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當戰國七雄變成食物:齊國月餅是如何發展的?

當戰國七雄變成食物:齊國月餅是如何發展的?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1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戰國時的齊國,因爲文化昌盛,經濟發達,內涵很豐富,給人以月餅的既視感。月餅從做皮到做餡,都需要一定的工藝含量,相應的,齊國也是一個各方面都很有技術含量的國家,連精銳部隊都叫做“技擊”,更別說其他的了。

戰國開始時,齊國的口感比較接近京式月餅,也就是北京稻香村有得賣的那種“自來紅”。

公元前475~前341年的齊國

京式月餅跟蘇式、廣式相比,有他的獨特之處:

個頭比較小——這時的齊國還沒怎麼開始擴張,佔地不算太廣。

皮比較硬——因爲還沒怎麼擴張,軍隊都在鎮守本鄉本土,不含糊。

餡比較粗,有顆粒——雖然春秋時代,齊魯大地的經濟文化已經一路領先了,但畢竟不及戰國後期燦爛。

當戰國七雄變成食物:齊國月餅是如何發展的?

齊威王一方面富國強兵,邁上擴張之路,一方面又加強建設稷下學宮,招徠各國學者,使齊國文化極度昌盛,領銜七國,齊國的口感更加細膩、豐富,向蘇式月餅演進。

當戰國七雄變成食物:齊國月餅是如何發展的? 第2張

公元前341~前279年的齊國

可以看到,蘇式月餅的餅皮比京式月餅增多了幾層,但也更加軟和、好咬了。這就好像齊國的國土一路擴張,防務卻比之前薄弱。

齊威王時,齊國與秦、楚聯手,戰勝了強橫無比的魏國,向西擴張;齊宣王時,一度滅了燕國,只不過被各國逼着吐了出來;齊湣王時,滅了富得流油的宋國,甚至想做掉周天子,取而代之。


但齊國的地緣形勢不是很好,西邊雖有黃河,但這是黃河下游,水流平緩,容易渡過;南邊雖有大峴山和穆陵關,但可以繞過。所以齊國國土雖大,防務卻比較薄弱,如果有大的失策,馬上就是崩盤的下場,不像秦國還可以縮回函谷關見機行事。

同時,蘇式月餅的餡料比自來紅要高級,更加細膩、香軟、晶瑩。相應的,齊國的文化也在這個時代達到頂峯。

儒家的孟子、荀子,陰陽家的鄒衍,法家的慎到、申不害,疑似墨家的魯仲連,那都是在齊國的稷下學宮混過的。這時的稷下學宮儼然成了華夏大地上的學術文化中心,光輝萬丈,照耀中原,哺育列國

隨着齊湣王不斷玩火,南侵楚,西侵三晉,北與燕爲仇,又耍弄秦國,終於被引起五國伐齊。濟西一戰,齊軍主力潰滅,接着被燕將樂毅攻克七十餘城,只剩下南都莒、東都即墨周邊的少量城邑,齊湣王也被心懷叵測的楚國援軍幹掉,連筋都被抽了出來。這蘇式月餅吃起來果然軟軟噠。

田單用火牛陣擊敗燕軍,幫齊襄王傳奇般的復國後,齊國這塊被啃殘的蘇式月餅就重新回爐,變成了廣式月餅

當戰國七雄變成食物:齊國月餅是如何發展的? 第3張

公元前279~前221年的齊國

廣式月餅又恢復了京式月餅一層皮的特點,而且這層皮還很薄。

齊國的國土又縮回了戰國初期的水平,而且經歷滅國之禍後,精兵強將盡死,部隊的戰鬥力也大幅削弱了。

但廣式月餅的餡可不比蘇式月餅差,至少也是各有千秋。

齊襄王復國後,稷下學宮再度復興,齊國依然引領文化潮流,哪怕到了亡國前夕,被秦國消滅的韓、趙、魏、楚、燕的遺民都大量逃到齊國避難,不願被秦國統治。

不過,廣式月餅這麼軟和,吃豆人秦國吃起來也很輕鬆。消滅五國之後,秦將王賁、蒙恬輕鬆滅齊,秦國統一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