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隴東皮影的造型有哪些要求?隴東皮影介紹

隴東皮影的造型有哪些要求?隴東皮影介紹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9.86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隴東皮影又叫燈影子、牛皮娃娃,那麼隴東皮影的造型有哪些要求?舊時,隴東皮影戲是以食用的清油(植物油)爲燃料的燈光照射牛皮做成的人物剪影爲傀儡的一種民間影子戲。

隴東皮影

隴東皮影,甘肅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隴東皮影是秦隴文化與周邊族羣文化相融合,古老的道情與皮影相結合的產物。

相傳產生於宋代,民間俗稱“燈影戲”、“小戲”、“老道情”,她在千百年的發展演變中,採取“借燈、傳影、配聲以演故事”的手段,“集中華皮影之大成,擷當地道情曲藝之精華”,融民間音樂、美術和口傳文學爲一體,成爲當地人民傾訴情感、豐富文化生活和承擔祭祀、過關、還願、節慶等習俗的綜合性藝術。

到了晚清,特別是一代皮影大師解長春的心揣手摹、傳承革新,更是將這門藝術發揚光大,推向鼎盛。

慶陽市資源富集,香包、刺繡、剪紙、道情皮影、隴東民歌堪稱慶陽“五絕”。以香包刺繡爲代表的民俗文化源遠流長,底蘊深厚,聞名海內外。

從2002年開始,慶陽市以豐富的民間民俗文化傳統爲基礎,通過成功舉辦香包民俗文化節,打造了慶陽香包名片,培育了骨幹民俗企業,造就了民間藝術人才,興起了民俗文化產業,開拓了廣闊銷售市場,極大地提高了慶陽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隴東皮影的造型有哪些要求?隴東皮影介紹

慶陽市先後獲得了中國民俗學會和中國民間工藝美術委員會“香包刺繡之鄉”、“民間剪紙之鄉”、“窯洞民居之鄉”、“徒手秧歌之鄉”、“荷花舞之鄉”、“周祖農耕文化之鄉”、“皮影之鄉”等十多項命名,

2008年被文化部命名爲“全國文化產業示範基地”,2011年“慶陽香包繡制”、“環縣道情皮影戲”兩個國家級非遺項目所在公司被文化部命名爲“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生產性保護示範基地”。中國慶陽端午香包民俗文化節已成爲享譽海內外的特色節會,慶陽的小香包正在做成大產業、香飄全世界。

隴東皮影簡介

《都城紀勝》說:凡影戲乃京師人初以素紙雕鏃,後用彩色裝皮爲之。宋仁宗慶曆年間,范仲淹鎮守慶陽,當時藝人以演皮影戲犒勞將士。

隴東皮影屬秦晉影戲,是中國皮影戲的重要一支。清代中葉,陝西東路皮影從陝西的大荔、華縣經咸陽、彬縣、長武傳入我省的平涼、慶陽、環縣等地,所以這些地區的皮影造型方法和製作工藝與陝西東路皮影是一脈相承的。

但經過幾百年的發展和幾代人的改革和創新,隴東皮影融入了當地的文化與觀念,經過世代長期的藝術實踐,又廣泛地吸收了民間剪紙、繪畫和戲劇等多種藝術形式的長處,日漸形成了完美的造型原則和造型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