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既然關羽的敗亡不是借刀殺人之計,爲何沒有得到援助?

既然關羽的敗亡不是借刀殺人之計,爲何沒有得到援助?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7.45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三國(220年-280年)是中國歷史上位於漢朝之後,晉朝之前的一段歷史時期。這一個時期,先後出現了曹魏、蜀漢、東吳三個主要政權。那麼下面本站小編就爲大家帶來關於襄樊之戰中關羽沒得到任何增援,是劉備借刀殺人,還是他擅自行動的詳細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關羽的襄樊之戰是蜀漢歷史上的重大事件,在這場戰役中,關羽雖然在初期取得了水淹七軍的輝煌戰果,威震華夏。可是在接下來的戰役中,孫權卻趁着關羽忙着攻打樊城,偷襲了荊州。關羽在回師荊州的時候,大軍離散,只得走保麥城,在隨後逃往西川的途中被東吳的伏兵擒殺。

既然關羽的敗亡不是借刀殺人之計,爲何沒有得到援助?

在關羽發動的襄樊之戰中,有一個問題一直以來引發了大家的爭議,那就是關羽在戰役期間,爲什麼沒有得到西川方面援助的問題。我們可以看到,關羽出動的兵力有三萬多人,而在襄樊地區有曹仁的七八千人馬守衛樊城,還有于禁、龐德率領的七個軍三萬多人,在後方還有徐晃率領的一萬新兵。從兵力來看,關羽的軍隊數量上遠遠不佔優勢。

而在關羽討伐襄樊的時期,沒有得到西川的一兵一卒、一粒糧草的援助。連關羽利用自己手中假節鉞的權力,向上庸的劉封、孟達發出的增援要求也被拒絕。這樣,雖然關羽取得了水淹七軍的勝利,也無力擴張戰果。在萬般無奈的情況下,關羽只得抽調後方監視東吳的兵力,給孫權留下了可乘之機,孫權趁機奪取了荊州。

既然關羽的敗亡不是借刀殺人之計,爲何沒有得到援助? 第2張

這就使得有些人產生了猜疑。是不是劉備對關羽產生了疑忌,怕他尾大不掉,故意用曹操之手借刀殺人。不過,我們看看襄樊之戰造成的後果,就知道這種猜疑是沒有根據的。

關羽是劉備手下最有軍事才幹的將領,別國的評價是“蜀小國,名將唯羽”。關羽率領的軍隊是蜀漢準備用以北伐的主力,而他鎮守的荊州則是北伐的前進基地。在關羽的軍隊和地盤損失後,劉備和諸葛亮的《隆中對》立刻陷入了破產。尤其是關羽的損失,使得蜀漢沒有了獨當一面的將領。這一切的損失不是蜀漢能夠承受得起的。

在關羽死後,劉備不顧很多大臣的反對,毅然發動了夷陵之戰。他打着爲關羽報仇的旗號,投入了蜀漢最後的主力。這已經顯示了劉備對關羽的態度。那就是他和關羽名爲君臣,情同骨肉。不爲關羽復仇,是無法面對那些長期跟隨他的部下的。

即使是從陰謀論方面來說,劉備就算是要處理掉關羽,也要等待合適的時機。當時關羽對劉備依然是忠心耿耿,而且《隆中對》執行得還算順利。在這種情況下,劉備要處理關羽還爲時尚早。劉備要處理關羽,最起碼也要等到《隆中對》基本執行成功,天下平定的時候。因此,說劉備對關羽借刀殺人是站不住腳的。

那麼,既然關羽的敗亡不是劉備的借刀殺人之計,那麼關羽沒有得到西川的援助,就只有一個原因了,那就是關羽攻打襄樊是他自己的一次擅自行動。

我們看劉備和諸葛亮制訂的《隆中對》裏,對整個戰略方案有着比較具體的安排。那就是第一步先佔領荊州和益州,第二步是分兵兩路,從蜀中攻秦川,從荊州攻宛洛。不過,在這兩個戰略步驟之間,還有一個緩衝期。

這個緩衝期的目的有兩個,一個是做好北伐前的必要準備。也就是做好內部建設,建立起必要的防禦體系。並且對外搞好外交,鞏固和孫權的聯盟關係。

第二個目的則是等待時機。這個時機就是諸葛亮說的“天下有變”。那麼,天下能夠有什麼變故能夠造成諸葛亮說的北伐的有利形勢。那就是曹操方面發生大規模的內亂,這中間就包括曹操的死亡。

在諸葛亮和劉備討論《隆中對》的時候,就明確提出了曹操的優勢,挾天子以令諸侯,且“非惟天時,抑亦人謀也”。而且,曹操的對劉備的評價也是,劉備與自己相似,只是得計稍遲。這樣,只要曹操尚在,劉備就沒有徹底戰勝曹操的機會。這就使得劉備和諸葛亮準備在曹操發生不能親自指揮作戰的時候,再發動北伐。

既然關羽的敗亡不是借刀殺人之計,爲何沒有得到援助? 第3張

但是,我們可以看到,關羽發動襄樊之戰的時候,並沒有達到《隆中對》的第二步的前提條件。當時,劉備拿下了漢中,打退了曹操。劉備在大家的擁戴下,進位漢中王。他選拔魏延作爲漢中太守,守衛蜀中的北大門,並且對蜀中的房屋進行了調整。

接下來,劉備開始按照《隆中對》的計劃,對蜀中進行建設。當時劉備徵發大量民夫,整修驛道館舍,從成都到白水關一共有四百多處。按照道理來說,這個時候關羽也應該鎮守荊州不動,和劉備一樣等待有利的時機。

但是,關羽卻發動了襄樊之戰。我們可以從以上的種種跡象看到,關羽的這一次討伐,根本就不是《隆中對》裏的說的北伐,而是關羽的一次擅自行動。關羽發動襄樊之戰的動機是什麼,無外乎有兩個,一是爭功,二是機斷行事。

爭功的心態是從關羽接受劉備的封賞態度上能夠感覺出來的。在當時,關羽鎮守在荊州,爲了保住劉備的根據地,防止出現劉備失去西川沒有根據地的情況。這樣,關羽雖然遇到很多有利的戰機,包括南陽一帶發生大規模的反曹起義,他都隱忍放棄了。

可是,這樣一來,在封賞的時候,雖然關羽成爲武將之首,可是連黃忠也名列重號將軍之列,這讓關羽十分不高興。可是,雖然關羽看不上黃忠,黃忠跟隨劉備入川之後屢立戰功,在定軍山還斬了夏侯淵。這讓關羽也難說出話來。爲了證明自己,關羽決定打幾個勝仗證明一下自己。

而機斷行事則是當時襄樊地區確實存在着戰機,久經戰陣的關羽敏銳地發現了這個有利的時機。當時襄樊地區曹軍的力量相對薄弱,而且兵種不全。關羽手中擁有一支強大的水軍,可以封鎖漢水江面,隔斷敵人的聯繫。當時曹操正在從關中的撤退途中,沒有辦法能夠迅速派主力增援。襄樊地區的曹軍將領不是關羽的對手,關羽可以保證不會失敗。

因此,關羽發動了對襄樊地區的攻伐。同時,我們應該看到,關羽對襄樊的出擊只是一次試探性的攻擊,並不是戰略性的進攻。在史書中多次提到,關羽水淹七軍並不是他刻意獲得的勝利,而是意外的天災。這樣,關羽在討伐襄樊前也沒有想到會獲得那麼大的勝利。

結果,意外的勝利反而衝昏了關羽的頭腦。關羽的一次試探性的攻擊,被他硬生生的變成了一次戰略性強攻。結果,由於和劉備的整個戰略脫節,打亂了劉備的戰略部署。這樣,關羽的行動,成爲了一次地地道道的冒險。最後,關羽在曹操和孫權的夾攻下失敗了,而蜀中的劉備還一無所知。

如果關羽顧全大局,不爲面前的戰機所迷惑,繼續執行《隆中對》的步驟。最多再休養一年時間,曹操就肯定病死了。在這個時候,趁着曹魏內部的混亂形勢,關羽和劉備聯合北伐,就會取得更大的戰果。即便是不能取勝,關羽最起碼不會遭受那麼慘重的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