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野史傳聞 > 演義趣聞 > 羅衫半露胸的唐朝時代女人的領口到底有多底

羅衫半露胸的唐朝時代女人的領口到底有多底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0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襦裙裝是女子的傳統裝束

沈從文在他的《花花朵朵罈罈罐罐》書中寫道:更多史前和中古近古的壁畫出土,令我們不甚費力就能分辨出初唐(武則天時代)、盛唐(楊貴妃時代)與晚唐(崔鶯鶯時代)婦女服飾基本上的不同。那唐朝女服是從初唐起就那麼大膽嗎?


羅衫半露胸的唐朝時代女人的領口到底有多底

網絡配圖

楚豔表示,在唐朝上朝時和一些正式禮儀場合,包括皇后在內的女性不會穿成電視劇裏的樣子,但不排除特別愛美、大膽和時髦的女性可能會穿成那樣。但從絲路大展裏面的唐代人俑和壁畫遺留下來的唐朝服飾看,唐朝服飾確實有一點低胸裝,但並不是一個普遍的現象,一般人不會穿成那樣,而且也並非從唐初即開始出現這種着裝傾向。

唐朝女服較之其他朝代,具有強烈的自信心與流行意識,更加追求大氣飄逸與華麗絢爛。上穿短襦或衫,下着長裙,佩披帛,加半臂(即短袖)是唐代女子的傳統裝束。這種唐女襦裙裝成爲唐代乃至整個中國服裝史中最爲精彩而又動人的一種配套裝束了。襦,一般只長到腰,很短,是唐代女服的特點。

元稹有詩云“藕絲衫子藕絲裙”,張佑詩曰“鴛鴦繡帶拋何處,孔雀羅衫付阿誰”,從這些詩句看,唐代女子着襦、衫已非常普遍,而且喜歡紅、淺紅或淡赭、淺綠等色。

在初唐,永泰公主墓前室壁畫中能看到當時女子大體的着裝風貌。

盛唐 低領口由宮廷傳向民間

唐襦裙裝中襦的領口常有變化,襦衫領形有:圓領、方領、直領和雞心領等。隨着唐朝社會的發展,到了盛唐時代有了袒領,即領口開得很低,早期只在宮廷嬪妃、歌舞伎者間流行,後來連豪門貴婦也予以垂青,從唐墓門石刻畫和大量陶製女俑來看,袒領流行開來,或許已經遍及黎庶。

唐代女人下裳爲裙。這是當時女子非常重視的下裳形式。制裙面料多爲絲織品,但用料有多少之別,通常以多幅爲佳。裙腰上提高度,有些可以掩胸,下身僅着抹胸,外披紗羅衫,使上身肌膚隱隱顯露。這是那個時期女性服裝區別於其他朝代的顯著特點。

羅衫半露胸的唐朝時代女人的領口到底有多底 第2張

網絡配圖

盛唐時期周昉的《簪花仕女圖》、張萱的《搗練圖》,以及周濆“慣束羅衫半露胸”等詩、畫即描繪了這種裝束,這是中國古代女裝中最大膽的一種。孟浩然《春情》中描寫“坐時衣帶縈纖草,行即裙裾掃落梅”,可見衣帶和裙襬之長。

唐代裙的質料、色彩和樣式均大大超過前代。如唐詩中所涉及的諸多裙式有“上仙初着翠霞裙”“荷葉羅裙一色裁”等。

章懷太子李賢(公元654—684年)墓是初唐高宗和武則天乾陵的主要陪葬墓之一,此爲墓壁畫,前甬道東壁,侍女圖

唐服飾特點 女服樣式日趨寬大 袖寬往往四尺以上

楚豔表示,從中國服裝史上看,唐代服飾是最華麗、最絢麗多姿的,從審美的角度看,唐朝服飾又是最大氣,雍容華貴的,這一點從當時人們崇尚牡丹花就能體現出來。

據其分析稱,這與當時的中國唐代和其他國家、民族的文化交流特別頻繁有關,當時的盛唐人們特別自信,對外來文化持開放和包容的心態。

比如,當時大家穿的翻領的胡服,即女子着男裝。“胡服”就是西域人的服裝。當時女性的髮型、髮飾和衣服的面料圖案都是在多種文化多種民族大形勢交流下,形成的一種大氣和雍容華貴的風格。

羅衫半露胸的唐朝時代女人的領口到底有多底 第3張

網絡配圖

盛唐以後,胡服的影響逐漸減弱,女服的樣式日趨寬大。到了中晚唐時期,這種特點更加明顯,一般婦女服裝,袖寬往往四尺以上。中晚唐的貴族禮服,一般多在重要場合穿着,穿着這種禮服,發上還簪有金翠花鈿,所以又稱“鈿釵禮衣”。

唐朝從開國到後期女子着裝跟整個大的社會、政治、經濟背景有關,在唐朝出現的繁榮跟前朝的漢代到隋代是分不開的,所以到了唐朝是一個綻放的朝代。唐朝盛世服裝也是盛裝時代,當時的服裝雍容華貴,後來,隨着朝代的逐漸衰敗,服裝也變得內斂和保守了。到了宋朝、明朝和清朝服裝變得就更加內斂、保守、謹慎的態度了。

楚豔分析,唐朝服裝之所以華麗、雍容華貴是因爲在唐朝出現了唯一一位女皇帝,當時女性地位非常高,女性都很自信,所以在着裝上可以張揚並展現當時的女性美,沒有過多的約束。

雖然歷史資料並沒有太多地介紹武則天的形象,但可以想象她的衣服也會區別於皇后等人,其服裝更有權威性,並結合了當時男性帝王服飾的特點在裏面。

宮廷野史
演義趣聞
奇聞異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