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孫權排斥猜忌陸遜的原因到底是什麼?

孫權排斥猜忌陸遜的原因到底是什麼?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9.7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孫權排斥猜忌陸遜的原因到底是什麼?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着本站小編一起往下看。

不論是呂蒙關羽奪取荊州,還是石亭之戰中擊敗曹魏大將曹休,陸遜都是東吳方面重要的將領。這些赫赫戰功也讓陸遜成爲東吳孫權最爲倚重的大臣之一,被任命爲東吳丞相,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然而孫權和陸遜的和睦關係並沒有保持下去,進入晚年後孫權卻開始猜忌排斥陸遜,使得陸遜在憂憤中鬱郁而亡。

孫權排斥猜忌陸遜的原因到底是什麼?

關於孫權排斥猜忌陸遜的原因在歷史愛好者中一直是老生常談的話題,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看法。有的人認爲是孫權老糊塗了,對朝中的政治鬥爭沒有清醒的認識,所以被人所矇蔽,才做出錯誤的決策。也有的人認爲是陸遜功高震主,在東吳的權力太大,讓孫權感到了威脅,所以被打壓排斥。

這些說法都有自己的道理,但也都沒有涉及到問題的實質核心。實際上孫權猜忌陸遜並不是個人問題個人問題導致的,而是東吳社會的政治格局引發的結果。而這種情況在曹魏也曾發生過,只是曹操處理方式與孫權不同,得到的結果也就大不一樣。

從社會結構上看,東吳和曹魏是非常相似的,都是門閥政治初期的結構。東漢末年天下大亂,大江南北都陷入了各種混戰之中。在東漢時是外戚、宦官和豪強輪流掌權,但曹操上位後得到了北方豪強的支持,打壓外戚和宦官勢力,於是有了強盛的曹魏。

孫權排斥猜忌陸遜的原因到底是什麼? 第2張

而支持曹操掌握政權的北方豪強也成爲既得利益者,最終發展成爲魏晉門閥士族的雛形。而在江南崛起的東吳實際上也是這種情況,孫策和孫權兄弟在建國時便以江東豪強爲依託,最終平定了江南,與曹魏、季漢三足鼎立。因此在東吳的朝廷中,也是以豪強門閥爲核心的政治格局。

曹操在評價孫權時有句名言,“生子當如孫仲謀!若劉景升兒子,豚犬耳!”這句話被很多人理解爲曹操對孫權的讚揚和對劉琮的貶損,實際上並不完全對。曹操這句話表面上看來是讚揚孫權的英雄,可其中包含的意義非常深刻。當時曹操在濡須之戰中吃了孫權的虧,於是有了這樣的感嘆。

可東吳在濡須之戰的勝利,真的是孫權一人之功勞麼?答案是否定的,沒有衆多東吳名將的扶持,孫權根本不可能取得這種戰績。而以孫權領兵十萬必敗的戰績,他在軍事能力上也遠不如曹操。因此這句話可以理解爲,曹操讚揚的並非孫權在戰場上的表現,而是認同他駕馭東吳名將的能力。

正是因爲孫權在這種能力上的出色,所以孫策臨終時纔將自己打下的基業交給孫權。孫權沒有曹操、孫策這種在戰場上擊敗對手的能力,但是在政治上駕馭文臣武將卻有着很高的天賦。東吳佔據長江中下游,這裏有衆多的豪強大族,政治環境非常複雜。

如果在政治上沒有駕馭這些家族的手段,其結果也就必然像劉表的兒子劉琮一樣,成爲各大家族的傀儡。孫權一輩子在軍事上表現得極爛,但卻讓東吳成爲三足鼎立的一分子,其在政治上成就便是其最大的依靠。因此不論是之前的周瑜、魯肅,還是後來的呂蒙、陸遜,都心甘情願地效忠孫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