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明朝皇帝順序列表 明朝那些事兒

明朝皇帝順序列表 明朝那些事兒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0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明朝(1368年-1644年)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由漢族建立的大一統王朝,共傳十六帝,共計276年。

說到明朝,一般是這樣介紹: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由漢人建立的封建王朝

其一:漢人,漢人這個民族概念在我們的文化中相當的根深蒂固,取代明朝的清朝是後金的滿人建立的,也就是1000年前的金朝的後人,有史料曾考證過說宋徽宗及其子宋欽宗被押往地處東北的五國城(今黑龍江省依蘭縣)地區後,他又在那裏至少生了8個孩子,他的後人被編爲金人的一隻,追溯其姓爲:愛新覺羅;明朝取代的元朝是由蒙古帝國的蒙古人創建的,雖然到了元末戰爭的時候,很多蒙古人(胖得)連戰馬都上不去了,而且有史學家考證說,元末自紅巾軍、白蓮教起義,系統化組織民兵鎮壓起義軍的大多是“漢族”的大地主們。但是這個漢人二字,即便不考慮明成祖朱棣的畫像中的形象實在是不怎麼中原化、漢化,再加上明中期的明武宗正德皇帝,毫無保留的把他對穆斯林文化的熱愛展現了出來,甚至給自己起了個穆斯林的名字:真主的愛,讓人不由得不思考,這老朱家是投胎入了回教了嗎?也有學人考證說朱元璋的祖上,自仁祖(明仁祖朱五四,朱元璋的父親)就在安徽鳳陽城南定居,那裏主要居民爲回回,由此可見朱元璋可能不是漢人。筆者以爲,按照這種歷史虛無主義考證下去,我們中國人沒有一個是純種的漢人。且不說上古的,五胡亂華,南北朝時期幾百年的南北交融,哪裏還有純種的漢人?漢人這個概念是典型的文化認同概念,而不是基因、血緣概念。只不過千年以來,農業社會的形態在東亞大陸末端導致了人口在土地上的流動性極小,由此而有了中原漢人+邊疆少數民族(南蠻+北夷)這種固化的民族概念 -- 誠不可取也。

明朝皇帝順序列表 明朝那些事兒

  明成祖(原爲明太宗,嘉靖時改爲明成祖)朱棣畫像

正德時期的阿拉伯文字鬥彩瓶,如果以此來推斷正德皇帝是阿拉伯人,那麼史料還記載他學蒙文的時候整天稱自己爲忽必烈,由此可見,正德恐怕是個十足的“巨嬰” -- 一個一直沒有長大的孩童而已

其二:封建,封建這個詞在中國古代早已有之,與馬克思主義者所說的封建制度(特指歐洲的一種經濟學意義上的封建經濟模式)不是一回事兒。在中文語境中,封建是兩個詞的縮略組合:分封+建制,也稱爲封建制,它在本質上是分封制。在秦始皇統一中國之前,周朝的漫長時期都是採用分封制,但是秦始皇的革新是徹底的,他採用了郡縣制。漢高祖劉邦一統天下後,又倒退回到了分封制,之後的歷朝歷代兩種體制有所交匯的迭代,但自隋朝以降,基本都固定在了郡縣制,也就是所謂的中央集權管理,地方官員由中央統一任命,並不存在所謂的分封一說。明太祖朱元璋所創立的明朝則是一種介於分封制與郡縣制之間,或者說耦合的政治體制。朱家的子孫們被分封到各地,由當地百姓供養,然後呢又受到地方大員們的監視與轄制,這種體制當然有其合理性 -- 朱元璋的子孫們在明朝統一戰爭中流血流汗,一統江山後,分一杯羹走,似乎情理上說得過去,不過朱重八老爺子閉眼還沒1年,靖難之役就在自己的兒子和孫子之間上演了,這之後還有明武宗時期的寧王之亂,到了明末的時候,朱家的後人有100多萬,全國的百姓一起來供養這個龐大的子孫羣體都很吃力,於是很多皇室的後人其實自小就窮困潦倒,生於帝王家,遠在三伏之外,其心酸不是常人所能想象得到的。

瞭解距今600餘年明朝的歷史,無外乎從幾處入手,一個是《明實錄》,一個是《明史》(以及圍繞以上兩書所衍生出的史籍,如清初谷應泰的《明史紀事本末》等等)。很多史學研究者以爲《明史》爲清中期所作,滿人非我族類,定不客觀,而《明實錄》是明朝的每一代繼任君主根據前任君主一朝所保留的史料整理而成,因此可信度頗高。筆者對此也有不同的看法。

其一:《明史》雖然是在明中期的乾隆年間才經過第四修而修成,但是其所基於的初稿是成於明末清初的歷史學家萬斯同(康熙朝)之手,有學者認爲《清史》的可信度遠在《宋史》(元朝人編纂的)和《元史》(明朝人編纂的)之上。

其二:《明實錄》雖然是兒孫在編老子們的故事,但是拿《明太祖實錄》而言,經歷了建文帝、永樂帝的朝代更迭後,就被重修了至少3次,甚至建文皇帝做了4年,都沒有屬於自己的《建文實錄》,到了永樂的孫子宣德皇帝那裏,良心發現了,直接把建文皇帝的實錄附在了《明太宗實錄》之後,但是也延續了明太宗朱棣的強勢風格,建文元年到建文四年,統稱爲洪武三十二年-洪武三十五年。這個100%的是篡改歷史。而且這類事情在明代屢見不鮮,景泰皇帝和明英宗之間的弟兄相殘的故事大家也都很熟悉了,在明英宗的兒子輩明憲宗成化皇帝那裏修的《明英宗實錄》,就在後面附上了景泰皇帝的實錄,那麼景泰皇帝死後近200年的時間內,臣子間是連他的廟號都不知道的,直到了南明弘光帝的時候才上廟號明代宗(取代因土木堡之變被俘虜的正統皇帝的意思)。類似肆意篡改歷史的例子在有明一朝還有很多,嘉靖皇帝本來登基前是個躲在湖北的藩王(興獻王朱祐杬)的兒子,結果歪打正着皇位輪到了他,於是就有了後來明太宗被改名爲明成祖、嘉靖皇帝的父親得以祔太廟,並在先帝明武宗之上的史實。(參考筆者另外一篇文章:你知道明成祖並非永樂皇帝朱棣本來的廟號嗎?)

明朝的這些皇帝間的故事,文字表達不見得有圖譜高效,諸位看官可以嘗試閱讀一下上面的這篇廟號之爭的文章,或者赤膊來和全歷史的族譜互動一下(點擊下面完整圖譜,盡情瀏覽帝王、將相、名門、望族世家):

說到這裏,有讀者提醒筆者,你要寫的是《明朝的建立》,而我幾乎跑題到了《有明一朝》。Okay,言歸正傳。明朝建立這段歷史,仍舊是需要大量取材和考證於來自《明太祖實錄》與《明史》中的資料。筆者以爲,世間講明代歷史的文章、書籍多得汗牛充棟,但是能沿着明確的時空、關係脈絡把事情說明白的並不多。筆者在這裏從三個大的線索入手:

明初淮西二十四將

明朝統一戰爭

明初四大案

這3條線索,結合着詳實的史料,大體可以涵蓋這麼幾個領域:

元末時期的社會、政治、軍事、經濟形態:圍繞着朱元璋集團的崛起而展開;

明初(洪武朱元璋朝)的社會、政治、經濟、軍事等形態:圍繞着朱元璋的君臣父子關係的脈絡化互動而展開。

淮西24將

明初淮西二十四將的說法的起源,據筆者考證應該是源自清代張廷玉等編纂的《明史》,卷一·本紀第一中提到的:

十三年春,賈魯死,圍解。太祖收裏中兵,得七百人。子興喜,署爲鎮撫。時彭、趙所部暴橫,子興弱,太祖度無足與共事,乃以兵屬他將,獨與徐達、湯和、費聚等南略定遠。計降驢牌寨民兵三千,與俱東。夜襲元將張知院於橫澗山,收其卒二萬。道遇定遠人李善長,與語,大悅,遂與俱攻滁州,下之。是年,張士誠據高郵,自稱誠王。

而這一段筆者以爲是從《明太祖實錄》卷一中的這一段,再結合其它史料延展而來:

是時,彭、趙二人馭下無道,所部多暴橫。上觀其所爲,恐禍及己,乃以七百人屬他將而獨與徐達等二十四人南去略定遠。中途遇疾,復還。

至於張廷玉還是萬斯同前輩是怎麼考證出來另外的幾名大將(湯和、費聚),乃至24將,這應該是個前後文交叉索引的過程,但是史料之源頭應該都在《明實錄》之中。至於到了當代的《朱元璋與淮西集團》則是安徽師範大學圖書館的館員張健在安徽師範大學學報2005年11月期刊上的一篇文章,其中引用的也是《明史》、《明太祖實錄》,外加《國朝獻徵錄》(由明晚期的萬曆時期著名藏書家焦竑所編纂,其取材多爲方誌、墓碑等“野史”)。筆者對於傳統意義上的所謂正史、野史並無太多高低、好壞這類的主觀區別對待,《明史》考證過程中也經常參考《國朝獻徵錄》,但其中史料價值參差不齊,以一己之力編成的120卷鉅著,雖然很不容易,但是與傾朝廷之力出品的實錄,恐怕還有相當的差距。

我們回來接着討論朱元璋和他的“叛軍”的故事。朱元璋加入“叛軍”紅巾軍是在1352年,時年25歲(虛歲),作爲一個25歲尚未結婚生子,並且在皇覺寺裏面出過家,雲遊過天下(安徽一代),見過人世冷暖,經歷過生離死別(其父、母、兄都在旱災中死亡)的人而言,朱元璋比起同時代的其它年紀輕輕就夢想打家劫舍的青年豪強們,絕對可以算作心智成熟的。而且他加入恩人郭子興(後來成爲他的老丈人,郭的女兒和乾女兒都嫁給了朱,而乾女兒還成了後來的明朝開國馬皇后,永樂皇帝號稱是他自己的生母。)的部隊的時機也非常妙,按照《明太祖實錄》中的記載,僅僅在1年之後(1253年夏天),他就帶着24元猛將去獨自經營定遠去了(注:筆者根據《實錄》中的上下文考證是1253年,而非1254年!詳情可參看《明太祖實錄》卷一)。這24位猛將就中有這麼一些(理應)家喻戶曉的人物,這些後來都是開國功臣,很多都是朱元璋的親家,但是各自的死法都不同:

徐達:軍功第一,病逝終老,野史說是徐達在北平(洪武17年,1384年)時得了背疽,朱元璋賜鵝肉(發物),徐達含淚吃後,卒。但是史實中記載洪武18年2月徐達回到南京後病逝,無法判斷野史之說。

湯和:朱元璋同鄉,說服朱元璋加入郭子興部,爲數不多得以善終的開國功臣!和徐達一樣,都屬於情商極高,而其它武將們死都死在情商低上了(皇帝要絕對的君權,臣子們就要匍匐在地就好了)。

耿再成:朱元璋在紅巾軍時期的重要部將,1362年在叛軍中被殺,沒有享受過一天榮華富貴。《明史》記載:“洪武十年(1377年)加贈泗國公,諡武壯。”

費聚:猛將,曾爲西安衛指揮史、總兵官,洪武23年(1390年)因李善長一事連坐而死。

耿炳文:另一個少數倖存於洪武一朝的開國功臣。後來爲建文帝所用,靖難之役中敗於朱棣被蠢才李景隆取代,後在永樂元年被御史誣陷而自殺(《明史》)。

周德興:朱元璋的童年玩伴,被稱作“兄”的人,戰功卓著,後來因爲兒子在宮中和宮女淫亂,而被連坐誅殺(評:又一個被“我爸是李剛”式的兒子給害死的老子)。

胡海:猛將,洪武24年(1391年),因病身亡。但是有個兒子因藍玉案受牽連連坐而死。

唐勝宗:猛將,多年跟隨徐達,後因胡惟庸案被連坐誅殺。

張龍:另一個以年老病多而告老還鄉的(朱元璋就喜歡這種低調不鬧事的),洪武30年(1397年)卒。

李新:洪武28年(1395年),因藍玉案被連坐而死。

鄭遇春:以勇力而聞名,洪武23年(1390年)因胡惟庸‘案被連坐而死。

郭興:曾獻計火攻擊敗陳友諒的猛將,洪武17年(1384年)去世。但是最神奇的是洪武23年(他死後6年)後,因爲胡惟庸案,死去的郭興也被追連坐,爵號被消除!

筆者這裏只列舉了13位將領,剩下的諸位看官可以自行在淮西24將條目下翻閱。實際上,跟朱元璋一起打天下的還有不少重要的武將,例如:常遇春、傅友德等,但是因爲各種機緣巧合,史學家們並不將他們列入淮西24將範疇之內。雖然朱元璋當政期間大肆封侯、論功行賞,但是並沒有效仿唐太宗一樣建造像凌煙閣來追思他的戰友們的。這也許和朱元璋其人性格善變,治國理念凸顯一個“猛“字有關(評註:所謂猛,就是從洪武中期開始各種案子不斷,誓要把天下的佞臣殺光爲止,甚至不惜啓動冤假錯案,其目的是爲了給朱家後代子孫留下一個清靜的世界,但是實際的效果並未如他所願)。

淮西24猛將所代表的是江淮地區一起“鬧革命”的整個羣體的畫像,從最初的反抗元朝統治,到後來梟雄格局,各顯風流,再到後來朱元璋異軍突起,天下英雄尋明主而投奔之,最後則是一統天下,再後來就有些俗套了:所謂,飛鳥盡、良弓藏,當了皇上的朱重八不再是和兄弟將領們稱兄道弟的朱重八了,而是奉天承運的洪武皇帝了,所以那些不能快速適應的臣子們,無一例外的都被清理掉了。

統一戰爭&明初四大案

明朝統一戰爭在歷史學中的概念囊括的是從1367年(朱元璋正式建立明朝之前的一年)開始,以徐達北伐爲標誌性事件,一直持續到洪武中期的1388年,因此一般認爲該統一戰爭持續了21-22年。可以說,直到統一戰爭結束的時候,明王朝纔算得上是恢復了元末以前天下一統的格局。

朱元璋最早稱王是在甲辰年(公元1364年),李善長、徐達等人固請朱元璋即位吳王,這個所謂的吳王位,實際上是1年前張士誠也曾自稱(自封)爲吳王。朱元璋彼時已經有了經略天下的雄心,但是直到1367年攻滅張士誠纔算基本蕩平江南(吳越)地區。其進入應天府(今南京市)後下一步的大棋就是:北定中原、南取沿海,依此策略來統一中國。

簡單而言,統一的過程中有這麼五個部分:

統一華北&西北:徐達、常遇春北伐,攻入元大都,元順帝(又稱作元惠宗)逃之夭夭,改大都爲北平,之後攻取西北的山西、山西及甘肅等地。整個過程耗時大約4年,1367年-1370年。

討伐福建&湖廣:1368年,攻取福建、廣東、廣西、湖南等地,江南地區全部統一。

平定西南:1371、1381-1382年,分別攻入四川、雲南,平定了兩地。

收復西藏:1372年,元朝曾任命的帝師歸順明朝政府。之後,西藏各種勢力都前往南京請求冊封。由中央政府在藏、甘、青、川、滇等區建立行政管理機構及朝貢制度。

收復遼東:1387年(洪武20年),大將馮勝、傅友德和藍玉進攻並收復遼東。至此,全國基本都在明王朝控制之下。

如果按照《明太祖實錄》序中開片以永樂皇帝朱棣的口氣對朱元璋的評價:

朕皇考太祖聖神文武欽明啓運俊德成功統天大孝高皇帝,統承天命,龍飛濠梁,掃滅羣雄,除暴救民,撥亂反正,不十餘年,而成帝業。其間,戰攻討伐指麾號令,動如神明,無往不克。及功成治定,制禮作樂,立法創制,纖悉備具,靡有所遺。誠卓冠於古今者也。

上面已經說得非常清楚了,《實錄》中無時不刻不在體現着朱元璋這個明朝的開國皇帝神一樣的基本素質。一句話:動如神明,無往不克,打跑元朝皇帝簡直是手到擒來。當然,在《明太宗實錄》中,朱棣的孫子宣德皇帝也是“照貓畫虎“這麼吹噓自己的祖父的。以筆者看來,朱元璋、朱棣父子二人都是極爲傑出的軍事將領,甚至是遠在其部將之上一個數量級的能運籌帷幄的那種“神人”,但是他們的子孫後代中廢物皇帝可就有點多了,大概可能是智商透支嚴重造成的後遺症?

 四大案

與其說明初四大案,還不如說明初四大屠殺,在清代就有好事者統計過說四大案合計被殺的臣子超過10萬人之衆,這一說法頗有些聳人聽聞,筆者根據不同史料交叉驗證認爲除了最後的一案“藍玉案”牽連者達到1.5萬之衆,其它案件(可能)都沒有過萬人,而空印案和郭桓案中的手牽連人數可能都被《明史》誇大了,整個四案合併死者也許不超過3萬人。我們按照時間線功能排序如下:

1376

空印案 -- 明初第一(或二)案

空印案是發生在明代洪武年間,因空白蓋印公務文書而引發的案件。此案在當時受到明太祖朱元璋相當程度的重視,並因此誅殺數百名相關官員。據不同史料考證,空印案的發生時間爲1376年或1382年,筆者傾向於前者(據方孝孺在《葉鄭傳》所記載確定最晚爲1376年。)

因空印案而遭處死的包括“每歲布政司”、“府州縣吏詣戶部核錢糧”、“軍需諸事”,接着朱元璋下令處死主印官員,副職以下杖一百充軍遠方(《明史·刑法志》)

1380

 胡惟庸案 -- 明初第一大案

胡惟庸案發生在洪武十三年(1380年),是指洪武帝誅殺宰相胡惟庸事件,隨後大肆株連殺戮功臣宿將,此案牽連甚廣。胡惟庸被殺,朱元璋罷左右丞相,廢除中書省,其事由六部分理,另設內閣供皇帝做爲顧問。內閣大學士絲毫不如宰相,只有“票擬”權力,先送宦官,再由其上呈與皇帝。從此中國再無宰相一職。

1385

 郭桓案

洪武十八年(1385年),朱元璋懷疑北平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的官吏李彧、趙全德夥同戶部侍郎郭桓等人共同舞弊,吞盜官糧,於是下旨查辦。此案牽連全國的十二個布政司,牽涉禮部尚書趙瑁、刑部尚書王惠迪、兵部侍郎王志、工部侍郎麥至德等。總計一共損失精糧兩千四百萬擔,“自六部左、右侍郎以下,贓七百萬,詞連直、省諸官吏,系死者數萬人”(《明史》卷94中還記載:“核贓所寄借遍天下,民中人之家大抵皆破”)。

1393

藍玉案 - 明初第四大案

藍玉案發生在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是明太祖朱元璋藉口涼國公藍玉謀反,株連殺戮功臣宿將的重大政治案件,該案中受株連而死者多達1.5萬人,軍中名將幾乎被誅殺殆盡。太祖朱元璋借藍玉案徹底剷除了將權對君權的潛在威脅,將軍權牢牢地控制在自己手中。

朱元璋發動四大案(4大屠殺)的初衷我們不得而知,但是事實是他有幾個要實現的目標,就好像他做皇帝給自己定的KPI一樣,在這裏我不得不說:明朝開國的幾個皇帝都非常勤勉,朱元璋和他的兒子朱棣都是像雍正皇帝一樣兢兢業業的皇帝,絕對不會像隆慶皇帝一樣在後宮忙得像個小蜜蜂,整日和妃子們顛鸞倒鳳,也不會像正德皇帝一樣,本來寧王之亂已經讓王陽明快速平定,他非要搞個御駕親征,把寧王放了再來個甕中捉鱉,可算是無聊之極的皇帝代表了。

大明王朝建立之後的故事

經歷了淮西24猛將、明朝統一戰爭和明初4大案的明王朝在洪武三十一年終於迎來新君,建文皇帝。建文是洪武的孫子,因爲父親皇太子朱標早逝,而朱元璋恰恰又不喜歡自己的那些個藩王的兒子們(注:實際上,朱元璋的兒子們很多都是猛將,甚至是殘暴的,但是朱元璋不就是這樣的人嗎?此處或可另闢文展開。)所以經歷了四大案之後朱元璋反而覺得讓位給和平年代長大的孫子建文帝更好。於是就有了建文帝和他的重臣(全是文臣)們的削藩政策,前面幾個月本來削藩進展的很順利,但是從南京一路開展到了北平,燕王朱棣終於反了。於是歷史進入了神奇的靖難之役時期,該戰役貫穿了整個建文帝在位的4年間。

各種陰差陽錯後,燕王朱棣在建文帝的人生中最大的用人錯誤之二李景隆的幫助下(確切的說是變節)進入南京城,之後朱棣抓捕了建文帝的用人錯誤之一的方孝孺等,然後就有了方孝孺拒絕爲朱棣寫即位詔書而導致的“誅十族”歷史事件。誅殺完建文帝的“忠臣”們之後,永樂做了兩件大事情:

推翻建文朝的一切新政策,恢復洪武朝的政策

削藩:這個就是歷史的一個玩笑了,燕王因爲削藩而起兵靖難,上臺後立刻削藩,可見削藩的提法是對的,但是建文帝的老師們(如方孝孺)準備工作是不到位的!

當然,作爲千古一帝之一的永樂皇帝,他還做了很多事情,例如建造北京的紫禁城(故宮)、遷都北京,修永樂大典,其一生都在不斷征戰途中,最後在永樂22年死在北伐路上(今內蒙古境內)。

朱棣攻入南京城後,據記載(野史,當然是野史,正史中沒有多提這部分),建文帝杳無蹤影,這(可能)也成了永樂的心病,他甚至派貼身太監鄭和六次下西洋尋找建文帝。鄭和的整個下半生都在率領着他的寶船艦隊在大明朝的東海、南海、印度洋、太平洋海域內航行。從今天的視角上看,鄭和的船隊完全就是航空母艦級別的配置,所到之處,此處略去1200字,筆者以爲那些官樣文章讀着千篇一律,無聊至極。鄭和最後一次下西洋(第七次)沒有回來,副將回朝上疏宣德皇帝說是鄭和死在了斯里蘭卡,這是後話。不過據今天的馬來西亞華僑線報,鄭和的後人們生活在馬六甲海峽沿岸,當地還有大墳,目前僅有一碑,書有“王”字。也有人說鄭和在第4次下西洋的時候遇見了建文帝,後來他們一起終老南洋。

爲什麼鄭和會選擇終老南洋(或者死在南洋,或者他沒得選擇?),筆者以爲雖然明初有所謂的洪武之治、仁宣之治、永宣之治,但是累累白骨、歷歷在目。鄭和10歲就經歷過明軍平定雲南之亂,自己身體經歷的痛楚,他自己最清楚,成年之後不可能會完全磨平這種痛苦的記憶,敬而遠之也許是最好的歸宿。而建文似乎是個不錯的伴侶。

本文轉載自全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