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阿斗早年十分聰慧,爲何後來變得昏庸了呢?

阿斗早年十分聰慧,爲何後來變得昏庸了呢?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7.44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劉禪之所以獲得很低的評價,主要源於三個事件:一是劉禪投降曹魏後,司馬昭問他是不是思念蜀國?劉禪說:“此間樂,不思蜀。”二是劉禪像古代那些昏君一樣,信任宦官黃皓,造成黃皓弄權。三是當鄧艾僅僅帶着2萬疲弱之兵打到成都的時候,劉禪沒有守城抵抗就開門投降。這第三個事件,再加上《三國演義》中趙雲在長阪坡拼死救出劉禪後,劉備看見趙雲渾身是血,阿斗卻睡得熟熟的,渾然無事的樣子,劉備因此非常生氣,做出“怒摔阿斗”的事情。因此,劉禪在歷史上就得了一個“扶不起的阿斗”的評價。可是,歷史上真正的劉禪真是“扶不起的阿斗”麼?其中會不會有什麼誤會?

我們來看看諸葛亮對他的評價,''朝廷年方十八,天資仁敏,愛德下士。''也就是說,劉禪十八歲時就已經能表現出他的聰明才智,仁德機敏,且十分優待下屬,這樣的讚譽,還是由諸葛亮說出來的,自然十分可信。劉禪縱使有其昏庸的一面,但是總體而言,他卻是一個大智若愚的皇帝,很多事情都體現了他智慧的一面。

一、權力的收放

一個正常的政權中,皇帝纔是統籌全局的人,但是劉備去世之後,蜀漢的權力結構,卻有些扭曲——託孤大臣諸葛亮大權獨攬,軍務政務一把抓。這個時候,劉禪已經成年,人大都會有權力慾,這種情況下,只要他與諸葛亮爭權,甚至只要露出這樣的苗頭,蜀漢則危矣,然而他僅用一句“政由葛氏,祭則寡人”,就把這個隱患徹底消除了。

可是諸葛亮在世之時,他主張用人不疑,諸葛亮去世之後,他卻沒有繼續放任,而是以悼念爲藉口,廢丞相職位,並在蔣琬、費禕等人當權之時,逐漸回收權力,並開始親政。

阿斗早年十分聰慧,爲何後來變得昏庸了呢?

二、果斷的決定

除此之外,劉禪還是一個非常果決的人,並非我們想象中,怯懦不堪的形象。例如諸葛亮第五次北伐的時候,大臣劉琰的妻子胡氏進宮拜見太后,被太后留宿了一個月,劉琰便認爲胡氏與劉禪有私,竟然讓身邊的士兵毆打胡氏。胡氏也沒有忍氣吞聲,而是選擇了狀告。朝廷很快就對此事做出了判決,那就將劉琰處斬,而且判決理由是劉琰毆打妻子,直接繞過了胡氏與劉禪的緋聞,避免了皇室尊嚴受辱。後來,諸葛亮去世,李邈上書請求清算諸葛亮黨羽,劉禪果斷的將其下獄處斬,避免了蜀漢出現內亂。試想能夠做出這些決定,面對這些棘手的問題時,快刀斬亂麻的人,會是一個怯懦的昏君嗎?

阿斗早年十分聰慧,爲何後來變得昏庸了呢? 第2張

三、劉禪有明確的治國方略。

劉備去世後,諸葛亮治國國家有近十年的時間。在這十年的時間裏,諸葛亮就做了兩件事:一是堅持北伐,二是屯田生產。在諸葛亮帶隊時期,雖然北伐的成就並不大,不過,這種“以攻爲守”的策略,卻也至少讓蜀國保持了平穩的態勢,不至於被魏國、吳國很快滅掉。總體來說,諸葛亮的治國方略,還算是正確的。

諸葛亮去世後,照一般皇帝的做法,爲了獨掌朝政,都會對權臣的勢力進行嚴厲的打擊和分化瓦解,比如漢宣帝打擊霍光勢力,萬曆皇帝打擊張居正勢力,順治皇帝打擊多爾袞勢力等等。但是劉禪並沒有這樣做。要知道,劉禪朝中的大臣,無論是蔣琬、費禕、董允,還是向寵、姜維,都是諸葛亮給他安排的。但是他上臺後,還堅持重用,並沒有清洗他們。

同時,劉禪還延續了諸葛亮“以攻爲守”的北伐政策,並沒有另行一套。當然了,他也沒有完全照搬,他其實也是有調整的。這個調整就是規模變小了,不再是以舉國之力來做這件事。北伐的戰事並不大,投入的人力並不過,常備北伐軍隊,也就只有10多萬人。大部分時間了,老百姓還是主要在進行生產勞動。這種小調整,既讓他保持了政策的平穩,又保持了國家的平穩。

劉禪雖然不是什麼雄才大略的帝王,但也絕不像一些文藝作品中那樣的一無是處,他仍有可取之處,我們評價一個人要客觀且全面,不能以偏概全。而且在當時的蜀漢,他是劉備繼承人的最佳選擇,況且還有諸葛亮、姜維等人可以輔佐朝政,所以說劉禪成爲蜀漢的帝王在情在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