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野史傳聞 > 奇聞異事 > 揭祕:紀曉嵐曾自辦家庭農場提倡“務農光榮”!

揭祕:紀曉嵐曾自辦家庭農場提倡“務農光榮”!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7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修身養性

吾特購糧田百畝,僱工種植,欲使爾等隨時學稼,將來得爲安分農民,便是餘之肖子。紀氏之鬼,永不餒矣!爾等勿謂春耕夏苗、胼(pian,老繭)手胝(zhi,老繭)足,乃屬賤大夫之事,可知農居四民之首,士爲四民之末。農夫披星戴月,竭全力以養天下之人,世無農夫,人皆餓死,烏可賤視之乎?戒之戒之!

清 紀曉嵐 《訓諸子書》

中國的傳統教育可分爲奮發教育和退路教育。奮發教育在科舉時代具體而言就是應試勵志教育,憑藉考試成績,擠入士的行列,參與國家的管理和民族文化的傳遞。

而退路教育具體而言,就是農耕教育。自身在廟堂做官,但家裏還要備着幾畝薄田,作爲退身而出時的生存資本,因此辭職的時候底氣很足。不爲三鬥米折腰,因爲家裏還有三鬥米。

所以說,農耕不止是一種生產狀態,也是一種生存戰略防備狀態,中國歷代的士人都會在內心深處保留一種農夫心態,甚至存留一些農耕技巧。在江海翻騰的仕途,一個“農”字,讓不少人有溫暖感和歸屬感。

鐵齒銅牙的紀曉嵐也免不了有這種以農爲退路的心理。別看他家書裏寫得像模像樣地要勤儉節約,要謹慎謙虛,可這位才子在風流奢侈方面半點也不含糊,乾隆皇帝長時間不肯放紀曉嵐去地方負責科舉的監考工作,就是擔心他在外面招蜂引蝶,敗壞斯文形象。

揭祕:紀曉嵐曾自辦家庭農場提倡“務農光榮”!

紀曉嵐生活也不清淡,他在飲食上是純粹的肉食動物,不吃米麪,只吃肉,非肉不飽,這種人可別指望他過粗茶淡飯的農耕生活。

然而,爲什麼在他老人家的《訓諸子書》裏反覆強調子孫要尊重農民,重視農業呢?爲了給後代做示範,他還特意購買了一百畝農田,創辦家庭農場,還僱傭農業種植專家,教孩子們如何耕種土地,栽培莊稼,要子孫們做安分守己的農夫。一句話點中關鍵:“紀氏之鬼,永不餒矣!”

紀老師是喜歡講鬼的,一部《閱微草堂筆記》是他的成名作,可以和《聊齋志異》媲美。紀老師不僅口中講鬼,而且心中也有“鬼”,這封信中的“鬼”則是指紀家的先人,祖宗,也包括百年後的紀曉嵐自己,紀曉嵐心目中時時裝着祖宗。中國人重祭祀,重祖先,而祖先的存在是靠後人來彰顯的,家族興旺的標誌之一就是祖先們不寂寞,年年都有子孫祭祀,綿延不絕。在《閱微草堂筆記》裏,紀曉嵐就對祭祀祖先的事情進行過長篇大論。

紀曉嵐提倡務農光榮

紀曉嵐是個很有家族存亡危機感的讀書人,他很怕紀家的祖先因爲子孫的凋零而捱餓,而沒有人祭祀,所謂“餒”,就是祖先沒有香火,捱餓。保持一個家族子孫綿延,最重要的不是榮華富貴的持續性,而是安全生存的持續性,在封建社會,安全生存的持續性就在於一個“農”字。

紀老師的擔心不是沒有理由的,尤其是在乾隆爺手下當差,一個不留神,滿門抄家抄斬的機率也不是太低。

因此,出於安全考量,紀曉嵐不僅辦家庭農場,讓子孫學會最基本的生存手段,而且紀曉嵐還樹立了務農光榮的概念,他告誡子孫:你們不要以爲耕種插秧,手腳生老繭的活是下賤人乾的活,其實在士農工商四個人羣排行榜中,農民居首,農民兄弟們披星戴月辛勤耕作以養活全天下人,沒有他們,大家都餓死了,我們有什麼資格鄙視他們呢?

紀老師可能考慮到,將來子孫們免不了有人回家種地,在放下身段之前,首先要在心理上放下身段,端正對農業從業者的看法,只有這樣,將來纔不會有生存手段上的障礙。撇開對祖宗的迷信不說,以農爲退路的做法,在市場經濟社會恐怕不太現實,但是,每一個人不管混得如何風光富貴,也要掌握基本的生存手段,並保持對農業的敬意,這應該是我們從紀曉嵐家書中學到的。

宮廷野史
演義趣聞
奇聞異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