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清朝皇帝服飾有哪些?清朝皇帝服飾種類及蘊意

清朝皇帝服飾有哪些?清朝皇帝服飾種類及蘊意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7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清代皇帝服飾有朝服、吉服、常服、行服等。皇帝的龍袍屬於吉服範疇,比朝服、袞服等禮服略次一等,平時較多穿着。

皇帝朝服及所戴的冠,分冬夏二式。冬夏朝服區別主要在衣服的邊緣,春夏用緞,秋冬用珍貴皮毛爲緣飾之。朝服的顏色以黃色爲主,以明黃爲貴,只有在祭祀天時用藍色,朝日時用紅色,夕月時用白色。朝服的紋樣主要爲龍紋及十二章紋樣。一般在正前、背後及兩臂繡正龍各一條;腰帷繡行龍五條襞積(折襉處)前後各繡團龍九條;裳繡正龍兩條、行龍四條;披肩繡行龍兩條;袖端繡正龍各一條。

清代皇帝服飾有朝服、吉服、常服、行服等。皇帝朝服及所戴的冠,分冬夏二式。冬夏朝服區別主要在衣服的邊緣,春夏用緞,秋冬用珍貴皮毛爲緣飾之。朝服的顏色以黃色爲主,以明黃爲貴,只有在祭祀天時用藍色,朝日時用紅色,夕月時用白色。

古時稱帝王之位爲九五之尊。九、五兩數,通常象徵着高貴。清朝皇帝的龍袍繡有九條金龍,位置分別爲前胸和後背分別有一條正金龍,下面前後分別有兩條行金龍,肩部左右兩側分別有一條金龍,右面內襟裏面還有一條行金龍。每件龍袍從正面或背面單獨看時,所看見的都是五條龍,恰好與九五之數相吻合。

清朝皇帝服飾有哪些?清朝皇帝服飾種類及蘊意

龍袍下襬斜向排列着許多彎曲的線條,名謂“水腳”。水腳之上,有許多波浪翻滾的水浪,水浪上面立有山石寶物,俗稱“海水江崖”,它除了表示綿延不斷的吉祥含意之外,還有“一統山河”和“萬世昇平”的寓意。

龍袍上除了龍紋,還有十二章紋樣,其中日、月、星辰、山、龍、華蟲、黼、黻八章在衣上;其餘四種藻、火、宗彝、米粉在裳上,並配用五色祥雲、蝙蝠等。它們分別代表了不同的含義,“日月星辰取其照臨;山取其鎮;龍取其變;華蟲取其文、會繪;宗彝取其孝;藻取其潔;火取其明;粉米取其養;黼若斧形,取其斷;黻爲兩己相背,取其辯。這些各具含義的紋樣裝飾於帝王的服裝,喻示帝王如日月星辰,光照大地;如龍,應機佈教,善於變化;如山,行雲布雨,鎮重四方;如華蟲之彩,文明有德;如宗彝,有知深淺之智,威猛之德;如水藻,被水滌盪,清爽潔淨;如火苗,炎炎日上;如粉米,供人生存,爲萬物之依賴;如斧,切割果斷;如兩己相背,君臣相濟共事。”總之,這十二章包含了至善至美的帝德。

穿龍袍時,必須戴吉服冠,束吉服帶及掛朝珠。龍袍以明黃色爲主,圓領,右大襟,馬蹄袖,有扣絆。龍袍的做工有刺繡、緙絲之分,其中緙絲工藝相對複雜,工藝上稱爲“連經斷緯”。這種緙絲工藝在中國流傳已久,宋代時多用於其他裝飾之上,到清代多用於服飾,後因緙絲工藝消耗工時過長,所以多用於龍袍之上。

鑑別清代龍袍主要從做工、面料和紋樣三大方面來看。首先,龍袍的做工相當精細,所用線也非平常我們所見到的金線或者絲線,尤其緙絲工藝目前很難仿造。其次,清代宮廷服飾衣料的生產大多來自江南三織造,即江寧織造局、蘇州織造局和杭州織造局,極少部分由京內織染局織造。江寧(南京)善於織金妝彩以及倭緞、神帛的織造;蘇州的緙絲、刺繡工藝最精;湖絲的品質最爲優良,如綾、羅、紡、縐、綢等多由杭州織造。最後,龍袍上的紋樣以及所在的位置也絕對不能有絲毫差錯,這些紋樣多限於皇帝服飾

  穿着龍袍有什麼規定?

清代對龍袍的穿戴有嚴格規定:一般龍袍之外需套袞服,頭戴吉服冠,胸前掛朝珠,腰繫吉服帶,腳蹬皁靴。我們從咸豐四年《穿戴檔》可以窺見清代皇帝在不同場合及不同時辰所穿服裝的不同。

“正月初一日,元旦令節。上戴黑狐皮緞臺朝冠,穿黃緙(音同克)絲面白狐膁(音同淺)接青白膁朝袍、黃面黑狐皮芝麻花朝端罩,戴東珠朝珠系自鳴鐘,束金鑲珠松石四塊瓦圓朝帶,穿藍緞氈耪幫狼皮裏皁靴。

清朝皇帝服飾有哪些?清朝皇帝服飾種類及蘊意 第2張

卯正三刻……朝冠、朝袍、端罩、朝珠、朝帶、藍皁靴下來,換戴大毛貂尾緞臺蒼龍教子正珠珠頂冠,穿黃緙絲面黑狐金龍袍、黃面黑狐皮芝麻花褂,戴正珠朝珠系內殿,束金鑲紅藍寶石線鈕帶掛帶挎,穿青緞氈耪羊皮裏皁靴畢,上同皇后等位看戲……

正月初二日,祭新月神。上戴大毛貂尾緞臺蒼龍教子正珠珠頂冠,穿黃緙絲面青白賺金龍袍、石青緙絲面黑狐賺金龍褂,戴菩提朝珠系裏邊,束金帶頭線鈕帶掛帶挎,穿青緞氈磅羊皮裏皁靴。

正月初四日,坤寧宮還願。上戴大毛本色貂皮緞臺正珠珠頂冠,穿藍緙絲面天馬皮金龍袍、石青緙絲面烏雲豹金龍褂,戴血珀朝珠系裏邊,束金鑲紅藍寶石線鈕帶掛帶挎,穿青緞氈裏皁靴。

正月初五日,上戴大毛本色貂皮緞臺正珠蛛預冠,穿黃緞繡二色金面天馬皮金加L貂皮黃面褂,戴藍寶石朝珠系內殿,束金帶頭線鈕帶掛帶挎,穿青緞氈裏皁靴。是日,執爐太監冠張進忠、帶張進喜。辦事後,珠頂冠下來,換戴小毛薰貂緞臺冠。

正月初十日,上戴中毛薰貂緞臺正珠珠頂冠,穿藍緙絲四色金面天馬皮金龍袍、貂皮黃面褂,戴金鑲松石齋戒牌,戴藍寶石朝珠系內殿,粘同鑲珠三塊瓦線鞋帶,穿青緞氈裏皁靴。辦事、進早膳畢。

是日,執爐太監袍口韓得祿、冠口潘喜,引至乾清宮月臺上,侍衛接爐,引至太和殿看閱祝版早,到乾清宮見大人畢,至養心殿拜佛畢,至弘德殿少坐。外邊奏請至壇內閱視,還齋宮,見大人。晚膳後,金龍袍、三塊瓦帶下來,換藍江綢面青白袍,束金鑲碧玡口線鈕帶”。

從正月初一至初十日皇帝的穿戴記載,我們得知:

首先,三大節及大祀等重大場合要穿朝服,但在大典及祭祀過後,在卯正三刻要換下朝袍,穿龍袍。很顯然,龍袍是僅次於朝服的皇帝服裝。

清朝皇帝服飾有哪些?清朝皇帝服飾種類及蘊意 第3張

其次,清代祭祀分大祀、中祀和羣祀,皇帝所穿龍袍,除清《會典》規定的明黃色外,一些中祀及坤寧宮還願等場合,穿藍色龍袍。由此可見,皇帝在不同的活動場所,穿用龍袍的顏色也是不同的。

再有,龍袍外套龍褂或各種皮質的黃面褂、腰繫三塊瓦帶或束金鑲各種寶石的線鈕帶等,都與清《會典》規定有出入。

在這裏我們可知,冬季龍袍外穿皮褂或龍褂,其他季節龍袍外穿袞服。“皇帝吉服帶,色用明黃,鏤金版四,方圓隨所御….””也就是四塊瓦吉服帶。但在實際使用中,三塊瓦及線帶更加常見。而龍袍的裝飾,則是隨着典禮和祭祀活動的不同,佩掛不同質地的朝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