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吳三桂實力雄厚,爲何最後卻失敗了呢?

吳三桂實力雄厚,爲何最後卻失敗了呢?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雖然說起那場折騰了“康熙王朝”八年的“三藩之亂”,野史裏大書特書康熙帝“鎮定平叛”的英姿,捎帶歌頌一下其“雄才大略”。但對於清王朝的國祚來說,這卻是一場險過剃頭的叛亂。

吳三桂實力雄厚,爲何最後卻失敗了呢?

作爲清王朝的“開國功臣”,坐擁西南大地的大清“平西王”吳三桂,造反前就是西南的土皇帝,以他爲首的“三藩”,不但壟斷了西南地區的金銀銅礦鹽井生產,把西南各省壓榨得“富室空虛,中產淪亡,窮民無所爲賴”。更每年消耗清王朝大量餉銀,以至於“天下財賦半耗於三藩”。吳三桂,這位大清開國的“功臣”“柱石”,到了康熙年間時,卻已是清王朝頭疼的毒瘤。正如康熙帝的那句怒斥:吳三桂“乃唐藩鎮之流”。

對這樣的“毒瘤”,康熙皇帝想“撤藩”,其實並不意外。但當時年輕的康熙皇帝,卻犯下了大錯誤:把這事兒想得太簡單。在康熙看來,吳三桂“乃唐藩鎮”,似乎是說撤說削都很輕鬆。但哪怕比起唐代藩鎮,此時吳三桂都可算是“加強版”。多年來“三藩”不只聚斂了豐厚財富,更養着精銳軍隊。吳三桂麾下的常備部隊,就有七萬人之多,且“平西甲兵,素稱精銳”。加上“平南”“靖南”二藩,軍事實力十分雄厚。

當時吳三桂的軍隊有多兇悍?舉個簡單例子就知道:晚清太平天國戰爭時,“流動作戰”到嶽州的太平軍,意外從當地挖出一批軍火,全是當年“三藩之亂”時吳三桂軍隊囤積的。別看是堆“古董級”的裝備,打起來卻照樣犀利無比。手握這批“老古董”的太平軍也迅速鹹魚翻身,把圍堵來的八旗軍殺了個落花流水,一口氣拿下武昌重鎮。這場太平天國早期的關鍵大戰,竟都有吳三桂當年的“神助攻”。

所以綜合說來,“三藩之亂”爆發前,確切說康熙決定“撤藩”前,這讓清王朝苦不堪言的“三藩”,就是三隻“裝慫”的猛獸,吳三桂更是其中的“巨獸”。可康熙十二年(1673)時,二十歲的康熙帝看這羣人,竟就像看三隻公益無害的小動物。對這朝臣頭疼的“撤藩”問題,他乾脆簡單粗暴,藉着吳三桂們假裝請求撤藩的由頭,來了個順水推舟——你說撤,那就都撤了唄。

至於造反?戰亂?當時的康熙皇帝,腦子裏沒有半點預案,就乾等着這羣驕兵悍將們自己放下屠刀,乖乖回遼東養老。那吳三桂這邊呢?別看多年“裝慫”,吳三桂的佈局卻十分精細。比如當時的雲南巡撫朱國治,每次參劾吳三桂的奏疏,都能被吳三桂在北京的眼線抄錄到。那邊康熙還沒收到,吳三桂這邊就把“抄錄版”洋洋得意念給朱國治聽。徹底撕破臉前,吳三桂在北京的心腹,還把其孫子吳世璠給接回了雲南……

一邊是渾然不覺做大夢,一邊是多年準備精細且兵強馬壯,所以康熙十二年(1673)吳三桂撕破臉造反,“三藩之亂”驟然爆發時,清王朝立刻灰頭土臉:不到半年時間,吳三桂的叛軍竟橫掃南方各地。清朝貴州提督李本琛一槍不放,乾脆跪在貴陽城門外迎接吳三桂大軍。吳三桂的愛將馬寶只用三個月時間,就一口氣拿下長沙、嶽州、衡州等要地,打得清軍“五千裏無只騎攔截”,幾乎是稀里嘩啦。

比這更叫當時清王朝叫苦的,是整個南方的沸反盈天。有吳三桂這麼一“帶頭”,南方甚至西北好些省都跟風:福建、廣東、湖南、雲南、貴州、廣西、四川、陝西先後脫離清朝統治,甘肅大部分地區也落到吳三桂手裏。等於是轉眼之間,清王朝就丟了半壁江山。

尤其要命的是,當時吳三桂的主力部隊,已經北進到湖北鬆滋一帶,正好與清王朝的荊州大營隔江對峙,等於是已經飲馬長江。當時吳三桂僅集中在湖南一線的兵馬,就多達二十多萬,多是能征善戰的老兵。倘若當時吳三桂再多一些膽氣,要麼順江東下拿下南京,要麼揮軍北上,要麼進兵關中平原。這場“三藩之亂”,恐怕又要亂得一鍋漿糊。

但最奇特的事情,也正在於此,明明面對揮師北伐的大好機會,手握一大把好牌的吳三桂,卻突然下出一招“怪棋”:禁止部隊過江。之後的幾年裏,吳三桂把他的二十多萬大軍囤積在湖南一線,以嶽州爲中心精心構築起完備防線,囤積大量軍火武器,就和對面的清軍乾耗。哪怕清軍主力陷於西北東南兩個戰場,湖南戰場上兵力嚴重不足,甚至“馬匹倒斃大半”,兵士“死亡十之二三”。吳三桂這邊依然沉得住氣,就是巍然不動。

他這一“沉得住氣”,其實就是“三藩之亂”的又一轉折點。至此之後,清王朝一面與吳三桂在湖南對峙,一面平定東南西南的叛亂勢力。吳三桂的精銳兵馬“不得出湖南一步”。等着清王朝平定了福建陝甘廣西等地,吳三桂的嫡系精銳,也就陷入了清軍的大包圍裏。急火攻心的吳三桂,在康熙十七年病故於衡州,他以嶽州爲中心的防線,接着也陸續崩塌,被清軍一塊塊啃下來,然後康熙十九年三路進入雲南,勝負已無懸念。

可以說,吳三桂在“三藩之亂”裏最接近勝利的機會,就是在他“飲馬長江”的時候親手斷送的。好些後人說起這事兒,也連連感嘆吳三桂出昏招。那麼,久經沙場的吳三桂,爲何會有這奇特操作呢?

首先一個原因,應該就是吳三桂個人的“格局”問題,別看他造反後自稱“周王”,在衡州臨終前還過了把“稱帝”的癮。但在扯旗造反時,吳三桂的“追求”真沒這麼大。哪怕打到長江邊上,他依然想着“事縱不成,可劃長江而國”,也就是割據自立爲帝。

而且這事兒,還不只是吳三桂個人的“追求”,還真是當時清朝朝堂上,諸多高官們的“談判底線”。三藩之亂初起時,由於清王朝一潰千里,大清諸多高官們,或主張“議和”,或提議“裂土分封”,乾脆就把地方賜給吳三桂得了。“撤藩”時犯了大錯的康熙呢?這時卻有擔當,堅持“豈容裂土罷兵”。如果他當時沒這麼堅決,那麼這“康熙王朝”,恐怕就真成了南北朝了。

吳三桂實力雄厚,爲何最後卻失敗了呢? 第2張

但雖然康熙很堅決,吳三桂卻沒死心,打到長江邊上,他就開始穩固防守,就是想着保住既得利益,一旦談判就有本錢。然後幾年乾耗下來,本錢活活耗光。

而之所以寧可耗光本錢,也不往前打,更重要的原因,就是吳三桂知道自己幾兩肉。

三藩之亂初期,吳三桂高歌猛進,但是清王朝的精銳部隊,卻並未傷筋動骨。特別是“北進”這事兒,看上去“打過長江”很容易,但事實是,“三藩之亂”爆發後,清王朝就在太原和兗州兩地囤積了重兵。一旦吳三桂真過了江,等於就撞進了清軍的“口袋”裏,勝算要比“防禦嶽州”低得多。

而且,別說是北上,就算鞏固南方半壁江山,對吳三桂都並非易事。所謂“三藩之亂”,其實是分成了三個戰場,除了吳三桂與清軍在湖南乾耗外,陝甘與閩浙也打得激烈。吳三桂想要掌握主動權,就必須拿下江西,這樣才能打通他與福建耿精忠的聯繫。可清王朝也看到了這一點,江西一直部署重兵,吳三桂幾次奪取江西的計劃都沒得實現,所以他與耿精忠等“盟友”,其實是被分割成了幾塊。

這樣各自爲戰的狀況,幾乎是一盤散沙,只能個人顧個人。所以,吳三桂並非不明白,放棄過江會導致的後果,可是在當時的戰略局勢下,於他個人而言,穩守湖南就是最保險選擇。

雖然這個選擇對於他,就是“早死”“晚死”的區別。

根子上說,在那個時機選擇造反,吳三桂一來不得民心,二來其經濟基礎與戰爭支撐力,都無力和清王朝對抗。唯一勝利的機會,就是寄希望清王朝再出昏招。可是在“撤藩”問題上犯錯的康熙帝,隨後在戰略應對等方面,都沒有再給吳三桂機會。

拋開歷史恩怨說,覆盤整個“三藩之亂”,依然在“戰略格局”“佈局成敗”等方面,有着太多值得回味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