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萬曆三大徵之朝鮮之役 萬曆三大徵是哪三大徵

萬曆三大徵之朝鮮之役 萬曆三大徵是哪三大徵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6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萬曆三大徵指明神宗萬曆(1573年-1620年)年間,先後在明朝西北、西南邊疆和朝鮮展開的三次大規模軍事行動:寧夏之役、朝鮮之役播州之役統稱爲“萬曆三徵”。

萬曆三大徵之朝鮮之役 萬曆三大徵是哪三大徵

  李如鬆圍困寧夏城

寧夏之役(1592年)的禍首是一個叫哱拜的蒙古人。哱拜原本是蒙古韃靼人,因爲得罪酋長,父兄慘遭殺害,走投無路時選擇投靠大明。生活穩定以後,哱拜非但沒有對明朝的援助知恩圖報,反而以怨報德,聯合蒙古各部在寧夏叛變。

萬曆帝當時毫不猶豫派兵圍剿,但是沒有想到養虎爲患,哱拜的叛軍勢力已經很強大,蒙古部落也在支持他們,因此平定哱拜叛亂遇到了不小的阻力。於是萬曆帝派出身將校之家、足智多謀的李如鬆來平定叛亂,並任命他爲寧夏總兵。此外,還從遼東,浙江及山西等地調兵圍剿哱拜,大明的軍隊將寧夏城團團圍住,並在李如鬆的指揮下采用水淹寧夏城的戰略。沒有外援支撐,寧夏城很快便被攻破,叛軍首領哱拜自知毫無退路,便帶着全家自殺。

朝鮮之役(公元1592年—1598年)的戰場位於朝鮮半島,當時日本號稱“戰神”的豐臣秀吉攻打朝鮮,並且將朝鮮打得一敗塗地,朝鮮便嚮明朝求援。萬曆帝與內閣大臣幾經商量後,決定支援這場海外戰爭。

明朝最初派史儒馳往平壤救援朝鮮,當時朝鮮情況危急,全國八道盡失,僅剩平安道(八道之一)以北,靠近遼東半島義州一帶尚未被日軍佔領。明軍無論是戰鬥力還是軍備上都佔有優勢。但最初與日本在平壤第一次交手時候,因不諳地形又遭逢大雨,明軍首戰失利。

隨後萬曆帝派李如鬆增兵朝鮮,在平壤與日本第二次交戰中,明軍力壓日本。碧蹄館之戰中明軍三千騎兵打得數萬日軍寸步難行。公元1598年,豐臣秀吉忽然病死,朝鮮戰爭結束。明朝大軍不僅打敗了日本,還把日本戰神豐臣秀吉消耗至死,使日本從此不敢再輕易染指朝鮮。

播州之役(公元1596年—1600年)是一場明朝中央政權與地方勢力奪權的戰爭。西南地區長久以來都是帝國統治者比較頭疼的地方,一來西南地區歷史文化悠久,二來土司等地方勢力根深蒂固,歷朝歷代在對待西南地區的問題時都煞費苦心。

明朝建國後,一直都想分化瓦解西南地區土司的勢力,於是便在西南地區實行改土歸流,到了萬曆時期成效顯著。但土司楊應龍對明朝政府壓制十分不滿,於是便發動叛亂。

萬曆帝派李化龍平定楊應龍叛亂,起初因爲明朝四川的兵力主要部署在朝鮮戰場上,所以在對楊應龍的圍剿中部署不夠周全,再加上楊應龍的軍隊先是佯敗,誘明軍深入後設下埋伏,明軍中計大敗。

萬曆二十七年(公元1599年)明朝結束了朝鮮戰場,萬曆帝集中力量剿滅楊應龍。萬曆帝從四川、貴州、湖廣等八省調兵,出兵人數達到24萬,李化龍分兵圍剿楊應龍,大敗叛軍。楊應龍最後兵敗自縊身亡。此後西南地區政權牢牢抓在明朝政府手中。

萬曆三大徵之朝鮮之役 萬曆三大徵是哪三大徵 第2張

  明朝名將李如鬆

“萬曆三徵”前後持續了差不多八年時間,"寧夏用兵,費帑金二百餘萬。其冬,朝鮮用兵,首尾八年,費帑金七百餘萬。二十七年,播州用兵,又費帑金二三百萬。三大徵踵接,國用大匱" 。“萬曆三徵”的軍事開支居然達到了驚人的一千一百六十餘萬兩白銀,致使國庫空虛,於明朝而言是一個不小的負擔。不過比起國家安定和統一來說,萬曆三徵的歷史意義還是十分重大的,明朝的軍事力量也在萬曆時期達到頂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