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我國曆史上的貴族政治是什麼樣的?是如何發展的?

我國曆史上的貴族政治是什麼樣的?是如何發展的?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0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貴族,最初指的封建社會中,因權力、財產高於其他階級而形成的上層階級。還不知道的讀者,下面本站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着往下看吧~

一談起貴族政治,可能很多人下意識認爲這是西方的東西,確實在世界歷史上,西方古希臘時候斯巴達國家的奴隸制貴族政治,是最爲典型的。

它的國家機構由國王、長老會議、人民大會等組成,其中真正的實權掌握在長老會議上,其成員都是由世襲貴族來組成,所以纔將其稱爲是貴族政治。

我國曆史上的貴族政治是什麼樣的?是如何發展的?

事實上,這樣由世襲貴族來掌控國家政權的制度可不僅僅只有西方,在中國也有,而且他的生命力比整個封建制度還要長,從上可以追溯到商周時期,從下可以直至明清。而在這中間這麼長的時間跨度內,貴族政治依附着帝制而不斷髮生演變,直至完全消失。

而其中,貴族政治經歷了兩次結構性的崩塌,一次是在春秋戰國時期,外在體現爲分封制被郡縣制所代替,貴族制度被官僚制度所取代;

而另一次則發生在隋唐五代十國時期,外在體現在科舉選官制度的推行和發展,誕生了強大的文官集團,摧垮了看重門第和出身的門閥政治集團。這些曾經不可一世的世家家族,被唐末的農民起義和五代十國時期的長期混戰,給摧毀得一乾二淨。

以至於到了明清時期,這些世襲的貴族們,已經來到一種十分式微的地步,對於國家的影響力變得十分弱小。

由於我國的帝制是脫胎於西周時期的宗法封建,所以貴族和皇帝常常處於一種相互制衡,又相互依賴的關係。其中依賴關係,外在體現爲皇權的穩固,需要得到貴族集團的支持,而其制衡關係,外在體現爲貴族勢力的強大會威脅到皇權的存在。

比如:兩漢時期的外戚干政、西晉時期的八王之亂、魏晉時期的門閥世家大族、唐朝時期的藩鎮軍事貴族等等都是貴族勢力對皇權造成威脅的最好例證

由此自帝制確立之後,爲了鞏固皇權,加強中央集團,就需要不斷地對貴族集團進行權力的限制和制約。

比如:漢高祖劉邦逐個消滅異姓諸侯王,是對軍功貴族進行制約;漢武帝的推恩令是針對宗室貴族來進行制約;明太祖朱元璋強令皇室娶妻只能來自布衣之家,是針對世家貴族和外戚貴族來進行制約等等。

從商周到隋唐時期,貴族政治都是十分強盛,時不時地對皇權造成致命的威脅,進而影響到整個歷史的進程。

我國曆史上的貴族政治是什麼樣的?是如何發展的? 第2張

但到了唐宋時期,貴族政治開始逐漸走向衰落,這種衰落最大體現在科舉制度的創立和發展上。

科舉制度是古代布衣之家通向上層階級的一條最爲穩定的階梯,大量純粹的、毫無背景的平民可以通過這條階梯去成爲官僚集團中的一分子,他們上來的同時就自然會擠兌掉舊有的貴族。

這些平民官僚都是一些飽讀詩書的知識分子,他們組成一個文官集團逐漸擠兌掉貴族集團在政治上的影響力,所以貴族政治自唐宋起走向衰落。

而與此同時,少了貴族集團的制衡,皇權便能夠就此集中其越來越多的權力,而新興的文官集團,他們是藉助科舉制度才得以爬上來,所以自然會對皇權唯唯諾諾,爲其馬首是瞻,很難對其構成像貴族集團那般致命的威脅。

以至於自唐宋以後,我國在君主獨裁的這條道路上越走越遠了,直至僵化,使得整個國家和社會都缺少活力,並最終被西方的堅船利炮和科學文明所徹底摧毀,貴族政治也跟着君主獨裁製一同被埋葬在歷史的墳墓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