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盧綰功勞不大卻被劉邦封爲王,爲什麼他後來還是反叛了?

盧綰功勞不大卻被劉邦封爲王,爲什麼他後來還是反叛了?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盧綰(wǎn),漢朝開國功臣、異姓諸侯王之一,是劉邦的同窗與發小,二人同年同月同日出生,深得劉邦的信任。下面本站小編給大家帶來了相關內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盧綰和劉邦的關係很好,劉邦打天下時,團隊中就屬盧綰的位置特別,劉邦對他很照顧。盧綰和劉邦的友情很深,他們是發小,在沛縣時兩人就是摯友。

盧綰的功勞雖不大,卻還是封了王,享盡了榮華富貴。可惜,盧綰還是被漢朝初年的政治風暴波及,選擇了投降匈奴。

那麼盧綰和劉邦的關係究竟如何?劉邦把功勞不大的盧綰封爲王,爲何他還會反叛劉邦呢?

盧綰功勞不大卻被劉邦封爲王,爲什麼他後來還是反叛了?

盧綰的生平和經歷

盧綰是泗水郡人士,和劉邦從小一起玩耍,是地地道道的發小。兩家人祖祖輩輩關係都很好,兩人更是同年同月同日生。

出生那天兩家人高高興興地喝酒慶祝,說兩家人是世交也不爲過。

長大後盧綰和劉邦一起讀書,一起玩耍,感情非常深。劉邦是個淘氣鬼,經常闖禍,盧綰多次幫助他躲過了懲罰。後來劉邦起兵反秦,盧綰順理成章成了心腹和幕僚。在楚漢戰爭中,盧綰和劉邦密切協作,同心協力打了一場場勝仗,最終拿下了天下。

劉邦稱帝后,盧綰是唯一一個被授權隨意進出皇宮的大臣,劉邦像弟弟一樣信任盧綰,經常傳祕密文件給他。漢五年,也就是公元前202年,劉邦率領盧綰,劉賈等人攻打叛亂的北方燕王,將燕王平定後,劉邦接機封盧綰爲新的北方燕王。

盧綰功勞不大,爲何能封王

盧綰才能平平,執行力也不強,也說不上多機靈,可爲什麼能得到劉邦的多方照顧。甚至不顧其他大臣的意見,執意要封盧綰爲王呢?

總體上有兩個原因。首先,劉邦和盧綰的友誼基礎深厚,他們家算是世交,兩人又從小一起長大,發小之情極其深厚。盧綰和劉邦的父親輩就形同兄弟。

在秦朝,戶籍制度非常嚴,一個人沒有通關文牒到處跑,被官府發現輕則發配,重則砍頭。所以秦朝時期,一個鄉里的人幾輩都不離開故土,可謂雞犬相聞。劉邦家和盧綰家的距離很近,又一起在鄉里的行政機構做事,兩家人一直相互幫扶,相互照顧,感情自然很好。

好像是天意,盧綰和劉邦還是同一天出生的,這讓兩家人又多了一個有趣的共同點。盧綰和劉邦在小時候,家人就很喜歡看他們一起玩,兩人的友誼可見一斑。

盧綰功勞不大卻被劉邦封爲王,爲什麼他後來還是反叛了? 第2張

兩人一起掏鳥窩,一起摸魚,一起抓泥鰍。開始讀書後同在一個私塾上課,在同一個老師的監督下學習。我們知道同窗之誼是很難得的,兩人還兼有發小之誼,這樣的感情自然極其珍貴。劉邦對盧綰的感情不僅是上下級的關係,而是真心以待的兄弟情誼。總之,劉邦和盧綰不僅是上下級關係,更有着親生兄弟都未必有的深厚情感。

在生活中,有時親生兄弟反而沒有多深的感情,只是因爲手足之情而相互愛護。但一個人在成長過程中遇到的知心朋友,反而成了自己最信任的夥伴,這樣的情況在生活中很普遍。

其次,劉邦在南征北戰中和盧綰同心協力,戰勝了強大的項羽集團,因此對盧綰的信任變得更深。

劉邦本是沛縣的亭長,從那個時候起盧綰就跟在劉邦後面,像一個小弟弟一樣。劉邦做人不拘小節,和所有人都能打成一片。

在秦朝的戶籍制度管理下,劉邦剛起步時的核心團隊成員就那麼幾個,盧綰就是其中之一。

劉邦的勢力逐漸擴大後,和項羽展開長達4年的爭霸戰,盧綰一路追隨,沒有任何怨言和牢騷。

跟着劉邦從攻進咸陽,赴鴻門宴,和項羽最後的角逐,這一系列事情盧綰都有參與,可謂元老中的元老。我們知道,一個團隊中就算後來者的才能更高,可元老的位置始終更重要。

盧綰功勞不大卻被劉邦封爲王,爲什麼他後來還是反叛了? 第3張

歷史上總是將劉邦描述成一個爲權力不足手段的人,可從實際角度來說,劉邦的策略更接地氣,在用人和指揮上比項羽更有王者的氣魄。從盧綰被封王這件事就可以看出,劉邦其實是很富感情的人。

同時另外一個原因是,盧綰對劉邦不構成威脅,以劉邦的精明,只要盧綰有一點二心他就能看得清清楚楚。

和盧綰的朝夕相處,使劉邦對他極其瞭解,劉邦知道盧綰只是一個平庸之人,想的無非是榮華富貴。這樣一個沒有威脅又很可愛的朋友,劉邦自然會給他很多封賞,被封爲王也就不奇怪了。

盧綰爲何背叛劉邦

那麼盧綰爲何最後又叛變了呢?公元前194年,代地出現叛亂,劉邦派盧綰去平叛。爲了切斷代地向匈奴求援的路線,盧綰派使臣進入匈奴地區,散佈代地的叛亂已經結束的消息。

使臣進入匈奴地區要先經過燕國,燕國的封王臧衍做了一件令人意外的事。它對使臣說:“如果將代地的叛亂平定下來,誰知道劉邦接下來又要平定誰,大家對漢朝都有功勞,爲什麼說好封賞的地又要拿回去呢?”

臧衍繼續說:“既然大家的地都可能被劉邦拿回去,那麼盧綰來攻打代地又有什麼意義,不如養寇自重來得好。”使臣聽後覺得很在理,於是回去告訴盧綰。盧綰本來就沒什麼才能,聽了臧衍這番話心裏猶豫了。

盧綰功勞不大卻被劉邦封爲王,爲什麼他後來還是反叛了? 第4張

那段時間劉邦平定異姓王的行動很頻繁,說不準哪天盧綰也要被清算。他越想越覺得可怕,於是派使臣和匈奴人商量,還專門護送代地的首領去匈奴地區,試圖不用武力解決問題。其目的是讓漢朝邊境常年處於混亂狀態,這樣劉邦就沒有精力管其他封王了。

這麼一搞事情變得更加複雜,公元193年代地的叛亂終於平定。代地的首領爲了保全自己把什麼事都招了出來,包括盧綰養寇自重的事。劉邦知道後很不高興,可畢竟盧綰是自己的小兄弟,他沒有懲罰盧綰,只將他臭罵了一頓。

劉邦越想越覺得不妥,如果藩王都和自己同牀異夢,要是被匈奴利用了怎麼辦,生性多疑的他派人去調查盧綰和匈奴的事。盧綰知道劉邦在調查這件事,心裏不由地緊張了起來。

要知道,此時開國功臣已經被清算過好幾輪,每次人們都覺得殺戮要結束了,新的一輪清算又開始。

盧綰的恐懼是有原因的,劉邦又因爲生病將國事都讓呂后處理,呂后的殘忍是出了名的。盧綰多次稱病不去見皇上,劉邦知道盧綰裝病後很不高興。盧綰的異常讓大臣和宦官都覺得可疑,可劉邦還是很信任他。

只是輕輕地問了句:“難道,盧綰真的反了?”經過好幾個月的調查,劉邦依舊找不到盧綰和代地首領串通來騙他的原因。幾經考慮後,劉邦派樊噲去攻打盧綰,大軍來到盧綰的封地後,盧綰和樊噲多次溝通。

盧綰功勞不大卻被劉邦封爲王,爲什麼他後來還是反叛了? 第5張

樊噲說只要回京城說明情況就沒事了,盧綰和樊噲溝通了好幾個月,終於把事情弄清楚了,可此時劉邦卻去世了。盧綰知道後痛哭流涕,說自己再也無法得到劉邦的原諒,而呂后也一定會接機除掉他,所以只好帶着軍隊投降匈奴。

盧綰之所以投降匈奴,主要是因爲害怕,畢竟劉邦清算舊臣的手段太過殘忍。試想,對自己南征北戰多年的功臣說殺就殺,那自己的位置不是也很危險嗎?

如果盧綰真的和劉邦說清事情的來龍去脈,劉邦很可能會給他機會,只可惜他沒有這樣的勇氣,錯失了最佳的機會,只能在異鄉度過自己的餘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