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除了治水,大禹還做了什麼?他有哪些貢獻?

除了治水,大禹還做了什麼?他有哪些貢獻?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3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禹(生卒年不詳),姒姓,夏后氏,名文命 ,上古時期夏后氏首領、夏朝開國君王,歷史治水名人,史稱大禹、帝禹、神禹。接下來本站小編就給大家帶來相關介紹,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大禹治水是我們耳聞能詳的故事,大多數都把它當作神話故事來聽,但實際上它並非故事那麼簡單。當然,大禹治水最直接的結果是疏通了江河,解除了困擾多年的水患,但更深層次的意義卻在於對國土資源的全面調查,爲更加精準地進行賦稅徵收、強化社會治理提供依據。

除了治水,大禹還做了什麼?他有哪些貢獻?

在治水成功後,大禹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根據山川走勢對國土進行創新劃分,既“水土既平,更制九州,列五服,任土作貢”。他把原來的十二個州重新歸併整合爲九個州,並依山削木修建道路,明確各州地理界線,並按照各州資源稟賦確定土地及貢賦等級,爲國家徵稅提供了準確依據。同時,也按照距離王城的遠近,把天下分爲五服,由近及遠實施不同政策,進行差異化管理,實現對國家的有效管控。

01、明確地理界線、確定稅賦等級

按照傳說,有一天大禹登上了蘭州城北的九州臺登高望遠,看着黃河浩浩湯湯東流而去,於是揮手間就把舜帝的天下劃分爲九個大州,自此中國就有了九州的別稱。

除了治水,大禹還做了什麼?他有哪些貢獻? 第2張

然而,事實遠比傳說要複雜得多,大禹劃分九州是否在蘭州的九州臺咱弄不清楚。但他劃分九州絕不是隨手之爲,而是基於在治水過程中對各地土地資源、人口分佈、物產豐饒、交通狀況等情況的全面調查,並由此來確定各州地理界線和賦稅徵收標準和種類,爲國家建立了完整穩定的稅收來源。各州具體情況如下:

1、 冀州

今河北大部及山西部分區域,土質爲白壤,田地爲第五等、貢賦第一等,生活在這裏的鳥夷的人用獸皮製作衣服。

2、兗州

今山東、江蘇及安徽北部一帶,土質又黑又肥,水草豐茂,田地爲第六等、貢賦第九等,人們已經開始在平原定居,可以種桑養蠶,貢物主要有漆、絲和綵綢,田地耕作十三年後才與其他州相同。

3、青州

今山東泰山以東區域,土地又白又肥,有些地方可以放牧,海邊有廣闊的鹽鹼地,田地爲第三等、貢賦第四等。出產絲、臬、鉛、鬆和怪石等,主要貢物爲鹽和絲。

4、徐州

今江蘇、安徽一帶,土地爲紅壤,又粘又肥,草木繁盛,田地位第二等、貢賦第五等。物產有珍珠、魚類、桐木、可以做磬的石頭、黑色的捆綢和白色的絹,主要貢物是五色土及其它物品。

5、揚州

以今天江蘇揚州爲中心的淮河與大海之間的大片區域,彭蠡(鄱陽湖)極其廣大,是鴻雁的棲身之地,人們大多穿着草編的衣服。這裏土地潮溼如泥,竹子遍地叢生,草茂樹高,田地位第九等、貢賦第七等。貢物有金、銀、銅,瑤、瑣、篠蕩,像牙、皮革、羽毛、橘和柚等。

6、荊州

今湖北荊至湖南衡之間長江、漢水流域的大片區域,水網縱橫、土地潮溼如泥,雲夢土地可以耕作,田地爲第八等、貢賦第三等。主要貢物有羽毛、象牙、皮革,金、銀、銅,以及楊梅、菁茅、彩色絲綢、珍珠、大龜等特產。

7、豫州

今湖北荊山至黃河之間的大片區域,土質爲柔軟,以肥沃的黑色爲主,田地爲第四等、貢賦第二等,也有部分爲一等貢品。貢物以漆、臬、紼、紆、絲綢和棉花爲主,還有用作治玉的石頭。

8、梁州

金華山以南至湖北黑水之間的區域,地域應該跨越秦嶺,土色青而鬆疏,田地爲第七等,貢賦第八等,部分爲第七和第九等。貢物有金銀等貴金屬,熊、狐、狸等野獸和織物、皮革等。

9、雍州

以關中爲中心的大片區域,包括陝西寶雞和甘肅天水部分地區,境內有涇水、渭水等河流,平原地區主要爲黃土,田地爲第一等、貢賦第六等。貢物主要是黍、稷、牛、馬等,西戎各族也進貢皮毛製品。

02、劃定五服範圍、實行差異管理

三皇五帝時代,帝王能有效控制的地方其實並不多,而且由近及遠控制力逐漸減弱,大禹圍繞王城按距離遠近劃分五服,就是在尊重這個規律的基礎上,最大限度強化對周邊的地區的有效控制和對遠方的影響力。五服區域及施政情況如下:

除了治水,大禹還做了什麼?他有哪些貢獻? 第3張

1、甸服

王城方圓五百里的區域,我們可以簡單理解爲京畿,繳納的貢物以糧食爲主。其中一百里內繳納連稈穀物,二百里內繳納穀穗,三百里內繳納帶稃的穀粒,四百里內繳納帶殼的穀粒,五百里內繳納舂好的小米。

2、侯服

甸服以外五百里爲侯服,是王城安全的屏障,主要靠分封的貴族治理。一百內分封給卿大夫,二百里內分封給男爵,三百里外分封給諸侯,形成拱衛王城的圈層內環。

3、綏服

侯服四周五百里的區域,這裏王權的控制力已經減弱,但還是要遵守帝王的政令和教化。其中三百里內要絕對推行帝王的政教,再二百里遠的地方要奮揚武威保衛王城,這是拱衛王城的二環圈層。

4、要服

綏服外五百里的區域,這裏已經離開完成比較遠了,推行政教的力量已經比較薄弱了,只要保持社會穩定就可以了,在三百里內推行平易的法令,再到二百里遠的地方要遵守刑法,保持治安大局穩定就可。

5、荒服

要服以外五百里及更遠地方,在那個時代已經是極遠的蠻荒之地,王城的法令政策已經無法推行,但要在三百里內施加教化,引導蠻夷逐步開化;再往二百里以外就就任其自由,讓王的聲威和教化以自然漸次向東傳播到大海,向西覆蓋到沙漠,向南、向北直至四海。

03、奠定統治基礎、迎接王朝時代

從上面關於整合劃定九州和五服的情況來看,到了這個時候,王朝的雛形已經基本形成。按地域劃定田地及賦稅等級,按五服分別施政,這種方式已經無限接近後來的王朝統治了,現在需要的就是一支固定的維護這種統治秩序的專門力量,也就是馬克思所說的暴力機器。

在大禹治水的過程中,需要克服很多靠常規手段難以解決的困難,這些困難有的來自自然、有的來自人羣。要克服這些困難,需要一支強大的力量,採取一些超常規手段,要達到這個目的,這些治水的人就必須形成聽從指揮、服從命令的整齊劃一,而能夠發號施令的只有大禹。也就是說,跟隨大禹治水的這些人實際上已經具有了軍隊的性質,而且是隻聽從於大禹,由他完全掌控的一支力量。

除了治水,大禹還做了什麼?他有哪些貢獻? 第4張

另外,也是在不斷解決各種難題,特別是人爲困難的實踐中,一部分人從治水大軍中分離出來,形成了鎮壓反抗的強力集團,對不服從者可以處以流放等刑罰,這一部分人就轉化爲了類似法庭、監獄這樣的暴力機器,雖然還不是很典型,但至少已經具備了雛形。

至此,中國已經完成了從原始的部落聯盟向王朝國家轉變的所有準備,王朝的產生已經成爲不可逆轉的趨勢,而完成這個轉變的不二人選只能是大禹,於是舜順應這個趨勢,把地位禪讓給你大禹,而自己則到南方蠻荒之地去巡遊。當然,也有一種觀點認爲,舜並非主動禪讓,而是被大禹流放的,因爲舜所巡遊的地方正是古籍所記載的上古三代流放罪人的地方。

綜上所述,大禹在治水過程中完成了中國第一次全方位的國土資源普查,整合九州區劃、釐定賦稅徵收,爲真正意義上的王朝奠定了經濟基礎,劃分五服、規範治理爲王朝奠定了政治基礎,忠於大禹的專門力量的形成爲王朝奠定了軍事基礎,大禹實際上已經成了至高無上的天子。

至此,夏王朝誕生的條件已經完全具備,夏啓繼位後廢除原始禪讓制改爲王位世襲制,中國歷史從此進入家天下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