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稱霸一時的魏國 爲何很快就走向了衰亡的不歸路?

稱霸一時的魏國 爲何很快就走向了衰亡的不歸路?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9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在公元前413年,魏國朝着西邊的秦國動武,用了五年時間拿下了秦國河西之地,導致秦國不得不退回到洛水以西防守。緊接着,魏國由樂毅的祖先樂羊領軍,直接經過趙國將中山國給滅亡了。然後,公元前404年,魏國又對東邊的齊國用兵,將齊國打得國民震驚。公元前375年,魏國的實力無疑達到了頂峯,通過討伐楚國從而佔領了魯陽之地,幾乎成爲了戰國各大諸侯國的公敵。可以這麼說,在戰國初期,魏國將傳統三大國——秦國、齊國、楚國挨個欺負了一遍,其強盛之勢可以與後來的秦國相媲美。但是,這樣一個強大的國家,卻在戰國中期立即走向了衰落。那麼,什麼纔是導致魏國衰落的主要原因呢?

總的來說,魏國衰敗的原因包括以下幾個方面:一是魏國的變法還是存在侷限性,主要在經濟領域和軍事領域,在政治制度上沒有建術,所以魏國的崛起存在短暫性;二是魏國深處中原四戰之地,國家無險可守。在地裏條件上,魏國和韓國屬於戰國七雄中最差的;三是魏國盲目爭霸,在魏齊戰爭中白光了軍隊;四是魏國國政在吳起之後迅速腐敗。

除此之外,筆者還希望重點闡述一個原因——那就是魏國的人才流失情況非常嚴重,這也是導致魏國衰落乃至最終走向滅亡的重要原因。對於戰國歷史階段的魏國,因爲流失了以下六位人才,所以逐漸走向了衰落和滅亡。

稱霸一時的魏國 爲何很快就走向了衰亡的不歸路?

在魏國崛起的過程中,吳起的軍事改革起到了重要作用。不過,吳起的變法也觸動了魏國傳統貴族的利益,在被遭到了貴族的排擠打壓後,吳起只能逃往了楚國,在楚國又實行了變法,推動着楚國的軍隊改革。而對於大秦帝國的功臣商鞅來說,本來曾是魏國宰相公叔痤家臣,公叔痤曾向魏王推薦商鞅,魏王並不理會,於是他又向魏王建議:“王既不用公孫鞅,必殺之,勿令出境!”魏王對公叔痤的囑託仍不以爲然。果然,商鞅後來聽說秦孝公招賢納士,併到秦國推行了商鞅改革,促使秦國成爲戰國中的霸主。值得注意的是,不管是吳起幫助的楚國,還是商鞅變革的秦國,都對魏國形成了威脅和打擊。

在魏國時,孫臏受到了同門龐涓的殘酷迫害,後來被齊國使臣營救回齊國並拜爲軍師。後來,在桂陵、馬陵,孫臏率領秦國軍隊兩次痛擊魏軍,直接造成了魏國的衰落。可以這麼說,孫臏的流失對魏國影響最直接,他直接導致了魏國的衰落。而對於范雎來說,曾經是魏國中大夫須賈家當門客,後來逃往秦國並很快被封爲丞相。范雎向秦昭王提出“遠交近攻”的軍事外交策略,秦國後來一直延用這套非常行之用效的策略,成功削弱了魏國等東方六國的實力。

張儀和蘇秦並稱戰國時期的說客雙雄,曾經希望在魏國施展自己的才能,卻因爲家貧報國無門。後入秦國,因其雄辯之才被秦王封爲相國。他以許地爲條件,誑騙楚國,成功拆散齊楚聯盟,並削弱了楚國和齊國的實力。而戰國四大君子之首的信陵君魏無忌,曾經竊符救趙,捶殺魏軍主帥,親率魏軍主力擊退強大的秦軍。後來,信陵君又聯合其它諸侯國大敗秦軍,迫使秦國緊閉函谷關門不敢應戰。不過,在魏王的猜忌下,信陵君自此閉門不出,不肯再爲魏國效力,四年後鬱鬱而終。信陵君死後十八年,秦軍水灌大梁,魏國就此滅亡。

稱霸一時的魏國 爲何很快就走向了衰亡的不歸路? 第2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