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晉滅吳之戰不像看上去那樣簡單,背後有何深意?

晉滅吳之戰不像看上去那樣簡單,背後有何深意?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7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晉滅吳之戰是公元279年十一月至280年三月,晉武帝司馬炎發兵水陸並進,直取建業(今南京),一舉滅東吳,實現統一的戰爭。下面本站小編給大家帶來了相關內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古來征戰,惹人關注的從來都是奇謀猛將,殊不知任何一場戰爭從決定開戰就一定是始於地理,所有的戰略戰術都將圍繞地理這個人力難以征服的因素展開。晉滅吳之戰,是一場沒有懸念的戰爭,但是那些經歷三國洗滌的戰術大師們,依然爲後人奉上了跨越三千里的聯合軍事行動,爲往後千年北方勢力統一南方提供了教科書式的指導戰術。

晉滅吳之戰,是一場幾無懸念而又乏善可陳的戰役,然而數十年前雄才偉略的魏武帝曹操赤壁慘敗,讓晉人對伐吳異常謹慎。“獅子搏兔,必用全力”,晉國在此一戰中體現完美的戰爭藝術,堪爲後世表率。

晉朝對前朝赤壁往事有一番精準的總結:曹操當年南征,以單線爲主,雙方將兵力佈於一個點上決鬥,這樣的局部戰爭會無限放大吳國水師的優勢;而晉國在國力、兵力上的優勢必須多路並進才能得以體現,同時多路並進也避免一點敗,全局失的赤壁往事。

吳國的長江防線

在東吳與北方漫長的邊境線上,人們常常認爲,吳國與晉國的分界是長江天險。實則不然,吳抗魏、晉數十年,真正依靠的確是江北。

長江雖長,戰爭雙方卻無法隨意渡河。要渡河先要有船,在內陸建船,當時人力無法支撐運船下水,江邊造船對方必會騷擾。最恰當的辦法就是在注入長江的大河中造船,渡江時從河中入江。

南方水網密佈符合要求的水道很多,而北方在三國之時真正符合標準能走大軍的只有兩條水道,一條是漢江,一條是濡須水。漢江注入長江的交匯點,吳國在江北有夏口,江南有武昌,兩座據點牢牢卡主了漢水入江通道。而濡須水北接巢湖,南入長江,且距離建業更近(當年孫權六徵合肥就是爲了全據濡須水道),在濡須水的入江口吳國有濡須塢(現現安徽無爲縣),防衛亦是密不透風。

晉滅吳之戰不像看上去那樣簡單,背後有何深意?

北可進中原,退可守江的濡須水

在這兩個入江口之外,北方還有一些小運河可以入江,但能走大軍的在當時只有這兩個。因此與其說東吳守江,不如說守的是江北這兩處重要據點。

五縱落子,千里戰火

爲充分發揮晉國的兵力、國力優勢,此時伐吳晉國出兵五路,這五路負責由北向南縱像逼近吳國領土。這五路從東向西綿延千里,他們分別是:

一、鎮軍將軍、琅琊王司馬伷從塗中出發,直接向建業(南京)以北進軍,威脅南京的正北方長江。

二、安東將軍王渾從巢湖進發,威脅濡須塢,並試圖攻克現在馬鞍山附近的採石磯。這是魏晉歷代伐吳的核心路線,也是戰鬥最激烈的地方。

三、建威將軍王戎出武昌。

四、平南將軍胡奮 出夏口。

五、鎮南大將軍杜預出江陵,也就是從襄陽到荊州的線路,是長江中游最重要的關口。

晉滅吳之戰不像看上去那樣簡單,背後有何深意? 第2張

五縱一橫,伐吳聯合軍事行動

有意思的是,這五路並沒有統一的匯師點,如果戰事順利,五路大軍又將如何將優勢轉移爲勝勢呢?

一箭穿心,史上最長距離的穿插戰

穿插者,勇士也,通常是由敢死之士充任,他們負責擒賊擒王的突擊戰,所以務必疾如風,掠如火,從陰影中快速射出,否則一旦敵人有備,則穿插失敗。

而這次負責“擒賊擒王”的穿插者,卻是自三千里外出發,這一路,就是五縱之外的一橫,是一場堂堂正正的陽謀,更是這場軍事盛宴的點睛之筆。

這一路主將王濬,帶領水師從四川入江,沿長江而下,由西向東,經過每一個縱路的進攻區,最後直抵建業。而統領水師的王濬實際上是聽從五縱路的指揮官命令的,即到了哪一路的攻略區,即聽從哪一路主將的將令。

晉滅吳之戰不像看上去那樣簡單,背後有何深意? 第3張

王濬水師千帆競渡,百舸爭流下江南

王濬部從成都出發,入長江,在建平(現巫山縣)破掉吳國的橫江鐵索後,順江而下,直抵江陵,與五縱中最靠西的杜預部匯合,按計劃王濬將自西向東配合縱向五路拔除整個吳國的長江防線,最後直抵建業。

但此時王渾部傳來捷報,在長江北全殲了吳國丞相張悌部,張悌戰死,獲悉此變的杜預一方面繼續領本部圍了江陵,另一方面急令王濬繞過江陵,去協助下游的王戎、胡奮攻夏口、武昌二城。

晉滅吳之戰不像看上去那樣簡單,背後有何深意? 第4張

攻克二城後,王濬繼續沿江東去,此時東吳大勢已去,江北據點幾乎全失,晉國十萬水師已在長江耀武揚威而來,建業無險可守,於是吳主孫皓寫好了降表送給了王濬與江北的王渾、司馬伷。此時王渾正眼巴巴的在江北等王濬的樓船來接他渡江,前往建業受降,而王濬卻用了一個再敷衍不過的理由回絕了——風利,不得泊也,說罷直抵建業,獨享滅國之功。

攻克長江防線的戰略之源

此時這場地跨三千里的六路伐吳戰爭目的基本已經結束,雖最後有二王爭功的不和諧,但整體上是空前成功的,一橫與五縱之間在空間和時機上的把握恰到好處,這在通信受限的古中國非常難得。

這場戰爭中我們可以看到,經過吳國幾代人的開發,南方雖已然富裕,但由於人口匱乏,戰略縱深不足等問題,依然很難與北方抗衡。四川、兩湖、贛江谷地、江東已成爲南方四大戰略地理單元,但是他們太分散了,北方勢力很容易通過國力的優勢來逐個擊破。

一橫五縱戰略,實際上則是對南方勢力的防禦點的一場逐個剝離,未來這一套戰術依然是南方勢力頭上的達克斯之劍,後來的南北朝、宋、蒙古人在對南方勢力的征服過程中,都是在此戰略的基礎上做出各項變形,從而完成對南方的吞併。

而南方勢力在未來千年難道只能戰戰兢兢的偏安割據嗎?他們又能找到什麼破局的妙法呢?如果說一橫五縱是攻略南方的矛,那麼東晉在淝水之戰的戰略則成爲南方勢力抵禦北方的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