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古人在冬天可以選擇什麼樣的填充物來保暖?

古人在冬天可以選擇什麼樣的填充物來保暖?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4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全國各地好像一夜之間氣溫就下降了許多,大家也穿上了厚厚的外套,準備開始過冬。不過古代人的衣物並不想我們現在這麼豐富,什麼棉襖、羽絨服應有盡有,那古人究竟是穿什麼過冬的呢?當然古人也不傻,很多動物的皮毛就是最好的冬季保暖品,雖然到了現代我們已經不再提倡穿皮毛,而且這也是犯法的事情。但古人實在沒有別的辦法,不想被凍死就只能尋找可以有效防寒的物品了。下面本站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古人在冬天可以選擇什麼樣的填充物來保暖?

如我們熟悉的詩句“朱門狗肉臭,路有凍死骨”所說的,寒冬是古人一道很大的坎。氣候的變化也是推進歷史的一隻看不見的手,盛世往往伴隨着氣候溫暖、農業繁盛。我國曆史上曾發生過一次非常重要的經濟重心南移,有學者指出,除了戰亂因素,也與氣候變化而導致南方溫暖溼潤更適宜耕種稻米、適宜居住有關;此外,也有學者研究發現,中國戰爭頻繁的時期往往都是寒冷期。

可見,冷是一件多麼可怕的事兒啊!

寄衣,也是寄相思、寄溫暖

中國有許多“鬼節”,其中十月初一那個又稱寒衣節,它預示着寒冬即將到來。其中一項很重要的習俗是“送寒衣”,就是給死去的親人燒冥衣,可見對於寒冷的擔憂深深刻入了古人的生活。

“送寒衣”也會送給父母親人等。“孟姜女哭長城”正是由於孟姜女給丈夫送寒衣而發生的。“寄衣”其實也是表達相思之情的重要意象。“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就是一首非常典型的“寄衣”詩。“寄衣”多與“戍邊”有關,由於我國戰亂威脅往往來自於西北這樣的苦寒之地,所以“寄衣”其實就是寄相思、寄溫暖。

由於“寄衣”還曾發生過一則奇談。唐朝開元年間,唐玄宗命宮人爲邊軍制“纊衣”,結果有士兵在袍中發現一首小詩:“沙場征戍客,寒苦若爲眠。戰袍經手作,知落阿誰邊?蓄意多添線,含情更著綿。今生已過也,結取後生緣。”士兵將此事告知元帥,元帥稟告玄宗,玄宗將詩遍示後宮,有一宮人自稱萬死認領了此事,玄宗邊便讓她與士兵結成因緣。這首詩後來被人稱作《袍中詩》。

古人在冬天可以選擇什麼樣的填充物來保暖? 第2張

這裏的“纊衣”與“袍”指的都是有填充物的衣服,區別在於,“袍”用麻類纖維,“纊”則絮的是絲綿(絲綿是蠶絲製品,絲綿襖現在也買得到)。之所以不是我們熟悉的棉花,是因爲棉花盡管有記載的種植不算晚,但在我國普遍種植的時間卻要到了明朝後期,所以古人其實是不太有“棉襖”穿的。

以紙保暖

沒有棉花可以塞的古人,在衣服裏塞什麼的都有,除了上面提到的絲綿以及麻絮,還有芭蕉等這樣更爲劣質的草木纖維的“褐”,以及本土的“木棉”等。財力和權力決定了古人可以選擇什麼樣的填充物。

除了這些奇怪的填充物,還有更古怪的,那就是用“紙”。

其實紙是用植物纖維製造的非編織物,其原料本身就跟前面提到的填充物有重疊,且紙其實質地堅韌(現在有很多設計品牌用紙做包,其實很耐用),可擋寒風,重點是造價也便宜。這就像“氈”,氈使用羊毛或其他鳥獸的毛爲原料,製作成非編織的片狀物,它的價格低於皮草,但是保暖和效用卻一點也不遜色。

紙衣、紙被最早見記載於唐代,到了兩宋甚至流行到了文人之間。陸游就寫過一首《謝朱元晦寄紙被》的事兒,而這位朱元晦就是朱熹。紙被到底有啥好呢?唐代詩人徐夤專門寫了一篇《紙被》誇它:“一牀明月蓋歸夢,數尺白雲籠冷眠。披對勁風溫勝酒,擁聽寒雨暖於綿。”而在陸游另一首詩裏更是給了很高的評價“白於狐腋暖於綿”。

這裏的紙多充當布的角色,所以一般選擇藤紙、楮紙這樣光潔又耐揉搓的紙張。紙衣裏面可以填充絮,變成紙襖,那麼整體都是植物纖維做的,相當“綠色”了!由於自帶清貧色彩,所以紙衣在僧侶之中也十分普遍。寺院多位於深山,又是清修,所以紙衣、紙被是非常好的保暖又恪守戒律的選擇,甚至會在上面書寫詩句作爲樂趣。

“出風頭”的裘皮衣服

紙衣之類雖然也有貴賤之分,但是總是比不上真正的裘皮衣服來得富貴。儘管使用獸皮作爲保暖衣物的選擇非常原始,並且加工技術也早已成熟,但是由於中國一直是以農耕爲主的社會,所以皮草的衣服並不廣泛流行。加上皮草往往是從北方的遊牧民族進貢而來,所以量少而價高。

明代時期,皮草就幾乎不被當做保暖品,而是一種裝點用的奢侈品。即便在僭越成風的明代,貂皮這樣逾越身份的服飾都基本不需要朝廷下令禁止,因爲實在是罕有、能買得起的人身份一般不低。由於皮草難得,所以它更成爲了賄賂權臣的硬通貨,被這些官員鋪在了地上、墊在屁股下作爲炫耀。明末努爾哈赤起兵之後,皮草的數量就更加少了。真正生活在高寒地區的普通百姓,還是會選擇更爲經濟實惠的羊裘,或者隨便用什麼填出來的厚襖子。

這種情況到了清代得到了改善,一來是統治階層本身就是有穿着裘皮禦寒的習慣,二來皮草的貨源穩定了。所以我們看《紅樓夢》裏各種裘皮衣服的出場就很多。但是當時穿裘皮衣服的習慣是將毛朝裏穿、面子上使用絲綢類面料,只在衣服的邊緣露出一點皮毛的邊兒,既增添了美觀,又顯得低調。既然有了這種設計,大家就多了一份心思,將好一些的毛留在邊緣處,也有特地拼上好皮毛的。這些露出來的毛就被成爲“出鋒”或“出風”,“出風頭”這句俗語就是這麼來的。

古人在冬天可以選擇什麼樣的填充物來保暖? 第3張

受凍的人往往也受貧,所以每逢寒冬政府就需要出面救濟,發放糧食或衣物。前面提到的紙衣,就曾是政府發放的物資。對於我們來說只是保暖的事兒,對於古人來說可能就是存亡大事了。

在冬季,物資的匱乏會更加顯露出來,白居易的《賣炭翁》裏寫:“賣炭得錢何所營?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憐身上衣正單,心憂炭賤願天寒。”便是這種矛盾的體現,寒冬危及生存,但是爲了生存卻祈願天更冷一點。別忘了賣火柴的小女孩也是死在了冬季。

暖暖地活着多好啊!然而狐狸卻沒有暖氣的……

別說古人了,就是現代人也覺得冬天很難熬。北方每年零下二三十度的日子都那麼難熬。有暖氣又怎樣呢,室外還是凍透骨頭。小時候也沒有保暖褲、羽絨服什麼的,每天穿着襯褲、毛褲、死沉的家制揹帶棉褲,再套上外褲,腿都彎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