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野史傳聞 > 演義趣聞 > 悲情大才子唐伯虎風流倜儻背後的心酸真相

悲情大才子唐伯虎風流倜儻背後的心酸真相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1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江南第一才子

明憲宗成化六年(1470)即庚寅年,寅月寅日寅時誕生了一個男嬰,取名爲唐寅,又因屬虎,字伯虎。他就是後來號稱“江南第一才子”的唐伯虎。唐伯虎又字子畏,號六如居士、桃花庵主等,明朝吳縣(今江蘇蘇州)人。他自幼聰穎伶俐,卻不務正業,後來在家人朋友的勸誡下才發憤圖強,閉門苦讀,終於在弘治十一年(1498)中解元(鄉試第一名)。唐伯虎工於書畫,擅寫詩詞,其中又以畫最爲精妙。

悲情大才子唐伯虎風流倜儻背後的心酸真相

網絡配圖

少年時,他曾拜當時有名的畫家沈周爲師,因天資聰慧,畫藝進步神速。沈周非常欣賞他,多次誇讚他的才華。然而唐伯虎卻因此而自鳴得意,不再虛心學畫。有一次,沈周與唐伯虎一起吃飯,讓唐伯虎去關一下屋中的窗戶。唐伯虎伸手去關,才發現這竟是沈周老師的一幅畫!他大爲驚歎,頓時感到慚愧無比,自此摒棄浮躁,勤奮學畫。後來,他終於超越了自己的老師,成爲一代名家。

有傳說稱,曾有一位書生拿着唐伯虎畫的《對蝦圖》過橋,一不小心將畫掉到水中,畫上的對蝦居然爬了出來,又落到水裏。另有一戶人家牆壁上掛着唐伯虎畫的一幅《竹枝圖》,竹枝上趴着一隻紡織娘(一種植食性昆蟲)。到了晚上,家裏人聽見蟲鳴的聲音,找了半天才發現是畫上的紡織娘在叫。這兩個傳說固然玄虛,卻反映了唐伯虎的畫生動逼真,出神入化。

唐伯虎一生好酒,常常用自己手繪的扇子換酒錢。一次,他在西湖邊的一家酒肆喝酒,結賬時才發現囊中空空。這時,迎面走來一位富商,唐伯虎便想將扇子賣給他換酒錢。富商拿起唐伯虎的扇子,看到上面沒有題款,便鄙夷地說:“畫得亂七八糟,分明是無名小輩所作,分文不值!”偏巧一位書生經過,看到扇子拍案叫絕,又見唐伯虎風度不凡,便恭敬地問:“閣下莫非就是江南第一才子唐伯虎?”在座的酒客聽見後無不驚喜萬分,紛紛出高價要購買唐伯虎的扇子。那位富商也連連賠禮道歉,要以千金換一扇。最終,唐伯虎僅讓書生付了酒錢,便把扇子送給他了。

唐伯虎的詩獨具風格,常常以俗語、白話入詩,通俗有趣。有一次,衆多秀才向唐伯虎求詩,唐伯虎不緊不慢地喝下一杯酒,寫了“一上”兩個字,又喝了一杯,添上“又一上”三個字。秀才們紛紛嘲笑地說:“這也叫詩嗎?”唐伯虎不動聲色,提筆揮就“一上一上又一上,一上上到高山上。舉頭紅日白雲低,四海五湖皆一望”,寫完就擲筆出門。秀才們目瞪口呆,心服口服。

講述唐伯虎才情的趣聞很多,大都出自野史和小說。明末小說家馮夢龍所作的《唐解元一笑姻緣》風靡一時,使唐伯虎風流倜儻的才子形象家喻戶曉。後來,人們在這部小說的基礎上,又創作了更多生動傳奇的故事,例如唐伯虎點秋香等。

一朝失意:科場舞弊案

事實上,唐伯虎雖確有才名,但並沒有傳說中那樣神乎其神。《明史》對唐伯虎的生平記載僅200餘字,其餘正史對唐伯虎的才華也只是籠統評價,所謂“江南第一才子”的很多故事是無從考證的。至於民間傳說唐伯虎經常出入青樓、有九個老婆等逸聞更是子虛烏有。

真實的唐伯虎出生於一個商人家庭。父母對其期望很高。因而,他從小就苦讀“四書”、“五經”、史書典籍,沒過上幾天逍遙生活。16歲時,他考秀才高中第一名,在蘇州城名噪一時。19歲時,唐伯虎迎娶了他一生中唯一的妻子徐氏。29歲時,他在鄉試中考中解元,可謂人生得意。然而,仕途的重大挫折也隨之而來。

悲情大才子唐伯虎風流倜儻背後的心酸真相 第2張

網絡配圖

據《明史》記載,唐伯虎參加鄉試時,文章寫得異常精彩,當時的主考官樑儲大加讚賞。回朝後,樑儲拿着唐伯虎的文章給禮部侍郎、學士程敏政過目。程敏政讀完後也連連稱奇。不久,朝廷舉行會試,擔任主考官的正是程敏政。唐伯虎與江陰富商的公子徐經一同赴京趕考,兩人多次前往程敏政府上拜會。然而,徐經心術不正,趁機賄賂程敏政府上的家僮,騙來了會試的考卷。偏巧,那一年會試的題目出得極爲冷僻,考生們大多答不上來,唯有唐伯虎與徐經的卷子答得入情入理、文采飛揚。據說,程敏政拿到這兩份出色的答卷時,情不自禁地說了一句:“這必是唐寅與徐經的。”此話被旁人聽見,埋下了禍根。後來,有人告發考題泄露一案,皇帝聽後大怒,將程敏政、徐經和唐伯虎打入大獄。徐經在獄中被嚴刑拷打,終於支撐不住,供出買通家僮泄題一事,並招認:“得到考題後也拿給唐伯虎看了。”後來,刑部、吏部會審,徐經又推翻此前的供詞,說那是屈打成招。皇帝下詔“平反”,釋放程敏政和唐伯虎,並派唐伯虎去浙江做一個小官。唐伯虎引以爲恥,沒有上任。

唐伯虎的妻子徐氏本指望唐伯虎飛黃騰達、聲名顯赫,一聽說他丟了官位,便心灰意冷,與唐伯虎大吵大鬧一場離他而去了。科場舞弊案不僅斷絕了唐伯虎的功名之路,還使他妻離家散,成爲他人生的轉折點。

半生癲狂 清閒度日

弘治十三年(1500),剛出獄不久的唐伯虎對仕途徹底失望,決定將自己的後半生寄情於遊歷山川、吟詩作畫。他乘船離開蘇州,來到鎮江、揚州,然後又順長江而上到達蕪湖、九江,遊覽了廬山等風景名勝。然後,他到黃州觀看了赤壁之戰的遺址,又去湖南遊覽了岳陽樓、洞庭湖等地,此後還輾轉到過福建、浙江、安徽等地。這次周遊名山大川,共花費了九個月的時間。唐寅將各地美景收入眼中,爲他的後半生作畫積累了豐富的素材。

正德九年(1514),明宗室寧王朱宸濠以重金延請唐伯虎到南昌爲其效力。寧王的慧眼識才喚起了唐伯虎心中僅有的一點政治理想。思慮再三之後,唐伯虎決定接受邀請。然而,令他沒有想到的是,寧王請他的用意並不在於他的才華,而是在爲謀反篡位招兵買馬。陷入了政治旋渦的唐伯虎十分苦悶,無奈之下,他只好裝瘋賣傻,躲避殺身之禍。後來,寧王見他舉止瘋癲,便放他回到故里。

再次回到蘇州後,唐伯虎沒有謀生之路,只好靠售賣字畫爲生。憑藉才子之名,唐伯虎的字畫大多能賣個好價錢,久而久之,也就存下了一些積蓄。36歲時,唐伯虎用這些積蓄,在蘇州城北一處依山傍水的地方建了一座桃花塢。桃花塢其實只有幾間茅屋,卻景色宜人,幽靜清雅。唐伯虎爲其取名爲“桃花庵”,自號“桃花庵主”。唐伯虎有名的《桃花庵歌》就作於此:“桃花塢裏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桃花仙人種桃樹,又摘桃花換酒錢。……別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唐伯虎還常常邀請好友祝允明、文徵明等來桃花庵小敘,對酒當歌,吟詩作賦。那段生活雖清貧卻也灑脫,是唐伯虎後半生過得最愜意的一段時光。

據野史記載,唐伯虎後半生曾經遇到一位紅顏知己,名叫沈九娘。沈九娘在唐伯虎窮困潦倒的時候出現,陪他共同患難,一度讓唐伯虎萌生了續絃的念頭。然而不幸的是,沈九娘早早病死,令唐伯虎悲痛不已。後來,人們依據沈九孃的名字,竟杜撰出唐伯虎有九房妻妾,這純屬無稽之談了。

無人來買扇頭詩

“十朝風雨若昏迷,八口妻並告飢。信是老天真戲我,無人來買扇頭詩。”唐伯虎晚年的這首詩用淒涼的筆調描繪出他窮困潦倒的生活。自仕途失意後,唐伯虎經常借酒消愁,喝得酩酊大醉。他常說,自己雖無李白之才,卻能深切體味李白醉酒的樂趣。酗酒使唐伯虎的身體越發多病,又因病無法常常作畫,生活越來越拮据,只能靠向好友祝允明、文徵明等人借錢過活。

悲情大才子唐伯虎風流倜儻背後的心酸真相 第3張

網絡配圖

晚年的唐伯虎沒有了凌雲壯志,沒有了感情寄託,甚至連基本的生活都無法維持。悲情的人生際遇使他的思想日漸消沉,陷入了人生價值的空無。於是他開始篤信佛教,希望從禪學中找到精神的歸宿,並從中參悟了不少人生道理。例如,他曾寫過一首《七十辭》,“人生七十古稀,我年七十爲奇。前十年幼小,後十年衰老,中間只有五十年,一半又在夜裏過了。算來只有二十五年在世,受盡多少奔波煩惱”。詞句簡潔而平白,卻道出了他一生的苦悶遭遇以及他悟出的人生苦短、命運無常的道理。

明嘉靖二年(1523)秋天,唐伯虎與幾位友人一同去東山遊玩,看到蘇東坡的一首詞中寫道“百年強半,來日苦無多”,不禁感慨萬分,心生悲涼。回家後,他的身體狀況更加不好,不久就臥牀不起。唐伯虎料想自己時日無多,便寫下了一首絕命詩:“生在陽間有散場,死歸地府也何妨。陽間地府俱相似,只當漂流在異鄉。”幾天後,54歲的唐伯虎就在孤獨與憂鬱中死去了。

唐伯虎死後,他的好友祝允明、文徵明等爲他湊錢簡單料理了後事,將他埋葬在桃花庵附近。祝允明爲唐伯虎撰寫了千餘字的墓誌銘,這成爲後人瞭解這位悲情才子的主要史料之一。

因爲半生窮困,唐伯虎的字畫、詩文幾乎都賣掉了,散失在四面八方。到了明萬曆年間,有兩位常熟書商因仰慕唐伯虎的才名,千方百計地搜尋他的作品,終於使唐伯虎的詩畫得以流傳。而他的詩文逸事也在此過程中得以豐富和完善,被收錄在《明詩紀事》及《海虞古今文苑》中。

我們在津津樂道唐伯虎的風流倜儻之時,是否瞭解到風流倜儻的背後,隱藏了一代才子怎樣的悲情際遇,怎樣的人生無奈……

宮廷野史
演義趣聞
奇聞異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