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慈安太后人物簡介 慈安太后有孩子嗎

慈安太后人物簡介 慈安太后有孩子嗎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慈安太后(即孝貞顯皇后,1837年8月12日-1881年4月8日),鈕鈷祿氏,滿洲鑲黃旗人咸豐帝的第二任皇后,廣西右江道穆揚阿之女。

人物簡介

咸豐二年(1852年)二月選秀入宮,四月二十七日詔封貞嬪;五月二十五日詔晉貞貴妃;六月初八詔立爲皇后,十月十七日行冊立禮。她是清代晉升速度最快的繼後,由嬪到皇后僅花了40天,如果從行冊立禮來算也僅花了六個月。咸豐十一年(1861年)七月咸豐帝駕崩後,載淳繼位,爲同治帝,尊爲母后皇太后,上徽號“慈安”。

光緒七年三月初十(1881年4月8日),慈安皇太后崩於鍾粹宮,葬於普祥峪定東陵。經光緒、宣統兩朝加諡,最終諡號爲“孝貞慈安裕慶和敬誠靖儀天祚聖顯皇后”。

慈安太后人物簡介 慈安太后有孩子嗎

  慈安太后

 生平

慈安太后於咸豐二年二月選秀入宮,四月二十七進內,冊封爲 貞嬪 ,在五月晉升爲 貞貴妃 ,十月即正式立爲皇后。由於升爲貴妃和冊立爲後的時間間隔過短,因此個性恭簡的她,便主動要求免去冊封爲貴妃的儀式,直接舉行冊立爲皇后的大典即可。

咸豐十一年七月(1861年),咸豐帝逝世於承德避暑山莊。皇子載淳繼位,鈕祜祿氏與載淳生母葉赫那拉氏在兩天之內一先一後同獲尊爲皇太后。鈕祜祿氏稱爲“母后皇太后”(慈安太后、東太后),葉赫那拉氏則稱“聖母皇太后”(慈禧太后、西太后),以爲區別。八月在恭親王奕訢支持下,兩宮太后發動政變,罷黜了顧命八大臣,成功奪權,史稱辛酉政變,太后們開始兩宮聽政。

同治八年,內監安德海出京,山東巡撫丁寶楨報告了此事,慈安太后立即下令誅殺。

同治十二年,歸政於同治帝。一年後,同治帝逝世,光緒帝繼位。慈安、慈禧太后又開始重新垂簾聽政。

光緒七年,四十四歲的慈安太后突然暴斃,相傳死於腦中風。但也有傳言指出慈安是被慈禧所下毒而死。

在咸豐皇帝死後,慈安太后與慈禧太后兩人,雖然都身爲太后,但慈安太后是咸豐的正妻,是“母后皇太后”、慈禧太后是妃子,因是同治“生母”,才得以當上“聖母皇太后”,因此名義上的“兩宮並尊”,實際上還是“母后”的地位高過生母一截,奏摺文書、日常行走的次序,亦爲慈安在先,慈禧在後。慈安身份較慈禧高的事實,亦反映在兩宮太后陵寢的佈局和造價上,慈安陵神道直通咸豐帝定陵神道,而慈禧陵神道則只能通接慈安陵,而慈安陵初修建時造價亦略高於慈禧陵。

人物評價

評價概述

在一部分影視作品中和個別清史研究員的眼中,慈安雖忠厚老實,卻是一個懦弱無能的傀儡太后,是一個缺乏政治才幹、事事依賴慈禧的一個人,這樣的看法未免太偏頗了。事實上真實的慈安出身於世代官宦之家,從小就受到過良好的教育。慈安在一個錦衣玉食、天生就能享受榮華富貴的大家族中長大,又怎麼可能沒有一點學識呢?既然所有人都公認慈安是一個忠厚、老實、善良的人,慈安又擁有母儀天下的高修養高素質條件,那慈安又怎麼會是一個在完全沒有知識薰陶的環境中長大的人呢?說慈安是一個懦弱無能的人是完全沒有依據的。

政壇歷程

咸豐十一年(1861)七月十七日,咸豐帝崩。他臨終前做了三件事:一、立皇長子載淳爲皇太子。二、命御前大臣載垣、端華、景壽,大學士肅順和軍機大臣穆蔭、匡源、杜翰、焦祐瀛八人爲贊襄政務大臣。三、授予皇后鈕祜祿氏“御賞”印章代表母儀天下的權力,授予皇子載淳“同道堂”印章代表統一天下的權力,並下發“派載垣等八大臣贊襄一切政務”的上諭。

辛酉政變中的獨特地位。這場政變實質上就是一場朝廷內部的權力之爭。一方是兩宮皇太后和以恭親王奕訢爲首的皇族,另一方則是咸豐帝臨終任命的八位贊襄政務王大臣。這場政變的組織者、策劃者和領導者是慈禧,其主要倚靠的骨幹力量是奕訢,但也絕對不應忽視慈安在其中的作用。她作爲一位德高望重的名正言順的原中宮皇后、當時的母后皇太后,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因此她是這場政變中決定成敗的關鍵性人物。這一點,機敏而工於心計的慈禧比誰都清楚。慈禧更清楚自己是靠“母以子貴”才登上皇太后寶座的,養心殿西暖閣太后垂簾聽政聲望、資歷、影響力遠遜於慈安。如果不將慈安爭取過來,奪權、垂簾聽政的目的就達不到。慈禧憑其如簧之舌,終於將慈安拉到了自己這一邊。反過來,如果慈安旗幟鮮明地堅定擁護咸豐帝的遺命,毫無保留地支持並站在八大臣一邊,辛酉政變就不會發生,這段清史就得重寫。

理政之才

在《清宮遺聞》中記載;“東宮優於德,而大誅賞大舉措實主之;西宮優於才,而判閱奏章,及召對時諮訪利弊”。這段話的意思就是說;慈安雖然對權力不感興趣,但她的政治才華毫不遜色。慈禧有才幹,又有強烈的政治慾望,但最終只能管理一些日常生活上的一些小事而已,大事都輪不到她來管。慈安比較超脫,不喜歡政務,日常事務就放手讓慈禧去做,她樂得輕鬆自在。不過,這並不意味着慈禧可以任意而爲。在朝政大事上,還得是慈安說了算。因爲雖然都是太后,但慈安爲嫡,慈禧爲庶,在“嫡庶之分”的禮制束縛下,慈禧不敢逾越,凡是遇到朝政大事,她都要徵詢慈安的意見,絕不敢擅自主張。時人對慈安和慈禧的評價是各有所長,慈安“優於德”,慈禧“優於才”。一些日常的事務由慈禧處置,但每遇朝政大事,還是要由慈安太后最後決定。由此可見,慈安太后大權在握、掌控權力方面也是很有一套辦法的。在光緒年間任過大清國駐英國大使、回國後先後任過光祿寺、大理寺卿、左副都御使的薛福成,在他的《庸盦筆記》中記到:誅殺陷城失地、臨陣逃脫的兩江總督何桂清,將驕蹇貪淫的勝保下獄賜死,賞給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爵位,皆出自慈安之意。對於東宮太后慈安的德行與行事風格,老百姓多有贊同,當時的民間,甚至出現了“東宮偶行一事,天下莫不額手稱頌”的說法。

一、誅殺安德海,朝野稱快。

清朝制度:太監不得出都門,犯者殺無赦。安德海是慈禧的心腹太監,他依仗慈禧的寵信,胡作非爲,肆無忌憚。朝中大臣,甚至連同治帝都恨他入骨。同治八年(1869)八月,安德海請求慈禧派他到江南置辦龍衣,獲得許可。但他不知收斂,一路招搖,途經山東境內時,被山東巡撫丁寶楨拿獲。丁寶楨迅速將此事上奏朝廷。慈禧有意袒護,慈安“立命誅之”。結果安德海被就地正法。由於慈安的力主其間,安德海才得以伏法,當時朝野上下,人心大快。

二、立阿魯特氏爲皇后。

同治十一年(1872),同治帝已經17歲了,到了立後成婚的年齡。慈安看中了淑靜端慧、容德俱佳的崇綺之女阿魯特氏,而慈禧則看中了年輕俏麗、姿性敏慧的鳳秀之女富察氏。兩人各執己見,最後決定由同治帝自己決定。結果同治帝採納了慈安的意見,同意立阿魯特氏爲皇后。此事表明了慈安在宮中、在同治帝心中的崇高地位和影響力。同治喜歡阿魯特氏,如果沒有了慈安的意思,很可能就會依慈禧的意思選了別人爲皇后。

三、創造“同治中興”。

在清代同治帝年間“洋務運動”(史稱同治中興)。在同治年間,慈安纔是真正的國母,纔是最高統治者,任何大事都必須經過慈安同意後才能實行。沒有個五、六千萬是辦不成的,六千萬對於當時可是天價了,賣了你慈禧你也拿不出這個錢出來。如果慈禧有這麼多錢的話,早就拿來給自己修圓明園去了。要想拿到這錢,除非是從國庫裏拿,想動國庫銀兩必須經過權力最大的那個人才行那就是慈安,只有慈安纔有這個權力開國庫。慈安要是不同意是不能實現“洋務運動”的,所以說能舉辦“洋務運動”是慈安的意思。如果說是慈禧的意思除非是慈安死了,慈禧纔有那個權力開國庫,既然慈安沒死專家們沒必要說是慈禧的功勞。還有就是《史書》上和《德齡日記》裏都提到慈禧最討厭洋人東西的人,而且是個非常守舊派的人,而“洋務運動”恰恰相反,“洋務運動”乃是向洋人學習反封建的活動,你說這麼封建的一個慈禧反對都還來不及,怎會想辦“洋務運動”造船等呢?如果說慈禧不像我們說的那種人,那慈禧爲什麼會反對光緒帝的《戊戌變法》?她恨透了《戊戌變法》,又怎會贊同舉辦“洋務運動”呢?

事實上不管慈禧同不同意,由慈安說的算。我覺得一開始推薦“洋務運動”的人應該是恭親王奕訢,因爲他是最喜歡洋人文化的人,是他推薦這政策給慈安,然後慈安才舉辦“洋務運動”。如果說誰纔是真正“洋務運動”的功臣,那第一號功臣絕對就是:恭親王奕訢。第二號功臣是:慈安。第三號功臣是:曾國藩、張之洞、左宗棠、李鴻章、丁葆楨五位大臣。從始至終壓根就沒有慈禧的份,她和“洋務運動”一點邊都沾不上。“洋務運動”之所以能舉辦成功,最主要是有恭親王奕訢其次是慈安太后,總之這兩人缺一不可,歷史也證實了這點,慈安和恭親王奕訢合作就能舉辦“洋務運動”,而慈安死後,恭親王和慈禧合作,而什麼事都做不成,反而被外國人打得又是逃跑又是籤賣國條約,以恭親王的政治才華根本不可能會輸給外國人,更不會輸給慈禧。恭親王和慈安合作就一帆風順,而恭親王和慈禧合作就出事,很明顯就是慈禧出了問題,通過慈禧晚年的種種案例,足以證明慈禧與“洋務運動”沒有絲毫關係。雖然慈禧也有過通過改革富強國家的想法,可當個人利益和國家利益同時出現時,讓她二選一時,慈禧選擇的是自己的利益,而不是國家的利益。

 史籍記載

《清史稿·孝貞顯皇后傳》

孝貞顯皇后,鈕祜祿氏,廣西右江道穆揚阿女。事文宗潛邸。咸豐二年,封貞嬪,進貞貴妃。立爲皇后。十年,從幸熱河。十一年七月,文宗崩,穆宗即位,尊爲皇太后。是時,孝欽、孝貞兩宮並尊,詔旨稱“母后皇太后”、“聖母皇太后”以別之。十一月乙酉朔,上奉兩太后御養心殿,垂簾聽政。同治八年,內監安得海出京,山東巡撫丁寶楨以聞,太后立命誅之。十二年,歸政於穆宗。十三年,穆宗崩,德宗即位,復聽政。光緒七年三月壬申,崩,年四十五,葬定陵東普祥峪,曰定東陵。初尊爲皇太后,上徽號。國有慶,累加上,曰慈安端康裕慶昭和莊敬皇太后。及崩,上諡。宣統加諡,曰孝貞慈安裕慶和敬誠靖儀天祚聖顯皇后。

暴崩之謎

咸豐帝死後不久,慈禧與恭親王奕訢定計,發動祺祥政變(辛酉政變),處死了肅順等輔政八大臣,奪取了清王朝的最高權力。表面上,慈安與慈禧兩宮太后以姐妹相稱,共同垂簾聽政,執掌國家最高權力。可是到了1881年4月8日,年僅四十五歲、比慈禧還小兩歲的慈安太后突然暴斃宮中,清廷的垂簾聽政由兩宮並列一下子變成了慈禧一人獨裁。對慈安太后突然死亡,在當代與以後都有種種懷疑與猜測,成爲二百多年清宮史上的又一件疑案。

1861年8月,咸豐皇帝在熱河病死,年僅6歲的兒子載淳繼位,慈安和慈禧兩宮太后垂簾聽政。咸豐皇帝早就覺察到慈禧是一個野心勃勃的女人,傳說他在臨終之前,特別密授硃諭,囑咐慈安太后,如果慈禧恃子胡作非爲,就讓慈安拿出密諭,按祖宗之法治罪於她。

咸豐死後,慈安曾把密諭拿給慈禧看,以示警醒。密諭的存在,使慈禧感到驚懼不安,辦事謹小慎微,不敢胡作非爲。她對慈安言聽計從.關懷備至。時間長了,慈安看到慈禧安分守己,就對她放鬆了警惕。

一天,慈安患病,吃了太醫所開的各種藥,都見效甚微,一氣之下,慈安拒絕吃藥。沒想到,幾天之後,她的病居然奇蹟般的痊癒了。大病初癒,慈安興高采烈地到頤和園散步,卻見慈禧左臂纏着白紗。她十分驚異,就上前問慈禧原因。慈禧滿不在乎地回答道:“前幾天,我見你病臥牀榻,面色蒼白,心裏很難過,因此就從我左臂膀上割下一片肉,讓人煮湯爲你滋養身子,以表我的一片誠意。”慈安聽了這一席話,大爲感動,感謝萬分地說:“想不到你竟然是這樣一位好心人,先皇不應該對你有什麼不放心的地方。”說罷,便回宮中,取出咸豐皇帝的臨終密諭,當着慈禧的面,燒爲灰燼。

後來,慈禧爲了搬掉慈安這塊她專權道路上的絆腳石,密令太醫用不對症之藥,將慈安害死。從此,慈禧這個陰險毒辣的女人就登上了清朝最高統治者的寶座,實現了她夢寐以求的願望。(這個是傳聞,沒有特別確切的史料加以佐證)

清光緒七年(1881)三月初十日戌時,年僅四十五歲的慈安皇太后猝然薨於鍾粹宮。隨着這位比慈禧還小兩歲的仁愛忠厚皇太后突然暴斃宮中,清廷的垂簾聽政由兩宮並列驟然變成慈禧一人獨裁。因此,對於她的死因朝野上下議論紛紛,人們自覺不自覺地將她的猝死與慈禧聯繫起來。

光緒六年(1880),慈禧忽然患重病,久治不愈,臥牀不起。於是,遍召天下名醫入京診治。朝政也只好由慈安一人打點,這樣的情況維持了一年多的時間,直至光緒七年三月初九。據史載,光緒七年三月初九日晨,慈安依然召見軍機大臣,處理軍國大事,未見身體有何大的異常之處,只是“兩頰微赤”(《述庵祕錄》)。然而,次日早,“東太后(慈安)感寒停飲,偶爾違和,未見軍機”(《翁同龢日記》)。晚間即暴病身亡。慈安的病情如此之重、如此之急,令人難以接受。一時間,人們對於一向身體比較健康的慈安的死,大爲不解。時任軍機大臣的左宗棠,聽說慈安突然得病身亡,頓足大聲說:“昨早對時,上邊(指慈安)清朗周密,何嘗似有病者?即去暴疾,亦何至若是之速耶?”(《清稗類鈔》)於是,朝野上下種種猜測不脛而走。人們以所掌握少之又少的“線索”,對慈安的死進行着各種各樣的推測,更有甚者,人們任想象的野馬自由馳騁,不斷地結構着關於她不幸去世的篇章,使得她的死變得疑雲密佈。

死因謎團

我們梳理了關於她死因的資料,歸納起來,大致有二類說法:

第一類:清朝官方的“正常病死說”

《德宗實錄》載:“(光緒七年三月)初九日偶染微痾,初十日病勢陡重,延至戌時,神思漸散,遂至彌留。”這一記載見於慈安的《遺誥》。但《遺誥》完全是在慈安死後,按照慈禧的指示所做,因此人們有理由懷疑它的真實性,懷疑慈禧有可能爲了掩蓋某種陰謀而肆意編造死因。

第二類:慈禧逼死或毒死說

1、慈禧逼死《清稗類鈔》記載:

慈安與慈禧共同垂簾聽政。慈禧權欲極重,慈安卻倦怠少聞外事,並不與之爭權,因此倒也相安無事。光緒七年初,慈禧患血崩劇疾,不能視事,慈安有一段時間獨視朝政,致使慈禧大爲不悅,“誣以賄賣囑託,干預朝政,語頗激”,以致慈安氣憤異常,又木訥不能與之辯,惱恨之下,“吞鼻菸壺自盡”。

2、慈禧毒死據《崇陵傳信錄》載:

當年咸豐帝臨終時,曾祕密留下一份遺詔給慈安,要她監督慈禧,若慈禧“安分守己則已,否則汝可出此詔,命廷臣傳遺命除之”。但老實的慈安卻將此事告訴慈禧並當着慈禧的面,將此遺詔燒掉。陰險毒辣的慈禧表面對慈安感泣不已,實際上已起殺機,遂借向慈安進獻點心之機,暗下毒藥,加以謀殺。

這一類描述,多見於野史筆記,雖然十分生動,猶如作者親眼所見,但可信性稍差。著名史學家謝國楨先生定義野史筆記爲:“凡不是官修的史籍,而是由在野的文人學士以及貧士寒儒所寫的歷史紀聞,都可以說是野史筆記。”(《明末清初的學風》)首先,野史筆記不是在佔有大量的史料基礎之上形成的記載,不具有權威性。其次,在野的文人學士及貧士寒儒隨筆記錄的主要內容也多半是當時見聞,或閱讀古今圖書、經手文物,隨筆撰寫帶有虛構性的人物故事,這就使得野史筆記具有一定的內容複雜性和記錄方式的自由與隨意性。因此,它的可信性要因事因人而分析。對野史筆記中的反覆轉載和傳抄的慈安的死因,當時就有人提出質疑。著名學者金樑曾言:“近人依託宮闈,流言無實,尤莫甚於惲氏筆錄所載孝貞暴崩事。即雲顯廟手敕焚燬,敕語何從而知?食盒外進,又誰確見?”(《清後外傳》)

正如金樑所言,既然是祕密的遺詔,在只有當事人慈禧和慈安在場的情況下祕密燒燬,那誰又能知道呢?慈禧用毒藥害死慈安,誰又能確認那食物就一定是慈禧安排?

要解開這一疑團,關鍵與前提是我們必須確認慈禧與慈安是否有不共戴天的仇恨。驗之兩人三十年相處的歷程,似乎沒有太大恩怨。——《晚清官場祕辛:真的是慈禧毒死了慈安太后麼.漢文化網》

 其它記載

野史筆記可信性差,就讓我們一起分析一下《翁同龢日記》中有關於慈安太后死亡過程的記載。此時翁同龢除了依然承擔着光緒帝老師一職,同時他還是工部尚書。根據《翁同龢日記》記載:慈安發病於光緒七年三月十日(1881年4月8日),這一天,“東太后感寒停飲,偶爾違和,未見軍機”。

翁同龢在慈安死後,記下了慈安脈案、藥方和病情進展狀況,可以從中瞭解慈安發病過程:“晨方:天麻、膽星;(脈)按雲類風癇甚重。午刻一(脈)按無藥,雲神識不清、牙緊。未刻兩方雖可灌,究不妥云云,則已有遺尿情形,痰壅氣閉如舊。酉刻,一方雲六脈將脫,藥不能下。戌刻(晚八時前後)仙逝。”

依據這一病情進展記錄,諮詢資深中醫專家,慈安死因多半爲腦血管疾病急性發作所導致。

根據是:

(1)病情特點:起病急驟,進展迅速。按照現代醫學判斷,如此快速的病情進展多見於心腦血管疾病。

(2)臨牀表現:“神識不清”應爲有意識障礙;“牙緊”、“有遺尿情形”應爲現代中醫所稱的牙關緊閉和尿失禁。

(3)辨證分析:依據以上症狀,這一病症按照中醫學辨證爲腦中風病。而在《翁同龢日記》中,翁同龢記載的御醫脈案爲“類風癇甚重”,實際就應歸屬於當今中醫學疾病中的中風範疇。由此,可以初步判斷,慈安所患之病應爲腦中風,也就是現代醫學中的腦血管疾病。

其實,慈安的腦血管疾病並非突發,而是宿疾。《翁同龢日記》中曾經記載過慈安的兩次病史。一次是同治二年二月九日(1863年3月27日),時慈安二十六歲,“慈安皇太后自正月十五日起聖恭違豫,有類肝厥,不能言語,至是始大安”。此次生病共計二十四天,由“有類肝厥,不能言語”來判斷,應視爲現代醫學的腦供血不足,屬於中風先兆,只不過病症較輕,恢復較快。另一次是同治八年十二月四日(1870年1月5日),時慈安三十三歲,再次病倒,“昨日慈安太后舊疾作,厥逆半時許。傳醫進枳實、萊服子”。這次所謂的“厥逆”依然是腦供血不足的再次發作,只不過由於治療及時,沒有造成遺留病症。

這些情況說明慈安患有腦血管疾病,具有發生急性腦血管疾病的潛在危險因素。而這次,由於慈禧生病,慈安一人獨理朝政,不善於擺佈朝政大事的她,在這一時期裏承擔着巨大的壓力,身心疲憊在所難免。慈安在發病的前一天,根據《述庵祕錄》記載,她“兩頰微赤”,雖然自己無感覺上的大礙,但從這一面色判斷,慈安此時“肝陽上亢”,可能已經血壓很高,直接誘發腦中風、甚至腦出血。

腦血管疾病的急性發作,對於掌握現代醫學技術的專家們來說都是一籌莫展的病症,缺少根治的良方,更何況一百多年前的醫學。

由此,我們可以得出一個比較接近事實的結論:慈安死於心腦血管疾病,而並非野史中所描繪的爲慈禧所害。

 軼事

光緒六年一次在祭祀咸豐帝的祭禮上,在咸豐帝的神主牌案前設置了兩個跪墊,慈安太后見狀,心想在自己之前、丈夫咸豐帝未登基前,還有一位嫡福晉薩克達氏,雖然薩克達氏已亡故多年,但慈安太后還是將神牌案前左側的跪墊空下,自己跪到了右側的跪墊。

本來,這兩個跪墊分別是要給慈禧和慈安的,左爲慈安、右爲慈禧,但此時慈安太后已經跪在了右側的跪墊上,已經沒有慈禧太后的位置了,慈禧太后當場雖然感到難堪,但也只好跟着隨禮的宦官、宮女、王公大臣一同站着行禮,最多也只能稍稍站在隊伍的較前端。

 家族成員

曾祖父:陝西延綏鎮總兵官策普坦

曾祖母:扎庫他氏

祖父:西甯辦事大臣福克精阿

祖母:愛新覺羅氏(覺羅)

父親:廣西右江道三等承恩公穆揚阿

嫡母:愛新覺羅氏(宗室)、愛新覺羅氏(覺羅)

生母:姜氏(後改爲姜佳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