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明代福州已有番船浦:所謂五口通商後名不副實

明代福州已有番船浦:所謂五口通商後名不副實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4.05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明代,從事海上貿易的福州人頗多,至海外的商人也很多。據明王應山《閩都記》記載:當時福州人往海外者有阮、芮、樸、郝等姓,他們住居外國多年,娶番婦生子,攜帶回國,而較輕便的番船(福州人稱外國船隻爲“番船”),可以逕入閩江,停泊碼頭。按照當時政府規定,番船入境,須經地方官員允許,並須驗證,至於停泊何處碼頭,也要經過官府的指定才行。明代藤山有一塊地,土名“上王”,地臨江濱,居民稀少,江闊水深,宜泊船隻。弘治十一年(1498年),太監鄧某來閩督管海上船舶,貪受外人厚賄,遂將該地租於外人開鑿新港,以供番船停泊。當時,這裏桅杆林立,外國船隻密集,人即稱之爲“番船浦”。其後,地擴成洲,可以播種農作物。至康熙年間(1662年至1722年),官府派人來測量田畝,編入冊數。因地處江岸,水陸交通便利,商販雲集,到處建起房屋,逐漸成爲臨江之小埠,人們即以浦名呼作地名。因福州話“番”與“泛”諧音,而“番”帶有“洋”的意思,故現在改稱爲“泛船浦”。

自五口通商後,福州雖爲對外開放口岸之一,但因魁岐一帶江心沙土沖積,外輪不能駛入福州,只能停靠在馬尾港,因此番船浦早已名不副實。清政府只得在附近設立海關,驗物抽稅,於是又有海關埕之名。

明代福州已有番船浦:所謂五口通商後名不副實

番船浦舊有舍人廟,香火鼎盛,後因城建需要,遷至高蓋山北麓。

1931年,因萬壽橋(今解放大橋)橋身受損,須做部分修建,不能通行,行人過江全憑小汽輪運載。渡口北邊設在臺江汛,南邊在番船浦舍人廟,故日夜待渡之人絡繹不絕。小商小販亦趁機來此經營,一時又成鬧市。到大橋重建竣工恢復通行後,此地復歸荒涼悽清。上世紀40年代,詩人俞紹瀛有《番船浦所見》詩云:

“對面青山似畫圖,煙雲旦晚自模糊。

番船舊說曾聚浦,今只漁舟傍蘆葦。”

可算是當年番船浦之冷寂的真實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