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鄭和爲何能七下西洋?他爲何每次出海攜帶的都是老嫗而非少女?

鄭和爲何能七下西洋?他爲何每次出海攜帶的都是老嫗而非少女?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7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鄭和,明朝時期偉大的航海家、外交家,他在公元1405年到公元1433年的七下西洋壯舉奠定了其與衆不同的身份地位。本站小編知道讀者都對此很感興趣,接下來就和各位讀者一起來了解,給大家一個參考。

漢有張騫出使西域,不僅爲其他各國帶去了漢帝國的先進思想文化和絲綢等物品,更重要的是促進了各國之間的交流,加強了漢帝國的中央集權。

到了明朝,則有鄭和七次下西洋,推動我國古代航海事業達到頂峯,成爲十五、十六世紀世界大航海時代的先驅。

鄭和爲何能七下西洋?他爲何每次出海攜帶的都是老嫗而非少女?

鄭和之所以能七下西洋,這與他的領導能力直接相關,比如,每次下西洋都不會攜帶少女,反而帶一船老嫗,接下來,一起走進這段輝煌歷史

“三寶太監”鄭和

關於鄭和的身世,人們衆說風雲,有說是鄭和原本姓馬,名和,小名三寶,雲南昆明回族人,出生在一個貧苦家庭,後來因爲明軍進攻雲南被俘虜後做了太監。

身體本就瘦弱的他,由於沒有任何家世的支撐,在宮中備受欺辱,他一直希望能夠出宮。

後來,恰逢朱元璋分封諸王到封地要賞賜他們一批宮女太監,而鄭和就在其中。

鄭和被分到燕王朱棣的府邸,由於鄭和做事細心穩重,很快便得到朱棣的賞識,永樂二年,他爲明王朝立下赫赫戰功

鄭和爲何能七下西洋?他爲何每次出海攜帶的都是老嫗而非少女? 第2張

據說鄭和還在靖難之役中立了大功,但是明史中卻未曾提及,在與建文帝之戰中,他以超常的膽識和過人的智慧爲此戰立下戰功,朱棣更爲喜愛他,並親自爲其題姓爲鄭,這便是鄭和這個名字的由來。

朱棣不僅給他賜姓還爲其升官,升至內宮監太監,官至四品,在歷史上,宦官能如此受到重用且一身正氣的並不多見。

爲了彰顯天朝上國的英武,朱棣決定派遣使臣到周邊國家進行交流學習,那時候,信息閉塞,人們對外面的世界茫然無知,因此,誰都不想去冒險,這時,鄭和站出來擔此大任,也就開啓了他的七下西洋之行。

鄭和七下西洋

明代的時候,中國的航海技術得到空前發展,指南針的發明更是爲航海技術提供了可能。

爲了能更好地輔助鄭和下西洋,朱棣在全國各地徵集能工巧匠建造船隻,同時,徵召了大批熟悉海洋的水手輔佐鄭和。

鄭和爲何能七下西洋?他爲何每次出海攜帶的都是老嫗而非少女? 第3張

由於此次出海規模浩大,所以所建的船隻基本是仿製陸地生活進行建設,在船上不僅可以種植蔬菜等糧食作物還可以飼養家畜,配有人數兩萬餘人爲其保駕護航。

鄭和等一行人從南京出發,遠航西太平洋和印度洋,拜訪了30多個國家和地區,其中包括爪哇、蘇門答臘、蘇祿、左法爾、忽魯謨斯、木骨都束等地,已知最遠到達東非、紅海。

在途中他也遇到了很多困難,比如地理位置的不熟悉,海上天氣的多變,這些對於鄭和下西洋來說纔是更爲危險的,稍有不慎便可能出現船毀人亡的局面。

語言的溝通不暢,沿途所經過的國家極多,但如何能夠保證將明成祖的任務圓滿完成,將大明朝的威儀傳播海外,對於鄭和來說則是一件極爲艱難的事情。

鄭和努力克服這些困難,每次出行都爲其他藩國帶去了先進技術和豐富的物料,鄭和之所以能順利的七下西洋,這和他超強的領導力是分不開的。

要知道每次出行都要帶上萬人,除此之外還要攜帶大量物品,如何進行管理這是一個難題。

船上的大批人員都是血氣方剛的年輕人,鄭和的智慧就在於他每次出海攜帶的都是老嫗而非少女。

每次出海都要歷經至少一年,而少女畢竟生活經驗較少,體質較弱,面對長途的海上游行,身體可能會吃不消。

再有就是,爲了避免船員因爲爭奪這些少女而引發的各種混亂,所以途中攜帶老嫗是最好的選擇。

對於攜帶的老嫗也是經過層層選拔的,他們每次下海的任務都是爲了宣揚國威,因此他們會選拔一些精通醫術和接生之道的老婦,同時也非常注重她們的身體素質,一般會挑選那些體格健碩之人。

鄭和爲何能七下西洋?他爲何每次出海攜帶的都是老嫗而非少女? 第4張

事實也證明鄭和的做法是明智的,剛出海沒幾天,船員們就出現了各種身體狀況。

這時,這些精通醫術的老嫗就派上用場了,不僅可以爲士兵治病,還能很好地照顧他們的生活,這也讓船員不得不信服於他。

鄭和船隊到達最遠的地方是非洲,非洲無論是經濟還是思想文化方面都非常落後,而鄭和的到去,爲他們帶去了先進的醫術和文化思想等,極大地宣揚了明帝國的國威。

結束語

鄭和七次下西洋,是中國古代歷史上規模最大影響最深遠的一次航海,當時造船技術和航海事業的發展,以及統治者的大力支持都爲鄭和能順利出海提供了可能。

當然,這也和鄭和的膽識與智慧密不可分,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向他學習,要有一顆愛國之心和慷慨壯志之志。

與各國友好相處,還爲他們帶去先進技術和文化,這也是我們中國人骨子裏的一種文化修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