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王允誅殺董卓後,爲何僅月餘就兵敗被殺?

王允誅殺董卓後,爲何僅月餘就兵敗被殺?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3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王允是東漢末年名臣,是誅殺董卓的功臣。下面本站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東漢初平三年(192年)四月二十三日,王允聯合呂布士孫瑞等誅殺權相董卓,王允本有機會藉此力挽狂瀾,然而僅僅月餘,李傕郭汜等率領的西涼亂兵便攻破長安,結果落下個家破人亡的下場,而這一切,作爲誅殺董卓功臣的王允,恐怕難辭其咎。那麼,在這月餘時間裏,王允到底犯了哪些錯誤呢?

王允誅殺董卓後,爲何僅月餘就兵敗被殺?

01.居功自傲,沒能迅速穩定政局

關於董卓被殺,實際上並沒有所謂的“王允巧施連環計”,只是王允利用董卓和呂布的矛盾,對呂布進行拉攏後,實施的一次朝堂政變而已。在這次事件中,王允是首要功臣不假,卻也不至於獨享其功,呂布、士孫瑞等同樣功勞不小。

王允誅殺董卓後,爲何僅月餘就兵敗被殺? 第2張

當初,在董卓掌權時,有不少朝中大臣或自願或被迫的投效於他,如今董卓被殺,如何處理這些大臣,無疑是是穩定人心和朝局的首要任務。然而,因誅殺董卓得以“錄尚書事, 總朝政”的王允,非但沒能對這些人妥善處置,反而將大部分人都推到了對立面。

當時,總覽朝政的王允,無論是聲望還是地位都達到了頂點,然而不知道他是被勝利衝昏了頭腦,還是性格使然,竟然將功勞全部據爲己有,這令士孫瑞等人極爲不滿。

而同爲誅殺董卓功臣的呂布,此時也被任命爲奮武將軍,假節,儀比三司,進封溫侯,受命與王允同掌朝政。然而王允卻“素輕布,以劍客遇之”,這令呂布也極爲不爽,結果便是“亦負有功勞,多自誇伐,既失意望,漸不相平”,兩人關係逐漸疏遠。

王允誅殺董卓後,爲何僅月餘就兵敗被殺? 第3張

更爲要命的是,王允在處理蔡邕事件時的態度。當初,董卓掌權時,對蔡邕極爲賞識,因此蔡邕雖是迫於壓力才入朝爲官,但有感於在董卓對自己的知遇之恩,在得知董卓的死訊後,還是不由得發出了一聲嘆息,結果就因爲這一點,竟然當即便被王允下獄問罪。

有口難辯的蔡邕,爲了繼續完成漢史,只得陳詞謝罪,表示願意承受刺劍削足的酷刑以保全性命。當時,很多大夫都很同情蔡邕的遭遇,紛紛設法營救,太尉馬日磾等更是親自拜見王允求情,但王允就是油鹽不進,最終導致蔡邕冤死獄中。

蔡邕之死,不僅讓那些文人士子心生憐憫,那些董卓的舊臣,無論曾經是主動投效還是被迫屈服,都難免生出兔死狐悲之感。

王允如此行事,不僅讓那些董卓舊臣離心離德,就連原本忠於漢室者也難免多有怨言,結果便是“是以羣下不甚附之”(《後漢書·王允傳》),非但沒能穩定政局,反倒是弄的人心惶惶。

02.錯判形勢,沒能正確處理西涼軍隊

在董卓出現之前,朝堂上即便有爭鬥,也都是政治鬥爭,最過分的不過就是搞搞暗殺,直到董卓憑藉軍隊更換皇帝后,天下羣雄這才意識到,出身才學都不再重要,手裏有兵纔是根本,而王允根本沒有意識到這一點。

王允誅殺董卓後,爲何僅月餘就兵敗被殺? 第4張

正如《後漢書·王允傳》中所說,“卓既殲滅,自謂無復患難”,或許在王允看來,在誅除權臣董卓之後,自己便已經力挽狂瀾挽救了大漢江山,天下便再也沒有任何危難了,他根本沒有意識到掌握軍隊的重要性。正因如此,在如何處理西涼軍隊的問題時,王允纔會反覆無常,結果導致局勢進一步惡化。

王允原本打算赦免董卓部曲,呂布也曾數次規勸,但後來王允又擔心的對羣臣解釋道,“這些將領士兵本來無罪,只不過是聽從董卓的差遣罷了。現在要是把他們稱爲罪臣叛賊又特別赦免,豈不是反而會讓他們心生疑慮,這不是用來安定他們的辦法”。呂布又建議用收繳的董卓財物來賜予軍隊將領,王允仍然沒有采納。

對於這些涼州兵來說,在董卓死後本就人心惶惶,如果這個時候能夠一道聖旨赦免他們,無疑是穩定軍心的最佳辦法,結果由於王允遲遲無法下定決心,反而使得西涼將士們人心浮動不安。

後來,王允在手中僅有少量禁軍的情況下,又企圖利用關東兵來壓制涼州兵,然後削奪涼州將領的兵權,進而解散涼州兵。

對於這個提議,當即便有人勸諫,表示涼州兵和關東兵本就有仇怨,如果讓他們來牽制涼州兵,恐怕反倒會讓涼州兵恐懼之下禍起蕭牆,並建議任命黃埔嵩爲將軍,讓其擔任涼州兵的統帥,以便安撫軍隊。

誰知王允竟然反駁道,“關東兵是反董卓的義兵,與我們是同一條陣線,如果我們爲了安撫涼州兵,而冷落了關東兵,豈不是又讓關東兵對朝廷多有怨言?”

然而,王允只看到董卓擅權時,關東各路兵馬以勤王爲名討伐董卓,卻沒有看到這些人爲了一己私利導致討董無疾而終,關東軍隊名義上是朝廷的軍隊不假,可誰又會服從你王允的指揮調度呢?

王允誅殺董卓後,爲何僅月餘就兵敗被殺? 第5張

董卓死後,涼州將領本就已成驚弓之鳥,對自己的前途極爲憂慮,如今又聽說王允要削奪自己的兵權,解散涼州兵,這豈不是要將他們往絕路上逼,於是這些將領開始迅速召集軍隊,並相互串聯起來,隨時準備應對不測。不僅如此,涼州地區也到處傳言,說王允要在解散涼州兵後殺掉所有涼州人,一時間整個涼州都是一片驚慌。

03.識人不明,導致長安迅速失陷

漢朝時期,左馮翊、右扶風和京兆尹並稱“三輔”,分別掌管着京畿附近的左馮翊、右扶風兩個地區,乃是拱衛京師的重要屏障。王允掌權後,便命同郡人宋翼和王宏出任左馮翊、右扶風,給予了兩人充分信任。

李傕和郭汜本在董卓女婿牛輔麾下效力,在董卓和牛輔先後被殺後,在朝廷不赦免又不捕殺的情況下,李傕和郭汜一時間也不知道該如何是好。無奈之下,兩人便派人向朝廷請求赦免,誰知王允卻以“一歲不可再赦”爲由,拒絕了他們的和解請求,這無疑進一步加劇了西涼將領對朝廷的猜忌。

就在李傕和郭汜不知所措之際,賈詡爲兩人出謀劃策,表示如果兩人按照朝廷要求返回西涼遣散軍隊,到時候如果朝廷真的要對涼州人趕盡殺絕,豈不是一個小小的亭長就能將你們拿下,因此建議兩人以爲董卓報仇爲名率兵反攻長安,或許還有一條活路。

王允誅殺董卓後,爲何僅月餘就兵敗被殺? 第6張

於是,李傕、郭汜便和張濟等人結盟,率兵反攻長安,王允得知消息後,竟然派董卓舊部將領胡軫、徐榮前去迎擊,這些涼州舊部本就對朝廷怨聲載道,戰鬥力可想而知,結果徐榮戰死,胡軫率部投降。

李傕郭汜沿途收攏西涼殘兵,等到長安附近時,兵力已達十餘萬之衆。初平三年(192年)五月,李傕、郭汜又與董卓舊部樊稠、李蒙、王方等人會合,一起率部圍攻長安,由於呂布部下的臨陣倒戈,僅用八日便攻破長安,後又與呂布展開巷戰,呂布敗走,王允被擒。

李傕本想殺死王允,卻又“懼二郡爲患”(即左馮翊、右扶風),於是便假傳聖旨徵調兩人,宋翼軟弱無能,認爲“王命所不得違”,便打算聽從調遣,王宏則看出了李傕的意圖,便派人約宋翼共同攻打李傕,結果卻遭宋翼拒絕。

王宏心知獨木難支,只好隨宋翼前往京師,結果兩人到京後便被捕獲,連同王允一家老小全部被殺,王宏氣的大罵,“宋翼豎儒,不足議大計!”黃琬、魯旭等曾經謀刺董卓的大臣也隨後被殺,且“皆滅其族”。

王允誅殺董卓後,爲何僅月餘就兵敗被殺? 第7張

王允等人被殺後,李傕、郭汜亂兵於長安到處劫掠,百姓、官員死傷不計其數,而僅僅掌權月餘的漢獻帝,也再度淪爲了傀儡,軍政大權全部落入到了李傕、郭汜手中,王允誅除董卓後好不容易找到的一線轉機,就此灰飛煙滅。

作家柏楊曾評價道,“王允創造了漢王朝復興的契機,不僅不能把握,反而把漢王朝拖向谷底,使人民遭受更長的痛苦。在影響上,王允跟董卓相等,都罪大惡極”。柏楊此語或許偏激,但縱觀此事,王允確實難辭其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