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朱棣讓鄭和下西洋,是爲了尋找建文帝的下落嗎?

朱棣讓鄭和下西洋,是爲了尋找建文帝的下落嗎?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3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很多人都懷疑朱棣讓鄭和下西洋,是爲了尋找失蹤的建文帝的下落,但是建文帝作爲一個廢帝,值得朱棣這麼大動干戈,耗費如此巨大的人力物力嗎?本站小編覺得,這是站不住腳的。

鄭和本名馬三寶,12歲的時候,飛來橫禍,明軍打到了雲南,他被抓進了軍營,閹割後做了太監。不幸中的萬幸是,他跟對了主子,進入了燕王府做事,這位燕王,當然就是後來的明成祖朱棣了。

朱棣對這個馬三寶非常賞識,在發動叛亂後,馬三寶還爲朱棣立下了戰功,看來這個太監絕非常人。打下江山之後,朱棣論功行賞,賜馬三寶“鄭”姓,改名鄭和,授予四品官職。皇帝賜姓對於臣子來說,是至高無上的榮耀,許多一品大員也沒有這樣的待遇,可見鄭和多麼受到朱棣的器重。

永樂三年(即1405年),鄭和奉皇帝的命令,率領28000餘人、40餘艘船,從蘇州劉家河出發,開始了第一次下西洋的壯舉。到宣德五年(即1430年)鄭和最後一次下西洋爲止,鄭和帶隊總共7次下西洋,每次的人員、船隻規模基本上都和第一次沒有什麼差別。

按照永樂皇帝朱棣的詔書,下西洋的目的是揚我天朝國威,讓四方蠻夷歸服。不過根據《明史·鄭和傳》透露,“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覓蹤跡”,也就是說,朱棣懷疑建文帝跑到了海外,所以派鄭和去尋找這個廢帝的下落。

朱棣讓鄭和下西洋,是爲了尋找建文帝的下落嗎?

這的確是一個貌似合理的下西洋理由。在儒家思想的灌輸下,古代中國人非常熱衷於維護“正統”,朱棣雖然是朱元璋的第四個兒子,但按照正統的說法,朱元璋的位子是要傳給大兒子的,大兒子早死,所以才傳給了大兒子的大兒子,也就是後來的建文帝,皇位根本沒有朱棣什麼事兒。

朱棣奪位之後,當時的天下第一大儒方孝孺拒絕爲他服務,披麻戴孝在朝堂之上寫下“燕賊篡位”,憤怒的朱棣滅了方孝孺的九族後還不解恨,連帶着方孝孺的弟子、朋友一併殺戮,這就是所謂的滅十族。

這種維護正統的觀念在古代異常強大,所以一天不能確定建文帝已經死了,朱棣一天都不能安心。這樣看來,讓自己的心腹鄭和興師動衆地去海外尋找建文帝的下落,並不算是鋪張浪費,事關自己的寶座,花多少錢都是值得的。

但是這個理由無法解釋朱棣爲什麼讓鄭和前後六次下西洋(第七次下西洋時朱棣已經死了),從永樂三年一直找到永樂十九年。第一次下西洋,鄭和的船隊就已經到了印度西海岸一帶的古裏,並在那裏立碑留念,碑上刻字“去中國十萬餘里,民物鹹若,熙嗥同風,刻石於茲,永示萬世”。如果倉皇出逃的建文帝能跑到比古裏還遠的地方,那得在海上以劉翔一般的速度飛奔了。尋找一個生死不明的廢帝,根本用不着下西洋這麼多次。

所以,尋找建文帝最多隻能算是個附帶任務。那麼揚我國威是不是主要任務呢?明朝的確有這樣的傳統。朱元璋開國之初,就派人奔赴日本國和東南亞各王國,宣佈現在中土是明朝了,各位要積極前來朝貢,還把許多東南亞王國列爲“不徵之國”,那意思就是天朝不會派兵攻打你們,你們不用害怕,我天朝過去不稱霸,現在雖然強大了,但還是不打算稱霸,只是你們一定得來朝貢啊!

明朝建立的事情,經過朱元璋這麼大肆宣傳,早就被東南亞各國所知曉了,本來不需要再去宣傳。不過朱棣篡位之後,爲了打扮自己的“正統”形象,還是很有必要再次對外宣傳宣傳,讓國際友人都知道自己是如假包換的明朝新皇帝。

鄭和下西洋在外交上的確下足了功夫,每到一國,就和國王搞好關係,撒下大把的財物,力邀國王派出使節回訪天朝,甚至有些國王還親自動身回訪天朝。

當然,那個時代不是聯合國裏一國一票,大家平等的當代,當年那些東南亞國家國王,其實比部落酋長強不到哪裏去,隨便帶一些土特產去明朝,就能獲得豐厚的回報,順便旅遊一下見見世面,還不用自己掏路費,何樂而不爲呢?有些小國國君甚至在旅遊期間,病死在大明王朝境內,真是此間樂,不思蜀啊!

但話分兩頭說,如果鄭和下西洋真的是爲了揚我國威,建立睦鄰友好關係,明朝似乎也太不值得了。首先論實力,當時鄭和接觸的這些東南亞、南亞國家沒有一個能上臺面的,不論人口、面積還是經濟,和明朝至少差兩個數量級。一頭獅子願意和一羣狼睦鄰友好一下,卻肯定懶得搭理一羣老鼠。

朱棣讓鄭和下西洋,是爲了尋找建文帝的下落嗎? 第2張

生物界的規律如此,古代國與國之間的關係也是如此,弱國無外交。第一次下西洋,鄭和這個老江湖就已經把這些小國的實力摸得八九不離十了,揚我國威的目的也已經達到了,沒必要再浪費財力再下西洋了吧?

其次論距離,鄭和拜訪的一些國家甚至遠在印度洋的西海岸,那些阿拉伯部落和非洲沿海部落除了給天朝送來幾隻長頸鹿,讓天朝誤以爲是麒麟之外,還有什麼利用價值呢?就算是爲了交朋友,也沒必要帶上兩萬多士兵和幾十艘大船過去吧?

千萬別低估朱棣與鄭和的智力,這一君一臣完全可以位列最精明的一批中國人之列,千萬不要以爲,他們只是腦子發熱,才幹出這種賠本賺吆喝的事情。不會,絕對不會!這君臣之間一定還有不可告人的祕密,鄭和連下西洋,其實是爲了執行某些祕密任務。

差錢,還是差錢

下西洋行動的總策劃是朱棣,因此我們得站在朱棣的角度來想問題。作爲一個泱泱大國的皇帝,朱棣要處理的重大問題無非是兩件事,一件是國防,要時刻警惕元朝的後裔——蒙古人捲土重來。朱棣雄才大略,把都城從南京遷到北京,直面北方的挑戰,並數次御駕親征,大大削弱了蒙古各部的實力,使蒙古鐵騎幾十年間不敢越雷池一步。鄭和下西洋顯然和國防扯不上關係。

另一件就是內政了,朱棣面對一個老爸朱元璋留下的難題:差錢。

其實我們在第六篇中就已經談到,中國境內金礦和銀礦十分稀少,因此在金屬作爲貨幣的古代,一旦中國的經濟有所發展,經濟總量和貨幣總量的矛盾就會日益突出。朱元璋一開始試圖沿用元朝印製紙幣的老辦法,發行大明寶鈔來增加貨幣供應量,與日益增長的經濟總量相適應,結果由於無法控制紙幣的貶值問題,大明寶鈔可恥地失敗了,民間依舊用銅錢作爲貨幣。

但是銅錢本身是賤金屬,一枚銅錢的價值很小。在小額交易中銅錢還是很方便的,比如買棵白菜、打瓶醬油什麼的,但是經濟越發展,就會出現越來越多的大額交易,這時銅錢的麻煩就來了。大額交易對銅錢的需求量非常大,可是古代銅的開採量受到技術落後和銅礦難尋的限制,不能在短時間內提升。

同時從鑄造角度看,鑄造一批銅錢和鑄造一批銀幣所費工時基本一樣,但是平攤到每枚錢幣上,銅錢的鑄造成本同它本身的價值相比,就非常可觀了,相反銀幣由於本身價值高,所以鑄造成本相對來說比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