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俗話說脣亡齒寒 蜀漢滅亡後東吳是怎麼對付西晉的

俗話說脣亡齒寒 蜀漢滅亡後東吳是怎麼對付西晉的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4.53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還不知道:蜀漢滅亡之後,東吳是如何單打獨鬥,對付魏國以及西晉的讀者,下面本站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着往下看吧~

正所謂脣亡齒寒,在蜀漢沒有滅國的時候,東吳尚且可以和蜀漢聯合起來抵抗曹魏,可是等到蜀漢滅國之後,東吳就徹底變成單打獨鬥了,面對強大的曹魏,東吳是如何夾縫求生的呢?

不僅和曹魏鬥爭,就算是後來西晉建立之後,東吳依舊頑強生存了十幾年,很多人比較疑惑,當時東吳究竟是怎麼對付西晉的呢?

東吳與曹魏之間的較量

東吳和蜀漢兩個國家,算得上是一個矛盾體,他們既有共同利益,又有相互合作的必要性,所以不管是赤壁之戰前的合作,還是後三國時期劉禪與東吳新皇帝孫休之間的合作,本質意義上都是爲了抵抗曹魏,防止被曹魏滅國。

奈何就算是東吳與蜀漢聯合起來,實力也遠遠不及曹魏,因此在後期的戰爭中,大多數時候都是曹魏勝利,這些現實事情早已決定了蜀漢和東吳的命運,之前我在分析蜀漢滅亡時間的時候,就曾經說過,蜀漢之所以能夠在諸葛亮去世之後,又延續了接近三十年時間,實際上並不是蜀漢人才多,也不是劉禪能力強,而是曹魏內部矛盾太多,沒有時間和精力集中收拾蜀漢,才讓最弱小的蜀漢苟延殘喘三十年。

等到司馬昭想要藉助滅蜀漢一事來提升自己威信之際,蜀漢的命運就已經註定了,當鍾會等人的大軍抵達漢中時,劉禪就着急了,迅速請求東吳的幫助,孫休得知司馬昭攻打蜀漢之後,立即作出指示,安排軍隊前往漢中支援蜀漢。

只是可惜孫休的大軍還沒有抵達漢中,蜀漢就在鄧艾的偷渡陰平下失敗投降了,一時間孫休徹底陷入絕望,考慮到接下來自己將會單打獨鬥,孫休憂心忡忡,在安排軍隊返回東吳之後,孫休都始終難以平復心情,生怕司馬昭乘勝追擊滅了東吳。

俗話說脣亡齒寒 蜀漢滅亡後東吳是怎麼對付西晉的

好在蜀漢滅亡之後,魏國內部也發生了內鬥,先是鍾會在姜維的慫恿下,直接將鄧艾父子剷除,隨後是胡烈、衛瓘等人發兵殺掉鍾會,一時之間成都亂成一鍋粥,剛好魏國內部也沒有時間處理這些事情,孫休抓住機會派出陸遜之子陸抗帶領大軍偷襲成都,想要趁機將成都佔爲己有,可惜當時成都在蜀漢舊將羅憲的帶領下,只用了幾千人馬就擊敗東吳大軍,孫休想要趁機佔便宜的計劃破產。

這邊孫休計劃破產了,那邊魏國內部也發現了成都的問題,司馬昭立刻安排大軍到成都控制局面,孫休所有的努力,一瞬間化爲烏有,隨之而來的就是無盡擔憂,終於孫休在這種憂慮中英年早逝了。

隨着英主孫休的去世,東吳即將進入一個萬劫不復的時代,因爲接下來的這位東吳皇帝,不僅是三國時期數一數二的暴君,還是一個能力和野心完全不匹配的傢伙,他就是孫皓。要是按照正常繼位順序,孫休去世之後,理應讓其兒子繼承皇位,可是當時孫休的兒子尚且年幼,東吳內部擔心幼主上位,無法掌控大局,於是在張布等人的擁立下,已經23歲的孫皓才順利登基,成爲東吳最後一位皇帝。

孫皓登基初期,其實還是比較兢兢業業的,他當了三個月明君,隨後就本性暴露,不僅將曾經擁立自己的張布等人殺掉,還不斷放縱自我,殘暴嗜殺、沉迷酒色、剛愎自用,經過孫皓的一番操作後,東吳可謂是危在旦夕,很多有想法的東吳人才,都紛紛投靠了魏國,只有孫皓不明所以,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無法自拔。

要是此時魏國集中火力攻打東吳,可以說東吳基本上不堪一擊,很快就會被滅國的,可是當時魏國內部也出現了問題,一個是司馬昭突然去世,另一個是新繼位的司馬炎在魏國威信不夠,需要時間慢慢樹立威信,方纔可以攻打東吳。

東吳與西晉之間的較量

司馬炎在司馬昭去世之後,用了短短几個月時間,不僅安葬了司馬昭,還順利繼位,並且在繼位之後就稱帝建立西晉,成爲西晉第一個皇帝,他之所以這麼着急,就是爲了獲得皇權之後好樹立威信,而他樹立威信的辦法很簡單粗暴,那就是通過給大臣賞賜或者更多權力,以達到利益捆綁的目的。

經過司馬炎的一番操作之後,西晉終於出現了短暫的表面上的穩定,至於內部則始終還是處於爭權奪利之中,這也是司馬炎在稱帝之後,也始終無法自作主張攻打東吳的本質原因。

這邊西晉是沒有時間以及精力攻打東吳,那邊東吳內部是亂成一鍋粥,可孫皓還自以爲是,既然西晉不敢攻打自己,那自己就主動派陸抗帶領大軍去偷襲一下西晉,你別說,這次偷襲還取得了不錯的成績,因此更加促使孫皓迷失自我。

俗話說脣亡齒寒 蜀漢滅亡後東吳是怎麼對付西晉的 第2張

佔了一次便宜之後,孫皓還想繼續佔便宜,可惜天公不作美,後來陸抗英年早逝了,隨着陸抗去世之後,東吳最後的軍事人才也凋零了,孫皓徹底陷入無人可用的地步,要是他有自知之明,在這種時候韜光養瑞,也許東吳還能多活幾年,畢竟當時西晉內部也不同意攻打東吳,要不然東吳早就一命嗚呼了。

爲何西晉內部不支持攻打東吳呢?實際上這就涉及到西晉那些士族門閥和司馬炎之間的利益矛盾了,統一東吳,對於西晉的士族門閥而言,可以說是弊大於利的,因爲一旦統一了東吳,就會促使司馬炎威信增加,同時在統一東吳的過程中,必然會出現一些新晉貴族,到時候自己的利益將會受到影響,要是嚴重一點,甚至可能直接動搖士族門閥們的根本利益。

考慮到這些利害關係,以賈充爲代表的老貴族們,就堅決不支持攻打東吳,並且還提出諸多不能攻打東吳的理由,從表面來看,感覺他們確實在爲西晉穩定着想,可是司馬炎心中明白,這些老貴族是爲了自己利益着想。

俗話說脣亡齒寒 蜀漢滅亡後東吳是怎麼對付西晉的 第3張

所以從老貴族們站出來反對司馬炎攻打東吳開始,司馬炎就一直都在找機會收拾這些老貴族,司馬炎的手段包括了培養新人,以及故意爲難老貴族等方式,靠着司馬炎多年的操作,西晉內部的情況終於有所好轉,以賈充爲代表的主和派,逐漸失去話語權,以張華、杜預等人爲代表的主戰派逐漸有了發言的機會,攻打東吳的時機在不斷成熟,就等司馬炎一聲令下了。

這個過程看似很簡單,實際上在當時而言,不僅困難,還花費了很多時間,也就是在司馬炎處理內部事情的這段時間裏,東吳得以在夾縫中求生,孫皓甚至還三番兩次挑釁西晉,不得不說孫皓的作死氣質,實在是拿捏不住啊。

279年,司馬炎在平衡了西晉內部關係,並且解除周圍其餘外族侵擾的情況下,終於下定決心攻打東吳,儘管這次戰役中間,還是存在一些插曲,不過以西晉絕對的實力而言,想要滅掉東吳已經勢不可擋,僅僅六個月之後,東吳就被司馬炎滅掉了。

結語

東吳之所以能夠在蜀漢滅亡之後,又存在了幾十年,其實並不是因爲東吳的皇帝多麼厲害,而是因爲魏國以及西晉初期內部問題太多,沒有時間和精力攻打他們,對於西晉而言,孫皓的統治,無疑是他們滅掉東吳的最佳機會,一旦孫皓去世,東吳換一個英主,可能西晉想要滅掉東吳,就越來越難了,再加上西晉內部的問題,始終沒有徹底解決,以至於後來亂成一鍋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