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王莽最後能順利建立新政,是如何做到的?

王莽最後能順利建立新政,是如何做到的?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3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漢成帝時期,王氏一族專權,出現了西漢王朝的掘墓人——王莽。每當一提起這個,那麼小編就不得不給大家詳細的說一下了

公元前9年,王莽經過多年的苦心經營,終於篡奪漢朝,建立新朝,之後王莽想要搞個登基大典,威風一下,但是缺少傳國玉璽,傳國玉璽在王政君的手裏,王莽不敢去要,於是就派自己的堂弟安陽候王舜替自己要傳國玉璽。

王莽最後能順利建立新政,是如何做到的?

王政君暴怒地罵“你們因爲效忠劉家,纔得到世代的富貴榮華,不想着報答,竟然還趁着人家小皇帝年幼的時候,奪取人家的江山,完全不顧忠孝禮節。這麼做人,簡直是豬狗不如,天下怎麼會有你們這樣的人!而且如果你們真的認爲自己是天命所歸,想要改朝換代,那就應該自己做新的玉璽,爲什麼想要這個亡國的不祥玉璽呢?我是劉家的媳婦,如今已經年老,隨時都有可能死去,現在我就用這枚玉璽陪葬,所以你們是不會得到玉璽的。”

王政君說完話,就開始痛哭流涕。

王舜對王政君的悲傷有些感同身受,眼前的女人歷經幾朝,雖然出自王家,但是享受了劉家的權勢富貴,並因此帶動王家也飛黃騰達,按理說,王政君是對的,但是自己的任務還是要完成的呀。

於是,王舜沉默了一陣,深吸了一口氣,還是對太皇太后王政君說:“臣等慚愧,無言以對,但是王莽一定要拿到傳國玉璽,如果不是派我來,還會派別人來,到時候還不知道會怎麼樣對待您呢.”

王政君知道王莽是幹得出來這種事的,於是將傳國玉璽拿出來,砸在地上給王舜,王舜心疼地看着地上的玉璽被摔壞了一個角,立刻將傳國玉璽撿起來。

王政君說:“我已經年老,活不了幾年了,更看不到王家的未來了,但是王家有你們這樣的兄弟,我們王家最後怕是要落得被滅族的下場。”

結果,這句話,一語成緘。

王莽順利地得到了玉璽,非常高興,在未央宮漸臺爲爲王政君設宴,感謝王政君交出玉璽,後來將王政君的稱號改成了“新室文母太皇太后”,對此王莽說,漢朝已經覆滅,太皇太后不應該在侍奉漢元帝,於是將供奉漢元帝的宗廟毀掉,改爲“文母篹食堂”。因爲王政君還在世,不能稱爲廟,而是,稱爲長壽宮。

王莽在長壽宮設宴宴請王政君,王政君過來一看,元帝廟已經被毀掉了,非常震驚。王政君畢竟是漢元帝的原配妻子,見到漢元帝的宗廟被毀掉,非常傷心,哭泣這說:“這是漢家的宗廟,是受到神明庇護的,劉家犯了什麼罪,要遭到這樣的無妄之災,如果神明無知,修廟有什麼用處呢,如果神明有靈,我既然是劉家的媳婦,怎麼能損毀先帝的宗廟來作爲我用食的地方呢?你怠慢神靈,褻瀆劉氏宗廟,是不會得到上天的庇佑的!”說完這些話,王政君的氣憤地回宮了。

也許是因爲王政君一向厚待王莽,王莽什麼沉默地聽着王政君罵完,有目送王政君回宮了,之後王莽絲毫沒有對王政君產生怨懟,還常常討好王政君,但是王政君絲毫不爲所動。

之後,王莽隨漢朝的利益制度進行了很多的改革,比如,漢朝本來是要求穿黑貂衣上朝辦公的,但是王莽不喜歡,於是就將黑貂衣改爲黃貂衣,又將漢正朔伏臘日也改掉。但是王政君不認可,她依然命令自己的下屬身穿黑色貂衣進宮,並且保持漢朝的正朔臘日單獨與左右一起吃飯喝酒。

王莽最後能順利建立新政,是如何做到的? 第2張

公元前13年2月2日,歷經幾朝的太皇太后王政君去世,享年八十四歲,按照王政君的意願,和漢元帝合葬在渭陵,王莽還特意找的揚雄爲王政君作誄文。

後來,王政君說過的話果然都應驗了,王莽的新朝並不長久,很快就消散在亂世了。幸虧是始更帝劉玄念及王政君的恩德,並沒有將王家誅滅,只是將王莽的子女都處死了。

但是王莽能夠走到今天,不得不說,也是有一定的實力的,總得來說,王莽是先將一手稀爛的牌達成好牌,又親手把一手好牌打個稀爛。

王莽花了十幾年,建立了新朝,本來王莽是鑽了漢朝的空子,正趕上漢朝衰退的時機,趁虛而入,在加上王家百年來積攢的實力才走到了現在,而王莽卻自以爲全部都是自己的功勞,完全沒有顧及到家族的未來,可以說將家底都揮霍光了。

下面我們就來看一下,王莽是怎樣將一手爛牌打好的。

據王莽而自述《自本》中說,王莽的家族源自黃帝的第八代孫子虞舜。後來虞舜因爲興起在媽水的彎曲處,於是將姓氏改爲嫣。到了周武王時期,嫣氏因爲是舜的後代被封到了叫做陳這個地方,嫣氏又改爲陳姓。

接下來傳到了第十三代的一個叫陳完的人。這個陳完,字敬仲,後來不知道做了什麼,就逃跑了,逃到了齊國,齊國公封陳完爲公卿,陳姓又改姓田。田氏自齊國傳到了第十一代,田和控制了齊國,也就是歷史上著名的田氏代齊。

田和之後,田氏又傳了兩代之後開始稱王,傳到了齊王田健這裏,齊國被秦國滅掉。後來秦朝傳了兩代之後被滅掉。後來楚漢爭霸時期,項羽大封諸侯的時候,封田建的孫子田安爲濟北王。

後來漢朝建立之後,田安的封國被剝奪,齊國皇族田氏,流落民間的時候,有算命的說,將姓氏改爲王氏會得到庇佑,所以田氏將姓氏改爲了王姓。

文景時期,田安的孫子王遂,把家安在在束平陵,生下了王賀,王賀又做了漢武帝的繡衣御史,後來因爲私自放了強盜同黨,被免官了。

後來王賀又生下了王禁,王禁是一個非常進取的人,他在長安努力學習法律,做了廷尉史。這個王禁是一個承前啓後的人物,他一生作對了兩件事,第一件事努力的長安做官,給王家爭取了一個晉升的臺階,第二件事,生了許多孩子,爲王家的崛起,留下很多人。

人就是機會啊,在這個亂世,只要一個家族的衆多,就算是在概率上也是比較佔優勢的。王禁一生真的生下了很多孩子,足足有十二個,其中四個女兒,八個兒子;其中最重要的是生下來王政君和王莽他爹。

王政君因爲嫁給了漢元帝生下了漢成帝劉驁成爲了一國皇后,將王家整個拔地而起,王政君成爲了王家的關鍵人物。而王莽他爹就好像是一個工具人,王莽他爹在生下了王莽之後,就早早地去世了。

如果王莽他爹對王莽有什麼影響的話,大概有兩件。第一件事就是給了王莽生命,第二件事就是讓王莽陷入孤苦無依的生活。

說來也是比較玄學,王禁一共生了十二個孩子,只有王莽的父親是早逝的,其他的叔叔伯伯們都活得好好的,好像王莽他爹的使命就是生下王莽然後早早的死去。

因爲王莽沒有父親,所以王莽被迫的需要早早地承擔家庭的重擔,成爲了一個不能任性的小孩。

因爲王莽沒有父親,王莽爲了在王家生存下去,就不得不去討好王家的所有人。雖然王莽的叔叔伯伯們是親人,但是其實也是隔着一層,不會有人真的把王莽當作自己的孩子,作爲一個沒有父親撐腰的小孩,王莽必須要去早早的成熟起來。

那個時候王莽的天空大概是灰色的,壓抑的。不同於別的小孩會自怨自艾,王莽知道自己完全沒有這個資格,他只能利用現有的條件爲自己博一個出位。

爲了能夠獲得家人的認可,王莽可以做到什麼程度呢。那就是卑微的討好,極其卑微。

王莽最後能順利建立新政,是如何做到的? 第3張

比如王政君做了皇后之後,他的父親和兄弟先後九人都先後的被封侯,就是說除了王莽的家裏,王家的所有人都得到了富貴,顯赫的就很顯赫,貧賤的就顯得很貧賤。

王莽的叔叔伯伯,堂兄堂弟們全部都是衣着華麗,出門高頭大馬,香車美女的,只有王莽,雖然王莽的父親死後也被追封爲侯爵,但是王莽並沒有得到什麼具體的好處。王莽依然過着很清貧的生活,他的生活非常的謙卑簡樸。

不僅如此,王莽還要供養老母親和嫂子,還有失去父親的侄兒,生活非常謹慎。一方面他要博覽羣書,廣泛地學習,一方面他還有結交優秀的朋友,在加上在家裏,王莽還要在家裏討好衆多叔叔伯伯。

爲了能夠得到這些叔叔伯伯的認可,王莽要比他們的兒子和僕人還要周到和耐心地服侍他們。

有一次大司馬王鳳生病的時候,王莽接連幾個月衣不解帶,逢頭垢面,甚至親自品嚐湯藥,爲王鳳嘗試藥效的操作,這些行爲說出來都比較誇張,但是王莽做的絲毫沒有違和感。但是王莽對王鳳做的一切,也真的將王鳳感動了,後來王鳳在彌留之際,將王莽引薦給皇帝和太后,後來王莽得到了他們的重用。

王莽從一個小小的黃門郎做起,漸漸的得到了能力的鍛鍊,後來王鳳死後,王莽在家族了依然盡心盡力的侍奉各位叔叔伯伯,王莽就是用這一招,成功的得到了家族長輩的信任,後來王莽成功的靠着家族走上了高位。

王莽做到了不是讓大家接納他,而是讓大家都去認可他,敬佩他,然後王莽也成功地做到了。

在王家富貴發達之後,很多王家的子弟,也就是王家的同輩人開始花天酒地,奢靡浪費,不思進取,把這些人和王莽放在一起,那就是鮮明的對比,王莽和同族的兄弟們比起來,有能力,有學識,有道德,無不良嗜好,在王家人的眼裏,王莽顯然就成了家族的希望。

但是王莽的優秀也給王莽帶來郭一些困擾,因爲王莽在同齡人裏太過優秀,只要王莽稍稍的犯錯就會被人詬病。比如,年輕的王莽曾經暗中買過一個婢女,後來這件事被王莽的兄弟知道了之後,開始添油加醋的陰陽王莽,婢女這件事,如果換做一般的官宦世家的子弟來講是一件在平常不過的事情,但是對於王莽來說,這就是極大的缺點。

因爲王莽要演的是一個很完美的人,他不允許自己有一點點的瑕疵,所以,王莽在知道他的堂兄弟們知道自己買婢女這件事之後,馬上找個理由將婢女送出去了,說是自己給別人買的,可想而知,如果是這樣一早就送給別人了,但是王莽就是這樣愛惜羽毛。

王莽這樣的謹慎恭敬,最終真的打動了王莽的叔叔伯伯們,後來王莽的叔叔成都候王商還親自上書給皇帝,爲了給王莽爭取利益,還向皇帝請求說,願意將自己封邑分給王莽一部分,可能正式因爲王莽受到叔叔伯伯們的高度認可,所以才遭到了堂兄弟的嫉妒。

其實不止王莽的親人,只要是接觸過王莽的人,都對剛忙高度認可,認爲王莽是一個“賢人”,比如長樂少府戴崇、侍中金涉、胡騎校尉箕閎、上谷都尉陽並和中郎陳湯,都是當時位高權重的人,很有名望,他們都幫王莽說話,這就導致朝廷上下都說王莽的好話,傳導皇帝的耳中,也得到了皇帝的認可。

永始元年,漢成帝冊封王莽爲新都候,封賞一千五百戶食邑。後來王莽又升遷爲騎都尉兼光祿大夫加侍中,隨着王莽的不斷努力,又接連升遷,但是王莽並沒有因爲官職越來越高而驕狂,反而越來越謙卑。

王莽對待王公貴族和下屬,以及平民百姓都非常親厚,一視同仁。對待貧苦的百姓,他能夠將多餘的衣物分給窮人,賙濟百姓,以至於王莽自己的家中沒有多餘的衣物;對待下屬也能夠禮賢下士,寬容待人;對待上司,他的態度非常的謙卑恭敬,所以受到上司的認可。

王莽爲了能夠做到面面俱到,供養了很多智囊團,給他出主意,做事。還結交了很多將軍,丞相,卿大夫。所以王莽經常能夠聽取被人的意見,做到一舉一動都完美無缺,因此王莽賢良的名聲傳遍了朝野上下。

不僅如此,王莽還找了很多文人墨客爲自己宣揚自己賢良的美名,以獲得更高的聲望,他的名望後來甚至超過了他的叔叔伯伯們。王莽在這方面的虛僞造作,令人髮指,但是他自己卻絲毫不會感覺到慚愧。

王莽哥哥王永英年早逝,留下一個兒子王光,王莽對王光非常照顧,王莽讓王光到博士門下去學習知識,以及做人的道理。王莽爲了讓王光能夠在學堂好好地對待,在他休假期間,親自駕着馬車,帶着好肉美酒去犒勞王光的老師,連王光的同學也一起照顧到。

王莽在升遷的時候,也遇到很多政敵,比如太后姐姐的兒子淳于長,淳于長本身就是外戚,又是有能力,所以官位高至九卿,因爲淳于長因爲家族起勢早,所以做官時間比王莽早,無論是名譽還是地位都比王莽高但是王莽卻想要將淳于長從高位上拉下來。

於是王莽就在暗中收集淳于長得過錯,像是這種大家族,一定是都他的黑色地帶的,就算淳于長本人沒有什麼過錯,但是他的家族也是有漏洞的,幾乎古代的世家沒有幾個是乾淨的,所以王莽很容易就找到了淳于長的過錯。

找錯是容易的,問題是怎麼樣把淳于長的後路堵死,讓皇帝放棄淳于長,讓淳于長的過錯變的無法挽回,沒有被赦免的餘地,這其中王莽上上下下的活動,收集了淳于長和他手下的罪過,利用外戚和皇帝之間的利益矛盾點,將淳于長犯下的罪直接擺在了皇帝面前,之後,王莽在利用宮中的暗線,讓皇帝身邊的親信在皇帝面前吹風。

王莽最後能順利建立新政,是如何做到的? 第4張

讓皇帝認爲淳于長觸犯了他的利益,並且犯了無數不饒恕的罪過,已經到了不得不放棄的地步。裏應外合,讓皇帝自己將淳于長放棄掉了。可以說,王莽爲了除掉淳于長,裏裏外外下了不少的功夫,耗費了不少的人力物力,王莽爲什麼非要除掉淳于長呢?

因爲淳于長其實是作爲外戚控制朝廷的一個連接樞紐的工具,一旦這個工具人被拔出了,就像外戚地斷了一條臂膀,而且淳于長並不是單一的一個人,而是與一股勢力,淳于長爲了能夠能夠擴張自己,還結交可很多高官和權貴,一旦淳于長倒下了,就會遷出一大串人,跟着倒下,這對王莽,甚至對於王家來講都是一件好事。

爲什麼說淳于長倒下會牽連很多人,因爲古代不像是現代抓人要講究證據,那個時候抓到一個人,就會把這個人的親朋好友都抓起來查一遍,最後查完,不管有罪的沒罪的,全都擼了,不能再做官了。

王莽將淳于長拿下了之後,王家的勢力得到了再次的增強,因爲淳于長犯罪,而連累了一大串人被免職,問罪,朝廷了空出了很多官職,王莽趁機將自己的門客和心腹安排了過去,王莽自己的勢力也得到了增強,還因此得到了正義凜然的美名。

王莽將淳于長搬倒這件事在歷史上有詳細的記載,在《王莽傳》和《淳于長傳》裏。因爲這件事王家認爲王莽的能力足夠爲王家做一顆擎天大樹了,於是經過王家內部的抑制決定,讓王根從大司馬的職位上退下來,換成王莽上位。

而這一年,王莽剛剛三十八歲,他的實力,不僅超出了同齡人,還遠遠超出了他父輩的叔叔伯伯們。接下來王莽並沒有因此飄飄然,反而更加謹慎,嚴格地要求自己,更加不知疲倦的工作。

有一次,王莽的母親生了病,很多與王莽交好的王公大臣派自家的夫人來探視,王莽的婦人出去招待這些貴夫人們,都沒有意見體面的衣服穿,貴夫人們見到王莽的妻子穿着如此落魄,差點將她認錯爲奴僕,瞭解到王莽的生活之後,大家都很吃驚,做了這麼高的官,家中竟然如此簡樸。

只不過王莽剛剛當上大司馬輔政一年多,漢成帝就去世了,漢成帝去世之前冊立定陶王劉欣爲太子,那時候,皇太后王政君看到漢成帝沒有孩子,在加上劉欣一事一個乖巧懂事的孩子,也就沒有說什麼,那個時候王政君和王莽以及所有王家的人都認爲,只要有王政君在,由王政君輔佐小皇帝,王家在朝廷依然如日中天,王政君和王莽都沒有想到,漢哀帝上位之後,所有的一切都變了。

漢哀帝上位之後,不僅將自己的生母封爲太后,還將自己的奶奶都擡了出來,封爲皇太后,而當時漢成帝的皇帝趙飛燕也被封爲皇太后,再加上太皇太后王政君,漢哀帝的頭上就有了四個權勢滔天的女人。

漢哀帝劉欣並不是王政君的親孫子,自然不會對王政君言聽計從,劉欣是由他的奶奶傅太后養大的,很聽傅太后的話,而傅太后向來霸道跋扈,野心勃勃,根本不是什麼省油的燈。而漢哀帝從小不在的生母丁太后,出於血緣上的依戀,總是會扶持丁太后的外戚,這就導致王政君的處境很尷尬。

雖然王政君在後宮的職位最高,但是她在漢哀帝的面前說不上什麼話,也就是說,漢哀帝聽誰的話,誰的實際地位就更高。而權利的爭奪,在朝堂上局勢的變化瞬息萬變,外戚,士大夫之間進行這很多的權利的爭奪,到最後面的時候,是要看漢哀帝意思,而王政君很快認清,她在漢哀帝面前也說不上什麼話,一旦王家的人被丁太后和傅太后的外戚拿住了什麼把柄,那麼漢哀帝大概率不會站在自己這一邊。

經過慎重考慮,王政君決定讓王家暫時退出政治中心的鬥爭,而王家現在重要的人就是王莽,於是王莽毫不遲疑地聽從了王政君的話,向漢哀帝辭官。

沒想到,漢哀帝不答應王莽的辭官,那麼漢哀帝爲什麼不答應王莽的辭官呢?大概有兩個原因,首先,王莽是輔政大臣,所處的位置比較重要,而王莽年紀輕輕無病無災的就辭官,天下人都會議論皇帝的昏庸。第二個原因就是,漢哀帝知道自己是暫時還管不了這麼一大攤子事,可能是預知了自己是個廢物,不捨得王莽這麼能幹的人走掉。

但是很快,漢哀帝還是同意了王莽的免職。這是爲什麼呢?

漢哀帝拒絕王莽的離職之後,王莽繼續在原有的職位上面工作,但是後面發生了一件事,事情的背景是這樣的。

王莽最後能順利建立新政,是如何做到的? 第5張

傅太后和王政君都是漢元帝的女人,不同的是王政君是因爲生下劉驁成爲了皇后,而傅太后後來才做了漢元帝的妃嬪,並且生下了劉康,可以說就是因爲王政君先一步生下了兒子才成爲了皇后,而傅太后母子深得漢元帝寵愛,甚至一度讓漢元帝動過換太子的心,若是傅太后在前面生下兒子,傅太后和王政君指不定誰高誰低呢。

所以,傅太后因爲換太子的事情,對王政君一直懷恨在心,即使做了諸侯國的太后也對當年的事耿耿於懷,後來傅太后看到漢成帝無子,便趁機扶劉欣上位,現在自己的孫子做了皇帝,傅太后感覺自己終於扳回了一局。

但是讓傅太湖不高興的是,即使自己的孫子做了皇帝,但是自己依然是漢元帝的妃嬪,王政君依然是漢朝地位最高的女人,傅太后見王政君依然是妃妾見到正室的關係,傅太后依然要向王政君行禮。

這就另傅太后很不高興,下面的臣子因爲這件事給傅太后出了個主意,傅太后見到往王政君要行禮,是因爲王政君是太皇太后,如果傅太后也稱爲了太皇太后,自然就跟王政君平起平坐了,也就不用在行禮了。

於是傅太后就向漢哀帝要太皇太后的封號,那個時候漢哀帝還不是如此昏庸,他隱約覺得傅太后要封號這個事,好像有哪裏不對,於是就召集官員開會討論這件事。

沒想到,漢哀帝將將傅太后要太皇太后尊號的時候一出,大部分官員都反對這件事,說名不正言不順,確實啊,太皇太后是正室纔有的尊號,如果傅太后死了,是可以追封的,但是傅太后活着,並且王政君還活着,傅太后於情於理都不應該得到太皇太后的尊號。

而在這件事情中,帶頭反對的人就是王莽,也是這一次,漢哀帝才發現,王家和傅家站在了水火不容的對立面,如果沒有一方退卻,戰爭不會停止。

於是漢哀帝想到了一個折中的辦法,就是給傅太后皇太太后的尊號,滿足傅太后的虛榮心,同時同意了王莽的再次的辭官要求,於是王莽因此成功的捍衛了王政君的地位,同時,也成功的退出了朝廷鬥爭。

在整個漢哀帝時期,王政君和王莽,以及整個王家在朝廷生存都極爲艱難,王政君和王莽才知道,除了自己高高在上的位置以外,將皇帝掌握自己的手中,纔是最安全的做法。

幸好,漢哀帝命短,在位僅僅六七年就去世了,這一次,王政君不在像上一次一樣聽之任之,而是在漢哀帝去世的時候,將王莽召回來,控制住長安城,將傳國玉璽和軍政大權都握在手上,選擇年僅九歲的劉衎,也就是中山孝王的兒子,立爲皇帝,是爲漢平帝。

這一次,王政君和王莽在不敢輕視外戚了,於是擁護漢平帝登基的同時,杜絕漢平帝的外戚遷居長安,雖然這個舉措遭到了很多大臣的反對,但是王政君也毫不猶豫的執行了,爲了王家。

之後,王政君就命王莽繼續輔佐漢平帝,小皇帝才九歲,他懂啥啊,只能讓王莽代勞,就這樣王莽就成爲了,漢朝實質上的掌權人,再一次重現霍光的歷史。和霍光不同的是,霍光沒有這個野心,而王莽有。

王莽專政之後,就開始剷除異己,將不幫助自己的中立者,和政敵,通過各種手段和途徑除掉,在討好文人,儒生,讓他們爲自己宣揚他賢德的行爲,提高自己在朝廷上下的名聲。

同時最重要的就是王莽要討好王政君。

王政君是王家一切權勢地位的來源,也是王莽背後的金主,王莽想要在金主面前暗自的壯大自己,必須搞定王政君。好在王政君比較好搞定,她不喜歡參與政務,也不喜歡朝廷鬥爭,王政君從入宮以來,走的每一步都是不得已爲之,真實的王政君,其實是一個嚮往自由的品行高潔的女子,很單純。

所以王莽想要討好王政君,只需要做好一個晚輩的樣子,在好好的處理政務,不讓王政君操心就可以了。

在王莽剷除異己之後,就開始動心思想要謀朝串位了,爲了這個王莽可謂是花盡了心思,無所不用其極,比如,古代皇帝爲了顯示自己是天命所歸,總是會利用鬼神之說來迷惑世人。

比如,漢高祖劉邦就搞過什麼醉酒斬蛇,白帝之子,腿上有很多痣的說法,來宣揚自己與衆不同,來宣揚封建迷信,收買人心。

到了王莽這裏,是有樣學樣,有過之務無不及的學以致用,將一個接着一個的神蹟捧到王政君的面前,逼着王政君跟自己謀朝篡位,但是王政君始終都不讓。

王政君爲什麼不同意讓王莽謀朝篡位?

王莽最後能順利建立新政,是如何做到的? 第6張

答案很簡單,按照王政君及其正確的三觀,我們老王家就是給老劉家打工了,因爲給老劉家打工,人家也沒有虧待咱們,咱們就好好的給人家幹活就行了,但你要是趁人家孩子小,就圖謀人家的財產,那就是你不地道了。

王政君就是這麼想的,的確,她這麼想也沒有什麼問題,但是王莽他不甘心啊,他兢兢業業這麼多年,好不容易爬上高位,如今漢朝在走下坡路,小皇帝勢弱,王家實力空前強大,王莽認爲,這是他造反的好時機。

王莽等不及了,於是發動自己的支持者,造成天命所歸,人心所向的局勢,逼王政君交出玉璽,搞了一個禪讓儀式,抱着小皇帝,將皇位就這樣堂而皇之的撬走了。

直到這個時候王政君才知道,自己是養虎爲患了,但是爲時已晚,王莽已經做大到不可控制的地步,而且,這個時候王莽已經得到了王家支持,在相回頭也來不及了,王家跟着王莽能得到更高的權勢富貴,當然不會聽從王政君的,正所謂“由奢入儉難”。

王莽從一個失孤的少年,努力讀書,謙卑的對待所有人,得到王家的認可,得到王政君的認可,走上高位,這一路雖然看起來沒什麼,其實很艱難,沒有人能夠無慾無求的演這麼多年,王莽的野心也不允許他在距皇位一步之遙的時候停下來。

之前的路太苦了,王莽不願意停在這,他要實現自我,登上皇位,在釋放真實的自己,因爲王莽太過迫切,所以忽略了很多。

其實王莽在這個時候登上皇位尤其是很危險的,因爲漢朝的土地兼併問題嚴重,百姓過得很苦,但是比如秦朝還是好上很多的,漢朝畢竟讓天下百姓過了這麼多年的安生日子,只是近幾代的皇帝都太過昏庸,讓百姓們失望了,但是漢朝還是有人望的。

首先,諸侯王的問題,雖然王莽專政時期,諸侯王都比較安生,但是謀反這件事一出,老劉家的諸侯王都不會高興了,指定會揭竿而起,事實上他們也這樣做了,但是因爲老劉家的諸侯王之間各懷鬼胎,導致起兵失敗。

其次,西域外族可能會趁機入侵中原。

最後,百姓支持王莽是希望能給自己帶來好的生活,如果王莽沒有做到,支持他的百姓,就會反噬他。

以上這些危機,王莽都沒有考慮過,就急衝衝的上位了,導致後面不停的救火。

王莽上位之後,就開始大刀闊斧的改革。

首先,最重要的就是託古改制,託的那個古呢?就是周朝,儒家的本源朝代。王莽試忠實的儒家信徒,從他善待儒生這一點就能夠看出來。這場改革,也就是王莽的託古改制,是以王莽理想中的周禮世界爲最終目的,以《周禮》爲指南,從政治,民生,經濟各項領域都有涉及。

在這個過程中,王莽在其中充分的實現自我,不在像做臣子的時候,那樣穩中求勝,其實很急切,很刻板的從一個儒家教徒的視角,企圖重建周朝禮制世界。王莽認爲周朝的繁榮就是因爲深刻的儒學浸染,周朝的失敗,是因爲後面的人,沒有好好的走周天子的路。

所以,王莽將漢朝的很多革新都荒廢了。

之後,王莽改了很多地名,官名,改人名,無所不改,只要他不滿意就改,就好像是強迫症,所以後來很多人都說王莽是穿越者,但是對於這個說法,我們要尊重科學,保留意見。

其次,王莽漸郡縣制改爲分封制,減少諸侯王的薪水,也就是周朝的時候那樣,王莽就沒有想過,漢朝的諸侯王,就是分封制演變來的呀。

王莽登基第一年的時候,推出五均六筦,也就是說,在漢朝的五個大城市,長安,洛陽,邯鄲,臨淄,宛,成都六大城市,設立五均官,五均官,就是把原來的師長,改任五均官。起下面設立交易丞,錢府丞作爲輔佐的職位。

五均官的主要工作就是通過控制物價和控制市場供應,來穩定人們生產生活。王莽這個創新,聽起來是不是很像現在的物價局,不僅像,王莽這個創意也非常超前,如果環境合適的話,這個舉措應該是有用的,但是王莽沒有考慮到當時漢朝的現狀。

公元17年,因爲五均六筦的制度太過嚴苛,就導致很多百姓一不小心,就會觸犯制度,這樣導致百姓怨聲載道,甚至到後面揭竿而起。

王莽後來見到百姓有起義的,才意識到這個制度給百姓帶來了這樣的災難,然後慌忙的取消了這項制度。

王莽最後能順利建立新政,是如何做到的? 第7張

最嚴重的問題,就是土地兼併的問題,漢朝土地兼併問題嚴重,很多豪強,貴族,官員私下了佔有很多土地,導致百姓手中的土地越來越少,土地在百姓眼裏就是生存的資本,如果沒有了土地,百姓是吃不起飯的,嚴重的甚至會賣兒賣女。

漢朝再發展下去,江山再傳個幾代,漢朝遲早會土崩瓦解,但是沒想到中間被王莽給截胡了,導致漢朝的江山又別老劉家的人給搶回來了,又延續了兩百年。

針對土地兼併問題,王莽只能做到緩解。

公元9年。王莽下詔,將土地收回國有,不得私人買賣,推行王田制,這就是百姓的手中也有了可以種的土地,雖然不是自己的,但是百姓有使用權啊,所以土地兼併問題得到了緩解。

之後,王莽還規定,奴隸問題私有制,不可以買賣,違令者問罪王莽爲什麼傲特意規定這個呢,是因爲當時的漢朝,奴隸的人數也有很多,大概達到了三百八十萬,也就是全國人口的百分之十五。

王莽之所以關注到奴隸問題是因爲,他曾經將一個心愛的買來的女子,送給別人,只是爲了維護自己的名聲,之後王莽很後悔,在加上王莽是儒家學者,對於人有這天然的愛護,明白奴隸都是百姓活不下去了沒辦法,才賣身爲奴的。

到最後,外族入侵,百姓起義,徹底粉碎了王莽的周禮復刻的帝國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