倒,一旦戰馬倒了,騎兵摔個七葷八素的絕對沒有好下場。若中國的騎兵都是直接捅一個窟窿,然後和敵人步兵一命換一命,古代的諸侯早就破產了,所以騎兵不僅僅是主力兵種,更是武藝高超的象徵。

這馬戰刺槍角度和發力的招基本功南方叫挑槍,北方叫抖槍。這一招不僅僅是用來甩屍體,還要用於甩開步兵迎面挺立的長槍。中國的騎槍爲了便於發力,發揮武藝,普遍長度不超過一米七,面對步兵的幾乎三米的長槍長戈,不會這一招,那隻能直挺挺撞上去,或者戰馬被敵人的槍尖嚇住,急停。所以,不會抖槍是玩不了馬戰的!

而歐洲的板甲重騎兵,他們沒有中國這種玩法。而他們不讓敵人的屍體掛在槍上的訣竅是——不開鋒。古代歐洲的長騎槍說白了就是一個圓頭的大白楊木樁子,中國的馬鐙腳背那部分是皮的,歐中板甲重騎的馬鐙是鋼鐵的。人和馬幾乎就是一個固定的整體,藉着馬匹的衝力,放平他們的大木樁子,直挺挺地衝着敵人的方陣撞過去,一下子撞穿十幾層步兵。這種做法對馬的要求很高,而且一般是衝着上半身的頭和胸腔去撞,把人頂倒,這樣反衝力降到最低,戰馬就能順利把前面的一切站着的步兵頂翻,一旦臂力不合格,舉不起來,頂到腹部了,那麼馬的衝力也會被減弱,這樣就會導致頂不穿,頂不穿敵人的方陣就會被砍馬腳。

古代騎兵的長槍刺人身體後怎樣才能拔出來? 第3張

▲古代騎兵

所以歐洲的重騎兵對馬的要求高,中國的重騎兵對武藝的要求高。至於輕騎兵,都是一樣,要會騎射。

宮廷野史
演義趣聞
奇聞異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