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野史傳聞 > 宮廷野史 > 古代處理戰場屍體的5種辦法一個比一個噁心

古代處理戰場屍體的5種辦法一個比一個噁心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3.82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在戰役結束的時候 ,勝者會打掃戰場 ,不管對方還是自己人都會掩埋 。古代的戰場上,動不動就是十幾萬大軍互相廝殺,但打完之後戰場上就是堆積如山的屍體。那麼古代人是怎麼處置這些戰爭遺留下的屍體呢?以下有5種是記錄過歷史上處理屍體方法。

1、暴屍荒野

“君不見,青海頭,古來白骨無人收。”杜甫的《兵車行》描述過這樣慘象。

古代處理戰場屍體的5種辦法一個比一個噁心

網絡配圖 

兩軍作戰,戰敗的一方,要麼是全軍覆沒,要麼是忙着撤退、逃跑,昔日戰友無暇顧及。而戰勝的一方,收不收屍體就要看他們的心情了。不過大多數情況都會處置屍體,因爲戰勝了,就會清理戰場,不然這些屍體會引發瘟疫,滋生病毒。

2、火葬

火葬也普遍存在於古代的戰場上,能夠很好的避免屍體腐爛變質帶來的瘟疫,在《伊利亞特》對於特洛伊戰爭的記載中,就有關於雙方協定休戰各自焚燒己方士兵的描述,可見火葬也是古代一種處理戰後屍體的方法。火葬在古代多帶有宗教色彩,人們相信火焰的力量能夠淨化人的靈魂,幫助死去的人早生極樂,或是上天堂。

3、築京觀

古代處理戰場屍體的5種辦法一個比一個噁心 第2張

網絡配圖

在掩埋的基礎上,古人還發展出了一種獨特的處理屍體的方法——築京觀,它還有一個形象的名字“骷髏臺”。具體做法就是把戰敗的敵軍屍體全部堆積在道路的兩旁,然後用土把這些屍體夯實,築成巨大的金字塔形的土堆,以表軍功。最早關於築京觀的記載是在《左傳》中,公元前597年,楚軍大勝晉軍,大臣潘黨建議把晉軍陣亡者築成“京觀”,卻遭到了楚莊王的反對,說是古代的聖王都是討伐不敬者、將罪大惡極之人築爲京觀,而這些陣亡的將士都是爲國盡忠才死的,不能給他們築成京觀。可見在古代是習慣將戰敗一方築爲京觀的。

4、亂葬活埋

古代防疫工作並不好,他們大多直接填埋,應該有聽過亂葬崗,亂葬坑吧?特別是在大的戰役發生地,經常有亂葬坑發現,那裏的屍骨可不只一兩具呀!大戰和天災後在古代要發生很大的瘟疫,如明末戰亂中中原就發生了大規模的瘟疫。然而統治者做的也只是封鎖受疫區,經常有很多疫病患者被隔離,填埋,燒死等,非常殘忍。

古代處理戰場屍體的5種辦法一個比一個噁心 第3張

網絡配圖

5、充當軍糧

中國古代名篇《千字文》有言“去而益詠”。意即人去緬懷更頌詠。有時候,還有更慘的一種處理屍體的方法,那就是屍體變成了獲勝方的軍糧,這種極其殘忍滅絕人性的做法縱觀歷史也並不多見,但確實存在過。《三國志·魏書·程昱傳》中就有過這麼一段記載:“初,太祖(曹操)乏食,昱略其本縣,供三日糧,頗雜以人脯”。

一個比一個殘忍。有首詩”可憐河邊無定骨,猶是春閨夢裏人”側面說明了戰爭的殘酷。

宮廷野史
演義趣聞
奇聞異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