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元善見耗死了兩任權臣,卻難逃禪位被殺的命運

元善見耗死了兩任權臣,卻難逃禪位被殺的命運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4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元善見,即孝靜皇帝,他是南北朝時期東魏皇帝,擁有文武才幹,但卻是個經歷悽慘的可憐人。下面本站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雖說古代傀儡皇帝不少,但被權臣指着鼻子罵“陛下何故造反”的,歷史上恐怕也就那麼一個,他就是元善見。元善見作爲東魏唯一的皇帝,他本就是被權臣高歡所立,雖然一連耗死了高歡、高澄兩任權臣,卻最終還是被迫禪位被殺,一生堪稱悽慘。

北魏末年被扶上皇位,就此成爲權臣的傀儡

元善見出自北魏清河王一脈,乃孝文帝元宏曾孫,清河王元懌之孫、清河王元亶之世子。北魏末年,內憂外患之中的北魏統治已經岌岌可危,在權臣掌控下皇位猶如走馬燈一般,高歡擊敗掌權的爾朱氏後執掌朝政大權,並廢黜爾朱氏擁立的節閔帝元恭,改立元修爲帝,是爲孝武帝。

元善見耗死了兩任權臣,卻難逃禪位被殺的命運

永熙三年(534年),不甘於做傀儡的孝武帝元修與高歡決裂,並於同年七月率領大批宗室臣子西遷關中,高歡得知消息連忙率兵從晉陽南下,但已經無法阻止元修西逃。

元修逃走後,高歡任命清河王元亶爲大司馬,全權處理國家政務,元亶以爲高歡這是要擁立自己爲帝,於是“出入已稱警蹕”,而且已經逐漸不將高歡放在眼中,高歡見狀遂將其排除在了皇位人選以外。

同年十月十七日,高歡以元修元修棄國逃跑爲由,遙廢其帝號,改立元亶之子、年僅十一歲的元善見爲帝,並將都城從洛陽遷到了鄴城。同年閏十二月,西逃關中的元修也被宇文泰所殺,改立元寶炬爲帝,北魏由此正式分裂爲東魏、西魏

東魏初期,國家形勢並不樂觀,東部有兗州、青州叛亂,西部有西魏的時常侵擾,難免又要面對南樑的進攻,由於高歡忙於處理政務和對外征戰,且依靠討伐叛逆、復辟君位起家的高歡不敢輕易篡位稱帝,再加上年幼的元善見頗懂人情世故,因此雙方基本維持着表面融洽的關係。

天平四年(538年),孝靜帝元善見爲了進一步拉近與高歡之間的關係,主動提出立高歡的二女兒爲皇后,高歡起初還有所推辭,但見元善見堅持己見且態度誠懇,高歡最終於興和元年(539年)五月將女兒嫁給了元善見。

元善見耗死了兩任權臣,卻難逃禪位被殺的命運 第2張

在高歡掌權期間,由於內外形勢的影響,高歡表面上對孝靜帝還算恭謙,而孝靜帝雖然年少,但也心知根本無法與高歡對抗,因而對高歡同樣極爲尊敬,從而使得東魏政權相對較爲穩定,雙方的關係也較爲緩和。

高歡去世高澄承襲其位,身爲皇帝卻被指責謀反

由於爭奪戰略要地玉璧失敗,東魏權臣高歡憂憤發病,就此一病不起,最終於武定五年(547年)正月薨逝於晉陽家中。高歡去世後,其長子高澄接管朝政,繼任大丞相,都督中外諸軍,坐鎮晉陽。

高歡去世後,東魏形勢一度極爲危急,內部侯景趁機擁兵作亂,高澄好不容易親自率兵擊敗侯景,南樑又趁機籠絡侯景對東魏南部造成威脅,高澄便又以反間計挑撥侯景與梁武帝蕭衍的關係,並趁着侯景南下建康一舉出兵奪取兩淮大片土地。

高澄從十四歲便開始入朝輔政,憑藉着多年記載下來的聲望,以及高歡去世後平定侯景之亂的功勞,很快便坐穩位置,接替高歡掌握了東魏朝政大權。

孝靜帝好不容易熬死了高歡,卻沒想到他這個兒子比高歡還過分,高澄爲了控制孝靜帝,提拔心腹崔季舒爲黃門侍郎,監視孝靜帝的一舉一動。而且,高澄認爲東魏的江山是他們父子打下來的,對皇帝根本就沒什麼敬畏之心。

元善見耗死了兩任權臣,卻難逃禪位被殺的命運 第3張

武定七年(549年),在一次酒宴上,高澄向孝靜帝敬酒,“臣澄勸陛下酒。”孝靜帝很不高興,說到“自古無不亡之國,朕亦何用此活!”高澄怒道,“朕!朕!狗腳朕!”竟然直接讓崔季舒上去將皇帝揍了一頓,這才拂袖離開。

孝靜帝雖爲傀儡,卻不甘心長此以往,侍講大臣荀濟得知孝靜帝心意後,於是和元瑾、劉思逸等宗室大臣經過商議,決定挖掘地道將皇帝先接出來,然後再召集天下兵馬勤王,與高澄決一死戰。

然而,等他們的地道挖到城門附近時,卻被守門官兵發覺,遂稟報高澄,高澄當即命人將荀濟等人抓獲,而他自己則帶兵入宮逼問孝靜帝,“陛下何意反邪!臣父子功存社稷,何負陛下邪!”並示意左右將胡夫人和李嬪殺死。

孝靜帝無可奈何,說道,“自古以來,只聽說過臣子反叛君王,哪有君王反叛臣子。我如今已經將生死置之度外,更何況是嬪妃?”高澄被說的啞口無言,連忙磕頭認罪,並連夜擺酒謝罪。孝靜帝雖然強硬,奈何大權旁落。三日之後,高澄便將孝靜帝囚禁在了含章堂,烹殺荀濟等人於市。

高澄被刺其弟繼承其位,元善見被迫禪位高洋

武定七年(549年)四月,高澄以大將軍身份兼任相國,獲封齊王,隨着位極人臣,高澄的野心也越來越大,他開始與親信們密謀奪取元氏政權。同年九月的一天,從潁川前線班師的高澄正與親信們密謀,廚師蘭京入內送食,高澄擔心事情泄露,便商議處死蘭京,卻不想被蘭京聽到,反被蘭京趁着再度送食的機會刺殺身亡。

元善見耗死了兩任權臣,卻難逃禪位被殺的命運 第4張

對於高澄被殺,孝靜帝元善見得知消息後極爲高興,說道,“高澄之死真是天意,是朕該掌權的時候了”。

然而,還不等元善見高興幾天,高澄的弟弟高洋便迅速站了出來,一面親自指揮衛隊搜捕刺客,一面親理朝政,迅速接管朝政。高洋表現出來的臨危不亂、鎮靜從容, 以及隨後的一系列政治措施,使得高氏一脈人心迅速穩定,因兄長去世而混亂的政局迅速得以控制。

相較於鋒芒畢露的高澄而言,善於韜光養晦的高洋更難以對付,他雖然並未像兄長那樣逼迫元善見,但元善見眼見高洋已經掌控了實權,也只能被迫封其爲丞相、齊王。

高洋不重虛名而更重實效,他沒有急於與皇帝產生衝突,而是不斷在暗中發展勢力,數月間不僅完全接管了兄長高澄的權勢,甚至通過官員任免還有進一步的擴大。直到權位穩固之後,高洋纔對皇位發起了衝擊。

武定八年(550年)五月,高洋抵達鄴城,當即派司空潘樂、侍中張亮、黃門侍郎趙彥深等人去見孝靜帝,要其遵循天意,效仿堯舜禪位,然後由楊愔將早已擬好的禪位詔書遞了上去,孝靜帝眼看大勢已去,只得在詔書上籤了字,在與嬪妃們告別之後,便被趕出了皇宮。

元善見耗死了兩任權臣,卻難逃禪位被殺的命運 第5張

高洋即位之初,對於孝靜帝倒也還算優待,不僅封他爲中山王,食邑一萬戶,而且還允許其在封地懸掛天子旌旗,用天子年號,文書可以不稱臣,三個兒子也都封官食邑。孝靜帝雖然失去了皇位,但也不必再像以前那樣整日擔驚受怕,每日裏和妻子飲酒賦詩,日子倒也安定。

不過,當高洋的皇位穩固之後,孝靜帝的好日子便也到頭了,天保二年(551年)十二月,高洋設宴款待孝靜帝,卻趁機命人在杯中下毒,孝靜帝在沒有防備的情況下,最終中毒而死,年僅二十八歲,他的三個兒子也隨後被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