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爲什麼說湘水劃界是孫權準備重返荊州的信號?

爲什麼說湘水劃界是孫權準備重返荊州的信號?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4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赤壁之戰後,荊州被曹、劉、孫三家瓜分,那麼爲什麼說湘水劃界是孫權準備重返荊州的信號?下面本站小編就爲大家詳細介紹一下當年都發生了什麼事,感興趣的朋友就一起看看吧。

建安十四年(209年),在魯肅的勸說下,孫權將南郡“借”給了劉備,於是,劉備便擁有荊州七郡中的五郡(南郡、長沙、零陵、桂陽、武陵),以及三分之一江夏郡,並承擔了防禦曹軍南下的重任。此時,孫、劉兩大集團正處於蜜月期。

備既定益州,權求長沙、零、桂,備不承旨,權遣呂蒙率衆進取—《三國志 魯肅傳》。

然而,在競爭激烈的東漢末年,羣雄之間只有永遠的利益,沒有永遠的朋友。這不,孫權與劉備的蜜月很快就結束了。

建安二十年(215年),孫權突然發難,派呂蒙攻佔了荊南三郡(長沙、零陵、桂陽),劉備匆忙從益州率兵五萬趕到公安,令關羽奪回三郡。但此時曹操卻兵進漢中,劉備唯恐益州有失,於是與孫權議和,以湘水爲界,湘水以西的南郡、零陵、武陵屬於劉備;湘水以東的長沙、江夏、桂陽屬於孫權,兩家罷兵。這就是三國歷史上著名的湘水劃界,也稱湘水之盟。

湘水劃界事件是孫、劉盟友之間第一次兵戎相見,也是東吳對蜀漢的一次軍事試探行動

爲什麼說湘水劃界是孫權準備重返荊州的信號?

赤壁之戰後,孫權之所以同意將南郡“借”給劉備,並不是因爲他大發慈悲,而是因爲情非得已。因爲當時曹操開闢了東部戰場(濡須方向),曹操同時在中路(襄陽)以及東路(濡須)向東吳施壓,但孫權卻沒有同時應付兩條戰線的實力。在這種情況下,孫權被迫將南郡“借”給劉備,讓劉備承擔起在荊州防禦曹操的重任(這也符合劉備的利益),他則集中精力處理東吳南邊、東邊所面臨的威脅。

東吳的南方是蒼梧(交州),蒼梧太守是劉表任命的吳巨,顯然,吳巨不是孫權的人。在赤壁之戰前,劉備說要南下投奔吳巨時,孫權就驚出了一身冷汗,因爲這樣一來,東吳就會夾在曹操集團與劉備集團的中間,成爲漢堡包,這是孫權絕不希望看到的情況。

更糟糕的是,劉備又在南郡之戰中奪取了荊南四郡。因此,爲了避免劉備將荊南四郡與蒼梧連通,孫權才忍痛將南郡“借”給了劉備,以換取劉備不會吞併蒼梧的承諾。隨後,孫權馬上派步騭揮師南征,誅殺了陰奉陽違的吳巨,降伏士燮家族,平定了交州九郡。

拿下交州後,孫權將治所遷至秣陵,並改秣陵名爲建業,將東吳的戰略重心東移至巢湖、濡須水口方向,並在濡須水口修築了濡須塢,作爲防禦曹操南下的屏障。

建安十八年(213年),曹操揮軍南下濡須,號稱步騎四十萬,臨江飲馬。但卻無法攻破濡須塢,最終無功而返。第二年,孫權率軍征討皖城,虜獲廬江太守朱光,獲取人口數萬,控制了江淮南部。

這邊孫權成功平定了交州,並在濡須口構築起堅不可摧的防線;另一邊,劉備也成功拿下了益州,同時將諸葛亮、張飛、趙雲等能臣武將悉數調往益州,只留關羽駐守荊州。在這種情況下,孫權認爲奪取荊州的時機已經來臨,於是他入駐陸口任總指揮,派魯肅率軍屯駐益陽牽制住關羽,另派呂蒙率兵奪取長沙、零陵、桂陽三郡。

劉備得知消息後,緊急從益州率兵五萬奔赴荊州。但爲時晚,由於關羽被魯肅所牽制,不敢貿然出擊,呂蒙成功拿下荊南三郡。劉備剛想發力奪回三郡,卻傳來曹操定漢中的壞消息,劉備無奈只好與孫權議和,割讓長沙郡、桂陽郡以及三分之一江夏郡給孫權,雙方簽訂湘水之盟,各自罷兵。

孫權之所以同意議和,而不是趁劉備遠征漢中之機奪回荊州,是有他自己的考慮的。首先,東吳得到長沙、桂陽以及江夏三郡後,就可以將防線前移至湘江口,可確保關羽不會威脅到下流東吳各郡;其次,此次軍事行動已達到試探關羽實力的目的,結論是如果沒有益州援軍,關羽絕不是東吳軍隊的對手;再次,曹操與劉備在漢中對峙,必然無暇顧及合肥,可趁機北伐合肥。

爲什麼說湘水劃界是孫權準備重返荊州的信號? 第2張

正是基於以上的考慮,孫權才同意與劉備以湘江劃界。隨後他馬上出兵攻打合肥(第二次合肥之戰),但卻在逍遙津慘敗於張遼,孫權也因此得到“孫十萬”的綽號。

北伐受阻後,孫權再次將目光轉回荊州。此時魯肅已逐漸淡出東吳權力中樞,孫權開始重用強硬派呂蒙。呂蒙認爲關羽遲早會東征,因此勸孫權“今不於強壯時圖之,一旦僵仆,欲復陳力,其可得邪?”孫權採納了呂蒙的建議,東吳君臣開始策劃奪取南郡事宜。

很快,東吳君臣就等到了機會。建安二十四年(219年),關羽北伐襄陽,襄陽之戰爆發。在戰役的關鍵階段,孫權投靠曹操,派呂蒙白衣渡江偷襲荊州,害死關羽,如願奪取了荊州。

綜上所述,孫權“借”荊州給劉備是迫於外部形勢,在外部形勢緩和後,他又轉頭回來爭奪荊州。而湘水劃界事件,就是孫權戰略重心重回荊州的強烈信號,可惜的是,一生謹慎的劉備,此次卻輕信孫權,從而纔給了東吳君臣毀約背盟,偷襲荊州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