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馬謖沒有經驗,諸葛亮派他鎮守的真實目的是什麼?

馬謖沒有經驗,諸葛亮派他鎮守的真實目的是什麼?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5.47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街亭之戰是三國時期諸葛亮北伐的其中一場戰事,最後馬謖戰敗,導致街亭失守。諸葛亮率蜀漢大軍首次北伐曹魏時,原本勢如破竹,進展順利,是最接近北伐成功的一次。只因司馬懿派名將張郃率十萬大軍撲向街亭,諸葛亮安排了參軍馬謖鎮守,最終慘敗,街亭失守,導致諸葛亮首次北伐成了泡影。

馬謖也因爲沒有守住街亭而被諸葛亮揮淚斬首,讓人不勝唏噓。感慨之餘,不禁一問:既然街亭是兩軍對壘的咽喉之地,爲什麼諸葛亮還是令沒有實戰經驗的馬謖統軍鎮守?諸葛亮豈不是用人不當?

其實原因並不是這樣簡單,有着多方面的因素影響:

一、蜀漢軍中已顯青黃不接的跡象

原來劉備白帝城託孤後,蜀漢的軍事力量大爲削弱,關羽、張飛等虎將黯然離世,趙雲、魏延等名將也上了年紀,稱得上佼佼者的優秀年輕將領僅有王平、馬岱、廖化等。

此時蜀漢軍中已顯青黃不接的跡象,若長期這樣下去,必然人才凋零,難以"匡復漢室、一統天下"。

人才的培養便成了蜀漢迫在眉睫的現實問題,尤需在實戰中加以磨練。基於這樣的考量,諸葛亮有了鍛鍊年輕將領的想法,意欲在重要崗位上給他們壓擔子,希望他們早些脫穎而出,更好地接班,完成蜀漢大業。

馬謖沒有經驗,諸葛亮派他鎮守的真實目的是什麼?

參軍馬謖就這樣進入諸葛亮的視野,成了第一考慮的不二人選。諸葛亮期望他看好的馬謖在實戰中立功,提升軍中威望,今後可以擔綱大梁。

二、馬謖也不是無能之輩

客觀而言,參軍馬謖還是很有軍事才能的。他在蜀漢徵南蠻時,提出了"攻心爲上、攻城爲下"的妙計,深得諸葛亮認可;戰長沙時,所獻的"圍而不攻"策略也得到諸葛亮採納,由此取得戰役的勝利,魏延、黃忠等名將還歸順蜀漢。

馬謖也因爲這些業績得到諸葛亮的器重,認爲馬謖在軍中再歷練歷練,必成棟樑之才。兼之馬謖的哥哥馬良不僅是蜀漢軍中的優秀將領,與諸葛亮私交也很好。馬良臨終前就曾拜託諸葛亮傾力培養馬謖。

馬謖又自信滿滿在諸葛亮派誰鎮守街亭的軍事會議上,主動自薦,還立下軍令狀,表示完全服從諸葛亮的調遣,一定能牢牢守住街亭,不負丞相期望。

三、有一套完備的輔助方案墊後

一向以謹慎著稱的諸葛亮,當然對沒有實戰經驗的馬謖守街亭還是很擔心。於是,他力排衆議令馬謖統軍鎮守街亭時,又制定了一套完備的輔助方案墊後。

令經驗豐富、做事細心的王平當副手,要求馬謖在重大軍務上須與王平商量一致後方可行動。又令高翔屯兵柳城,魏延屯兵街亭右側,趙雲、鄧芝引軍箕谷,遙相呼應。

在諸葛亮看來,"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街亭有這樣的佈防,馬謖只要按部就班就可以妥妥的守住。畢竟街亭地勢險要,易守難攻,縱然曹魏大軍來襲,也是很難攻佔的。

在既可以培養有軍事理論能力的馬謖又不失穩妥的應對之策下,所以,諸葛亮最終將馬謖放在了守街亭這一最爲關鍵的崗位上。

四、諸葛亮倒底輕信了馬謖

哪知?事與願違,馬謖的表現令人大跌眼鏡。的確如劉備對馬謖的評價,他"言過其實,不堪大用"。一當上守街亭的主將,馬謖就狂妄自大,不僅將自己的承諾放之腦後,還以"將在外"爲由,沒有遵照諸葛亮的佈置,也不聽王平的勸阻,一意孤行地選擇在街亭山上紮寨,欲效法韓信背水一戰的做法,與來勢洶洶的張郃絕一死戰。

作戰經驗豐富的名將張郃怎看不出馬謖孤注一擲的用意?轉而避重就輕,不正面交鋒,通過偷襲阻斷了馬謖的水源,令屯兵山上的馬謖在飲用水無法供給之下不戰自亂,最終街亭破防,馬謖敗逃,落了個不堪的下場。

馬謖沒有經驗,諸葛亮派他鎮守的真實目的是什麼? 第2張

諸葛亮倒底還是輕信了馬謖,讓佔盡優勢的首次北伐意外落敗,不得不退回漢中另作打算。

所以,諸葛亮揮淚斬馬謖時,也承擔了用人不當的領導責任,向後主劉禪上表自降三等,從一品丞相降爲三品右將軍。

綜上而言,諸葛亮讓馬謖守街亭還是欠妥,太急迫了。不是還有魏延、趙雲等老將可堪大用嘛,再不濟,就是王平爲主將,讓馬謖爲副也好。不過,從中可以得到警醒:千軍易得,一將難求,作爲全軍統帥,在關鍵時刻選用主將還是綜合考量爲好!正所謂心急吃不得熱豆腐,一旦主帥做不到從容,就可能用人失察,導致用人不當,這代價顯然太沉重了!

是爲鑑。

下面本站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