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儒學是應該被複興還是應該被廢除?

儒學是應該被複興還是應該被廢除?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4.92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指點江山談“儒釋道”第二十六期)

現今時代,儒學是否能夠完成所謂的復興?關於這個問題,衆人各執一詞,從不同的角度給出了自己的答案。有的人說其糟粕害人不淺,應該被廢除,有的人說其精華育人有效,應該被複興,有的人態度中庸,認爲去惡存善之後儒學應該還能用,還有的人從現今的政府與社會問題上入手,認爲儒學已經不當時,且僞者衆多,原本的大道已經被拋擲不顧,所以儒學復興無望,等等。

我認爲這些觀點僅是從思想優劣和政府導向等淺顯表層入手,缺乏一個更深廣的視野。以上所述種種確實是影響思想發展的重要因素,但絕不是根本問題。而探究這個問題的關鍵,就在於對思想文化模式與時代間的平衡問題的考量。

儒學是應該被複興還是應該被廢除?

從這個角度來看,我認爲復興之說實際上是不大可能實現的。

如果我們去考察西方的藝術史,就會發現,從古典模式到現代模式,有一個很清晰的轉變過程。以百年爲節點,身處於不同時間點的人們的藝術審美習慣與概念,總不會盡然相同,甚至相較於前代還很有顛覆性。中國的藝術模式發生的變革或許不如西方劇烈,但也能看出明顯的階段性變化,就拿舊體詩來說,唐詩有唐詩的審美風貌,宋詩雖在氣勢上比不過前代,但其在理趣意味上獨樹一幟。也就是說,藝術的審美風貌總是隨着時代的變化而發生深刻改變,而且二者見基本上處於動態平衡的狀態。

將藝術上的動態演變推至於學術,我認爲同樣成立。幾乎任何思想都是精華與糟粕共存的,就算在初始一切完美契合了那個時代,最後總有與某一個時間點中的價值取向相悖的地方,所以,思想的質量問題也是衆口難調的。不過今天我們先不探討這個問題,僅從儒家思想所屬的古典思想模式來看。

儒學是應該被複興還是應該被廢除? 第2張

古典文化在現代的處境其實比較尷尬,在剛被現代化大潮席捲過的中國,古典文化雖被擺在一個顯眼的位置,但實際上那只是一個口號罷了,口號之外,真正熱愛的人很少,大批古典文化愛好者中也有不少葉公好龍之悲。就拿漢服復興運動來說,不少女孩子的加入只是因爲喜歡衣袂飄飄的感覺,而非被衣服裙帶背後蘊含的文化內涵所吸引。中國的傳統思想,其文化內涵深刻,哲學意味濃厚,總的來說就是一個大寫的“美”字,但有一點我們不得不承認,傳統哲學思想美則美矣,可我們現代人不大欣賞得來。

古典思想,脫離了古典的時代背景,變得單薄而無所依,與現今這個時代存在着巨大的鴻溝。古典的東西在現在,要想生存下去,被賦予現代意味幾乎是唯一的出路。之後我們若要來一場文化上的復興,其模式基本上也就與西方一樣,那就是讓古典文化以另一種面貌存活下去。

我不知道大家現在口中的復興究竟是哪一種程度上的復興,但有一點可以明確,那就是不可能做到原汁原味。我們不可能像古代一樣,爲孔聖人加封各種名銜,將其作爲精神上的領袖擡到無比崇高的位置,甚至是將其神化,現代意識不可能讓我們做出這樣的事。儒學被現代化已是板上釘釘的事,“盡復舊規”這句話是絕對的妄想。復興儒學的目的也變得複雜多樣,總之,這些目的不會是儒家聖賢的目的,而是和現代人的利益相掛鉤。

儒學是應該被複興還是應該被廢除? 第3張

儒學在現階段所面臨的窘況,很大一部分來自信息傳遞媒介的改變。網絡簡直是現代化飛速發展的最有效的推動力。信息時代的到來,人們的生活發生了前所未有之改變,這些變化在以往的人看來幾乎是不可能的,這其間種種想必活在網絡時代發軔期的我們都深有體會。

從龜甲獸骨到竹簡,再從竹簡到紙張,從紙張到數字信號,傳播介質的升級使信息的傳播效率越來越高,以至於人人都有了發聲的機會。這樣的改變雖好,但帶來的負面影響也不少,關於網絡利弊問題的討論自開始就沒有停息過。所以,我們的生活更容易經歷謠言,個人信息也更容易被盜取,甚至是隔空被騙。在這種社會走向的指引下,時代難免不會發生變革,以使生活與信息之間重新獲得平衡。那麼我們來看儒學在網絡之中的生存現狀。

在網上,每天都有人就儒學發表各種各樣的觀點,或是讚譽提倡或是誹謗詆譭,有人想要復興,有人想要消滅封建殘餘,觀點多元而不能統一。也就是說,在信息傳播高度進化的現今,我們再也沒有能力把一種思想推上統治地位,讓萬民信服了。因此,作爲古典思想的儒學,在這個時代仍舊有生存空間,但可能會被解構,可能只能流傳於部分愛好者之間,再不會成爲主流,也不可能實現人們想象中的復興了。

我們所處的這個時代,古典與現代、高雅與低俗正進行着激烈的碰撞,無數思潮爭先搶後而起,就像是春秋戰國和魏晉時期一樣,不過最後會變成什麼樣,我們誰都不知道。那就只好且行且看吧,或許千百年後,也有人嚷着要復興我們這個時代的思想文化,正如我們現在對儒學做的那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