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明朝皇帝長居皇宮,清朝截然不同 兩朝皇帝爲何有如此鮮明的對比

明朝皇帝長居皇宮,清朝截然不同 兩朝皇帝爲何有如此鮮明的對比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還不知道:爲何明朝皇帝不愛出宮,清朝皇帝卻總是下江南的讀者,下面本站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着往下看吧~

觀看一些現代的古代歷史劇,不難發現明朝的皇帝常常居住於皇宮之內,多年也不曾出宮一次。而清朝的皇帝則截然不同,例如《康熙微服私訪記》中的康熙皇帝,就常常喜歡往宮外跑。

史書記載,清朝乾隆皇帝更是前後多次下江南。那麼,爲什麼兩朝皇帝會形成如此鮮明的對比,這背後究竟又存在着什麼樣的緣由呢?今天咱們就來聊一聊。

明朝皇帝長居皇宮,清朝截然不同 兩朝皇帝爲何有如此鮮明的對比

朱家建立的大明王朝,卻被外族人所建立的清朝給推翻

大明王朝是漢人建立的最後一個王朝,它建立於公元1368年,是由開國皇帝朱元璋一手締造的。明朝在歷史上存在了276年,並且一共有16位皇帝。

明朝時期,政治、經濟、農業、文化發展繁榮,其中在文化方面,歷史上極爲有名的《永樂大典》就是成書於這一時期。此外,我國大名中的《水滸傳》、《三國演義》和《西遊記》這三本書,也是皆完成於明朝時期。

從以上的種種,足見明朝的文化之興盛,可惜的是到了明朝末年宦官專政,最後一任皇帝崇禎帝也想改變這一局面,但是用盡各種辦法,最後都難以力挽狂瀾。

話說,崇禎皇帝在登基之後,就一直勤於政事,面對太監魏忠賢勢力過大,他選擇臥薪嚐膽,在暗中慢慢籌劃,後來更是成功滅掉閹黨勢力。

他一直想要匡扶大明,但可惜內憂外患十分嚴重,雖然解決掉了國內的閹黨勢力,但外族勢力來勢洶洶,崇禎皇帝根本無法拿出有利措施來應對。

總之,明朝的滅亡是大勢所趨,崇禎皇帝也只能選擇以身殉國,選擇吊死在煤山之上。就這樣,隨着時間的推移,明朝迎來了它最後一段時期,直到最後覆滅。

明朝覆滅、清朝入關,清朝建立於公元1636年,滅於公元1912年。根據歷史記載,在位一共有12位皇帝,傳承了296年,它的統治者是滿族,也是我國曆史上少有的由異族建立起的國家大權。

明朝皇帝長居皇宮,清朝截然不同 兩朝皇帝爲何有如此鮮明的對比 第2張

清朝入關之後,更是先後平定了各種戰亂、統一臺灣,經濟迅速發展、商業繁榮,人口更是突破4億大關。由於明朝和清朝都傳承了200多年,其中明朝更是被清朝所覆滅,這也使得許多學者都喜歡將兩個王朝,放在一起進行對比研究。

其中有一點就特別令人好奇,明朝的皇帝喜歡待在自己的皇宮之中,而清朝皇帝卻經常多次出遊,這背後又存在着哪些原因呢?咱們接着往下聊。

明朝皇帝不愛出宮,清朝皇帝卻喜歡往外跑的原因

要想分析出明朝皇帝和清朝皇帝,爲何一個不愛出宮,另一個卻喜愛往外跑,首先要意識到這兩朝皇帝一個是漢族身份,一個是滿族的身份。

明朝皇帝長居皇宮,清朝截然不同 兩朝皇帝爲何有如此鮮明的對比 第3張

受漢族文化影響,正所謂“君子不立於危牆之下”,漢人統治的明朝,皇帝自然常常是呆在自己的宮殿之中。若是皇帝經常外出遊玩,個人生命受到危險的程度,顯然會大大提高。

萬一皇帝遭受他人刺殺,或者因意外而導致龍體受損,這將不利於江山穩固,所以即使皇帝想要出宮,臣子們也都會選擇極力勸阻,打消皇帝外出的念頭。

當然,也有一些明朝皇帝根本不愛出宮,他們將自己的權利下放到宦官的手上,每天只用在皇宮內吃喝玩樂,做自己所喜歡的事情,例如歷史上有名的木匠皇帝朱由校。

這位皇帝就不愛處理朝政大事,每天只想研究出更加精緻的木器,甚至爲了這些木器廢寢忘食。有一次,爲了改進傳統過於笨拙的木牀,皇帝朱由校更是耗費了一年多的時間。

從設計到打造完成全是由他一手製作,所花費的時間與精力佔據了每天的大半,所以這位木匠皇帝,每天忙於自己的愛好,時間還不夠用,更不用說讓這位皇帝去外出遊玩了。

翻看明朝歷史,明朝的多位皇帝,若沒有徵戰的原因,大多是不會輕易離開皇宮的。清朝皇帝卻不同,他們常常能夠外出,原因也很簡單。

首先就在於他們的外族身份,清朝的統治者是滿族人,他們是從馬背上奪得的天下。與漢人克己復禮不同,滿族人從骨子裏就喜愛騎馬打獵。

這使得滿族人即使奪得天下,在登基爲皇帝之後,仍然延續着傳統習俗。根據相關歷史記載,在清朝前期,幾位皇帝出宮打獵的次數就多達上百次。

明朝皇帝長居皇宮,清朝截然不同 兩朝皇帝爲何有如此鮮明的對比 第4張

此外,清朝雖然允許漢人入朝做官,但是無論權利還是地位,都遠遠比不上朝中的滿人官員。當皇帝選擇外出遊玩時,即使漢人官員多次勸誡,皇帝也不予理睬。

要是放到明朝,此事根本是難以想象,畢竟皇帝若是在朝堂上,表達出想要出宮的意願,恐怕會直接被滿朝文武大臣,給噴個狗血淋頭。

在清朝,皇帝基本上是通知官員一聲,表示我要外出了,臣子們就得趕快做好準備就行,根本不給臣子表示反對建議的機會,這也是中央集權的一個表現。

明朝皇帝長居皇宮,清朝截然不同 兩朝皇帝爲何有如此鮮明的對比 第5張

關於兩朝皇帝是否出宮的選擇,最後一個原因由日本人分析得出

關於明朝皇帝和清朝皇帝對待出宮的不同選擇,除了是文化、身份、臣子的話語權外,還有一個關鍵原因的存在,而這最後一個原因,是由一個日本人分析所得出。

古代日本人十分喜愛研究中國文化,有一個日本女性,她的丈夫還是皇族中人,這使得她十分了解清朝皇帝的日常。在她的書中,這位日本女子就分析了清朝皇帝喜愛往外跑的一個原因,就在於躲避早朝與政務。

清朝的早朝規定大臣們在5點時,就要在宮門口排好隊伍,這不僅僅意味着臣子要在5點之前都要從家出發,皇帝也同樣要早起。早朝結束之後,皇帝就要開啓一天的忙碌,處理國家大事。

比如:批閱奏摺、傳召臣子等等,因此有人形容清朝的皇帝,是起得比雞早,睡得比狗晚。皇帝在登基之前,其實過得也算是舒坦,登基後則很繁忙。

明朝皇帝長居皇宮,清朝截然不同 兩朝皇帝爲何有如此鮮明的對比 第6張

明朝丞相制度被廢除後,所有的壓力都落到了皇帝一人身上,明君自然不可能出去玩。清朝則不同,雖然依然沒有丞相制度,但軍機處、六部制度則已經成熟,使得皇帝只需要簽字就可以了,完全不會那麼勞累。

雖然依舊是凌晨3點就要起牀,晚上7點才能結束,但工作內容卻輕鬆很多。從這一點來看,清朝皇帝喜愛出宮,也是人之常情,畢竟苦心勞累久矣,有時間了自然要適當地放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