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野史傳聞 > 宮廷野史 > 慈禧死後帶走無價陪葬品:揭慈禧清東陵天價珍寶

慈禧死後帶走無價陪葬品:揭慈禧清東陵天價珍寶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5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誰能說清,著名的慈禧太后死後,陪葬了哪些奇珍異寶呢?恐怕,這個問題,連官方的史書,都拿不出詳細的記載。其實,慈禧太后的死屍入棺前,棺中鋪有三層金絲串珠繡花褥,上鑲珍珠13604顆,寶石87塊,白玉203塊,還鋪了一層珍珠,共3720顆。

棺內慈禧頭上放置一塊“翡翠荷葉”,腳下有一朵粉紅色“碧玉大蓮花”。棺中的慈禧頭戴鳳冠,冠上嵌外國貢品特大珍珠一枚,身邊有金佛、翡翠佛、紅寶石佛、白玉佛各27尊,每尊佛的重量高達175至400克。要知道,那些東西可是黃金、白銀、玉翡翠呀。

慈禧的腳下還放有兩隻“翡翠西瓜”、兩隻“碧玉甜瓜”,十個“翡翠桃子”,一百個“黃寶石李子”,40顆“紅寶石大棗”,外帶60顆“黃寶石杏”。

慈禧死後帶走無價陪葬品:揭慈禧清東陵天價珍寶

翡翠西瓜

在她的屍身上,還靜放着兩顆“翡翠白茶”:綠葉白心,菜心上伏着一隻“綠翡翠蟈蟈”,菜葉上還落着兩隻“黃寶石馬蜂”。看看,大清國的太后多麼排場呀。

慈禧死後帶走無價陪葬品:揭慈禧清東陵天價珍寶 第2張

據說,慈禧屍體的左側,放有“玉蓮花”一枝,三節“白玉石藕”上,有天然灰色的污泥,節處生出綠色荷葉,又開出粉紅色蓮花。另外,還放有“黑色玉石”。

此外,在太后屍體的右側,放有“玉雕紅珊瑚樹”一枝,綠葉紅果蟠桃一枝,樹枝上落有一隻翡翠小鳥,均是天然色料,精雕而成。

慈禧死後帶走無價陪葬品:揭慈禧清東陵天價珍寶 第3張

玉雕紅珊瑚樹

當時,盛殮慈禧的官員又捧出四升珍珠、寶石,全部填入棺內。爾後,又放入八匹“玉製金馬”,18尊“玉製羅漢”。據估算,這一棺奇珍異寶的總價值,高達5000多萬兩白銀,僅慈禧身穿的那件繡珠服褂,就價值白銀265萬兩,鳳冠上那顆大珍珠,也價值1000萬兩白銀,有趣的是,清朝的庫存白銀並不豐富,據說,算到最後也拿不出7000萬兩白銀。

值得一提的是,慈禧陵是1895年重新建造的,當時,慈禧嫌原修陵墓不夠豪華,下令把修建了22年的“定東陵”全部拆除,重新再建。而且,原材料全部用名貴的“黃花梨木”;外牆磨磚對縫,內壁雕磚泥金,彩繪全部貼金;屋頂琉璃瓦顏色改爲深黃,這與皇帝陵一模一樣了。

慈禧死後帶走無價陪葬品:揭慈禧清東陵天價珍寶 第4張

慈禧死後一年,到了宣統元年十月,也就是1909年11月15日,隆重地葬入地宮。僅僅20年後,便被著名軍閥——孫殿英的部隊,盜掘洗劫。

慈禧棺槨內的珍寶,價值在5000萬兩白銀,的確堪稱“世界之最”,“天下第一”。

慈禧太后的“隨葬品”,貼近的太監肯定知道,比如,主管內務的李蓮英,就曾親自參加了慈禧棺中“葬寶”的儀式。據他和侄子所著的《愛月軒筆記》記載:慈禧屍體入棺前,先在棺底鋪三層金絲串珠錦褥和一層珍珠,共厚一尺。頭部上首爲“翠荷葉”;腳下置“粉紅碧璽蓮花”。頭戴“珍珠鳳冠”,冠上最大一顆珍珠大如雞卵,價值一千萬兩白銀。身旁放金、寶石、玉、翠雕佛爺27尊。腳下兩邊各放翡翠西瓜、甜瓜、白菜,還有寶石製成的桃、李、杏、棗二百多枚。身左放“玉石蓮花”,身右放“玉雕珊瑚樹”。另外,還陳列着“玉石駿馬”八尊,“玉石羅漢”18位,共計七百多件。葬殮完畢,又倒入四升珍珠,寶石2200塊填棺。

看來,慈禧太后的確想在另外一個世界享受榮華富貴了,可惜,剛過了20多年,她就被國民軍閥,光着屁股挖了出來。當時,老佛爺身上,長滿了令人厭惡的“白毛兒”。

延伸閱讀:

  揭祕光緒與慈禧爲何二十小時相繼去世?

光緒皇帝是清朝入主中原之後的第九位君主,1875~1908年間中國名義上的最高統治者,實際上大權掌握在慈禧太后手中。1894年甲午戰爭爆發,中國戰敗。1898年,光緒帝啓用康有爲、梁啓超等進行“戊戌變法”,但變法危及封建守舊勢力的利益,受到以慈禧太后爲首的保守派的反對。光緒三十四年,光緒帝暴死,終年38歲。百年來,圍繞他的死因,衆說紛紜,毒殺說能否成爲定論和共識呢?飽經憂患的光緒帝早已成了古人,該怎樣認識其悲劇命運的根源?該怎樣評價這位一生爲傀儡、爲囚徒的皇帝呢?

仍爲傀儡,苦悶生活

光緒二十七年十一月二十八日午後,慈禧帶着光緒帝回到了闊別將近一年半的紫禁城。慈禧看到宮中未受大的破壞,留守的宮眷們也都平安,十分高興。她一面跟前來請安的同治遺孀們誇誇其談,一面命令立即把皇帝安排到瀛臺居住。

回京後的幾天裏,光緒帝和慈禧都十分忙碌,尤其是光緒帝,要到各廟宇拈香行禮,答謝祖宗神靈的保佑;要接見外國公使,爲慈禧當初攻打使館的行爲致歉。隨着時間的推移,各方面逐漸走上正軌之後,光緒帝就清閒起來了,雖然他脫離了被廢黜的險惡境遇,但傀儡的命運並未改變。

慈禧死後帶走無價陪葬品:揭慈禧清東陵天價珍寶 第5張

光緒帝不忘逃難蒙受的恥辱。據《德宗遺事》記載,在八國聯軍侵華戰爭中,正陽門城樓毀於炮火,迴鑾不久,慈禧跟大臣們研究修復事宜,光緒曾建議“留此殘敗之跡,爲我上下儆惕之資”,被慈禧拒絕。他在瀛臺的臥室裏掛着一件破破爛爛的小褂,太監要拿去清洗,光緒阻止說:“此乃自陝至京,數月不換之小褂,與我患難相依,故留爲紀念。”

光緒帝陪慈禧臨朝聽政之外,在瀛臺有打發不盡的時光。他向掌管宮廷演出活動的昇平署要去了鑼鼓,在瀛臺敲打,以此打發時光併發泄心中的鬱悶。蘇北阜寧縣知縣周景濤精通醫學,曾進宮爲光緒帝診治,看到皇帝的室內放了一些書,有《四庫全書提要》、《貞觀政要》、《太平御覽》、《大學衍義》、《理財學》等。光緒帝每天看書,寫字,記日記,還學起了英語。慈禧通過耳目掌握着光緒帝的一舉一動,她得知光緒帝學習英語之後,心血來潮,也要學習,但字母尚未掌握就知難而退了。

光緒帝逆來順受,麻木不仁地過着寂寞清苦的生活。他在瀛臺讀書,記日記,寫大字,在岸邊散步。太監賊眉鼠眼地跟着他,誰也不說話。

太后年邁,國事如麻

光緒帝在瀛臺一籌莫展,慈禧的日子也不好過,畢竟年近七旬,來日無多,心情不佳。而且,繼李鴻章去世之後,光緒二十九年三月,她的“寵臣”榮祿也去世了。慈禧痛哭流涕,並把弟弟桂祥罵得狗血噴頭,因爲榮祿臨終之際一直由桂祥推薦的醫生負責搶救,慈禧認爲醫生不稱職,遷怒桂祥。榮祿死後,慈禧傷感了很久,也蒼老了很多。

轉眼到了光緒三十年(1904),慈禧又蒙受了一場刺激。原來,她的七十大壽到了,本打算熱熱鬧鬧地祝賀一次,補上六十大壽未能大辦的缺憾,誰想到在東北發生了日俄戰爭。事情的起因是這樣的,俄國在義和團運動期間,派軍隊侵入東北,《辛丑條約》簽訂後依然拒不撤軍,想就此霸佔。這侵害了美國的“門戶開放”政策,於是,在美國的支持下,日本赤膊上陣,向中國東北的俄軍打響了第一槍。最令中國人痛心疾首的是這場戰爭發生在東北,目標也是爭奪東北,但清政府卻宣佈“局外中立”。在這種情況下,慈禧自然無心做壽,想到自己每逢十年整壽就趕上外敵入侵,以致被革命黨譏諷爲“萬壽疆無”,因此十分傷心。

日俄戰爭以俄國的失敗告終,兩國瓜分了東北,以長春爲界:長春以南叫“南滿洲”,是日本的勢力範圍;以北叫“北滿洲”,是俄國的勢力範圍。當然,東北的主權名義上屬於中國。

慈禧死後帶走無價陪葬品:揭慈禧清東陵天價珍寶 第6張

當時,慈禧已屆七旬,在人均壽命不長的清朝就算是風燭殘年了,朝中實力派自然暗中打算,光緒帝的價值開始被重估;另外,一幫年輕的親貴成長起來了,比如醇親王載灃、恭親王溥偉、肅親王善耆等,由於年齡相近的緣故,他們跟光緒帝的關係較爲親近。慈禧對此也有警覺。一次,光緒帝的同父異母弟弟載濤派太監進宮,給太后送些食品,同時囑咐太監順路去看看皇上。慈禧得知此事,較爲緊張,她怕光緒捎出什麼話,所以,立即派人前往載濤的府中捉拿那位進宮的太監。

內務府官員上門拿人,不料載濤表示沒有皇帝的旨意,不能到他府中拿人,還破口大罵,說了不少威脅恐嚇的話,甚至要動手跟內務府的人拼命。最後載濤被侍衛死死攔住,太監也被拿交內務府慎刑司拷問。由於不承認替光緒捎出什麼話去,太監竟被活活打死。此時的載濤還不到二十歲,是個孩子,慈禧不擔心他有什麼出格的打算,但載濤之所以敢氣勢洶洶,無疑是自認爲有皇帝做靠山,這讓慈禧感到憂心。

其實,慈禧不知道,肅親王善耆有一個驚天的計劃——一旦慈禧壽終正寢,立即擁戴光緒帝復辟,重掌大權。爲此,他借舉行新政的機會,成立了一支消防隊,練習爬牆上房,而且按軍隊的模式,每天按時出操,裝備新式洋槍。善耆跟親信說萬一有事,立即以救火爲名前往瀛臺,救出皇帝。當然,有人提醒他,等到老佛爺嚥氣再動手恐怕已經晚了。善耆既不敢輕舉妄動,又不肯善罷甘休,爲此很是苦惱。

然而,就在各方面暗中策劃之際,光緒皇帝的命運發生了根本性的逆轉,這是怎麼回事兒呢?

 命運逆轉,光緒之死

光緒帝自幼多病。提起光緒帝的病情,還必須考慮到精神因素。他一生感情失落,政治失意,心情壓抑。尤其是戊戌政變以來,他處於被軟禁狀態,備受凌辱和虐待,孤立無助,坐以待斃,擔驚受怕,珍妃之死的消息也足以令他精神崩潰,這樣一來,就沒有康復的希望了。

據清宮脈案記載,從光緒三十四年(1908)初夏起,光緒帝病情迅速惡化,御醫和全國各地應召前來的名醫均感束手無策,只能不求有功但求無過地敷衍着。捱過了十月初十日慈禧太后的生日,光緒帝身體機能迅速衰竭。十六日,光緒帝跟慈禧太后最後一次召見大臣,他有氣無力地斜倚在寶座上,身後墊滿了枕頭。據大臣回憶,光緒帝說話聲音極小,只有簡短的幾句,慈禧也是一臉病態。從此,光緒帝再沒有離開病榻,十九日起,已經不進食了,很快陷入昏迷。據清政府官方宣佈:光緒三十四年十月二十一日(1908年11月14日)傍晚,光緒皇帝在中南海瀛臺的涵元殿逝世,終年三十八歲。

據《清德宗實錄》記載,在光緒帝逝世的前一天,慈禧授予光緒帝同父異母弟弟醇親王載灃“攝政王”的職位,將他的長子溥儀接到宮中教養。光緒帝嚥氣後,慈禧立即宣佈:溥儀繼承同治皇帝,兼祧光緒皇帝,爲清朝新一代君主。又規定:“嗣皇帝尚在沖齡,正宜專心典學。着攝政王載灃爲監國,所有軍國政事,悉秉承予之訓示裁度施行。”這表明溥儀爲帝,載灃攝政。實際上他們全是慈禧的傀儡,清朝的命脈還是掌握在慈禧手中。可見,直到此時慈禧不僅對自己的生命力依然樂觀,權力慾也沒有絲毫的衰減。

慈禧死後帶走無價陪葬品:揭慈禧清東陵天價珍寶 第7張

然而,在慈禧做出這一系列決定的第二天,她就走到了自己生命的盡頭。光緒三十四年十月二十二日午後,慈禧太后去世,終年七十四歲。

噩耗公佈,天下震動。爲什麼年輕的光緒反而死在了慈禧之前?而且,母子二人相差不過二十個小時相繼去世,世界上有這麼蹊蹺的事兒嗎?事情的真相到底是怎樣的呢?

宮廷野史
演義趣聞
奇聞異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