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前燕皇帝列表 前燕歷史

前燕皇帝列表 前燕歷史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8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前燕(352年-370年)是十六國時期,鮮卑族貴族首領慕容儁所建立的政權,國號爲“燕”,全盛時的統治地區包括冀州、兗州、幽州等地,歷三世兩主,共十八年。

 歷史

前燕慕容氏的興起

前燕皇帝列表 前燕歷史

  前燕慕容氏在遼東的興起

西晉時,慕容廆爲鮮卑族慕容氏的首領,曾效忠西晉,與鮮卑族以外的民族作戰。後來其兒子慕容皝於337年自稱爲燕王。342年擊敗了後趙的二十萬大軍,解除了來自中原的壓力,建都龍城(今遼寧省朝陽市)。東破夫餘及高句麗,攻滅鮮卑宇文部,成爲遼西唯一的武裝勢力,爲慕容儁攻佔中原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352年,皝子慕容儁滅冉魏稱帝,遷都薊,並隨後的幾年平定了北方的局勢,於357年遷都鄴。其地“南至汝潁,東盡青齊,西抵崤黽,北守雲中”,與關中的前秦平分黃河流域。358年,慕容儁下令全國州郡檢查戶口,每戶僅留一丁,此外全部徵發當兵,擬拼集150萬大軍以滅東晉、前秦以統一天下。

360年正月,慕容儁在鄴檢閱軍隊,但隨即逝世。其子慕容暐即位,改元“建熙”,此後宮廷裏發生了一次內訌。

 穩定局面

慕容儁死時命弟慕容恪輔政,後慕容恪阻止了宮廷的內訌。從360年慕容恪輔政到367年病死其間,爲前燕政治較爲穩定的時期。自建熙二年、東晉升平五年(361年),以前燕河內太守呂護倒戈反覆爲導火索,前燕與東晉在中原展開了連綿的戰事。

前燕建熙四年、東晉興寧元年(公元363年)前燕全面的攻勢開始發動,四月,慕容忠攻滎陽(今河南滎陽東北),東晉滎陽太守逃到魯陽(今河南魯山)。建熙五年、東晉興寧二年(公元364年)二月,前燕李洪開始略地河南,四月,前燕攻許昌、汝南、陳郡,徙上述三地萬餘戶於幽州,遣鎮南將軍慕容塵屯許昌。七月,太宰慕容恪親自領兵攻打洛陽,東晉洛陽守軍戰敗逃離。建熙六年、東晉興寧三年(公元365年)三月,前燕攻克洛陽。

這一系列的戰役後,前燕從東晉手中獲得了中原的控制權。但東晉仍然不放棄收復失地的計劃。東晉太和四年(公元369年)東晉大將桓溫北伐,前燕一度陷入危機。不久,東晉軍中絕糧,桓溫被迫撤退,途中遭前燕軍隊伏擊,損失三萬餘人,大敗而歸。自此,前燕在北方的統治穩定下來。

 前燕王朝的衰亡

太宰慕容恪死後,太輔慕容評掌握大權。慕容評爲人貪婪,並得太后所信任,得以掌握大權。

東晉乘慕容恪死時,由大司馬桓溫領兵北上,被慕容皝的兒子、少帝慕容暐之叔吳王慕容垂在擊敗,慕容垂卻被掌權者慕容評所猜忌。慕容垂被逼無奈,出走前秦,被苻堅收留。苻堅早就想消滅前燕,一直忌憚慕容垂,如今最大勁敵已經投誠,苻堅遂開始討伐前燕的計劃。前燕軍團起初並未處於下風,但由於當權的慕容評爲人貪鄙,致使軍心離散,結果前燕15萬主力部隊被王猛所率領的前秦軍殲滅。苻堅趁勢率10萬軍隊包圍前燕的首都鄴城。“散騎侍郎徐蔚等率扶余、高句麗及上黨質子五百餘人,夜開城門以納堅軍。”公元370年十一月,慕容暐逃出鄴城,試圖返回遼東的根據地龍城,中途被前秦軍抓獲,前燕滅亡。

疆域

前燕盛時有今北京、河北、山東和山西、河南、安徽、江蘇、遼寧的一部分,西接前秦,與東晉以淮水爲界。其疆域“南至汝穎,東盡青齊,西抵崤黽,北守雲中”,與關中的前秦平分黃河流域。

前燕皇帝列表 前燕歷史 第2張

  前燕地圖

幽州,治薊,統6郡,其中4郡11縣在今北京市境:燕郡,治薊,所領15縣中之7縣,薊、軍都、昌平、廣陽、潞、安樂、狐奴;漁陽郡,所領之1縣,漁陽;范陽郡,治琢,其所領8縣中之2縣,良鄉、長鄉北部;上谷郡,治沮陽,其所領2縣中1縣,居庸。

京師

地名:龍城(342)

古址:原柳城縣,晉屬幽州遼西郡

今址:今遼寧朝陽

備註:慕容皝改柳城縣爲龍城縣,現存三燕龍城遺址、柳城遺址。

地名:薊(352)

古址:晉屬幽州右北平郡

今址:今北京

地名:鄴(357~370)

古址:晉屬冀州魏郡

今址:今河南安陽北至河北邯鄲臨漳南

備註:位黃河以北,稱帝后遷此。

皇陵

龍平陵,文明帝之陵

龍陵,景昭帝之墓

政治

中央制度

慕容廆時即招徠流民,在遼水流域設置僑郡(皝時改郡爲縣),許多山東、河北一帶的漢族世家大族紛紛遷徙遼西,投靠慕容氏。又將被征服地區的各族人民大批遷徙到自己的統治區內。除以州郡縣管理編戶外,還用軍事化方式佔有大量稱爲營戶、軍封或蔭戶的人口,也有被榨取高額地租的屯田民戶。慕容氏自慕容廆起即與漢族士大夫合作,共同統治。前燕政權循魏晉九品官人法(見九品中正制),肯定士族特權,承認塢主壁帥勢力。境內大族勢力有所發展。368年,一次就蒐括出蔭戶二十餘萬戶。又興立學校,培養統治人才。慕容皝時能留意農桑,興修水利,國勢日盛。到慕容暐時政治腐敗,矛盾交錯,終至亡國。

繼承製度

歷史早期及北方少數民族首領的“兄終弟及”現象,一般解釋爲母系氏族社會的遺風,這當然還是一個值得繼續探討的問題。以鮮卑爲例,最初首領遵照立能的原則推舉產生,首領的地位大概及身而止,這一點我們在民主改革前的涼山彝人社會中仍能看到。檀石槐以後鮮卑首領以世傳授,部族的凝聚力獲得提升,這一時期所出現的兄終弟及,也即立年長君主,或許可以看作是立能傳統於特定家族內作用的結果。自慕容廆以來慕容鮮卑逐步改造部落體制而向集權國家邁進,在君位繼承上力求確立嫡長子繼承製,無疑是受到漢族政權的強烈影響。推崇首領個人能力的部族傳統以及列國爭強的現實環境,使得慕容燕政權在確立君主嫡長子繼承的道路上出現一系列糾葛和衝突,表現爲慕容氏家族內部一幕幕悲劇的發生。

前燕皇帝列表 前燕歷史 第3張

  鮮卑族畫像

在解決穩固繼承製度問題上,十六國時期各政權做出了不同程度的探索,如預使太子處理尚書檯事務、加強東宮兵力乃至遣太子領軍征討,這些慕容後燕幾乎都做到了。後起的北魏政權,與慕容鮮卑有着相似的部族背景,又是在征服後燕的基礎上進取中原,汲取國家統治的經驗教訓,慕容燕都是最切近的標本,大量曾仕於慕容燕政權而又成爲北魏的俘虜的士人就是吸取這些經驗教訓的良好媒介。北魏政權崛起於代北,進而統一整個北方,作爲十六國曆史的一個總結,成長壯大、制度建設,除自身的努力與探索外,有前此經驗可以吸取、前此教訓可以借鑑,這也是考史者思考北魏史事所應注意的地方。

五行德運

劉曜和石勒共同開創了承續魏晉的新傳統,影響到慕容鮮卑所建立的前燕。據《晉書》卷一一〇《慕容儁載記》,東晉穆帝永和八年,儁稱帝,“羣下言:‘大燕受命,上承光紀黑精之君,運歷傳屬,代金行之後。宜行夏之時,服周之冕,旗幟尚黑,牲牡尚玄。’儁從之”。石趙國勢雖盛,卻以兇殘聞名,慕容氏與趙爲敵,南北對峙,頗有年所。因此建國之初,蔑棄石趙法統,遠承西晉,可說合理合情。

但是,前燕時期的歷史條件畢竟有了很大的變化。胡族在中原建立政權、稱王稱帝的時間,已經累積了將近半個世紀,這個時間長度足以侵蝕古老的漢魏傳統,並把新的因素引入傳統之中。慕容儁的時代,支撐胡族政權的社會心理平臺已經構築起來了,他和他的臣子們卻不能認可石趙的法統地位,除了感情的因素,也可能仍然殘存着心理的虛弱。

這時,具有寬廣歷史視野的某些政治家,已經認識到否定石趙所帶來的政治風險。從邏輯上說,石趙在時間序列上比前燕早,前燕也和石趙一樣以華北爲基本統治區,如果前燕否定石趙歷史地位的合法性,那麼,理由只能是兩個:一,石趙政治黑暗,這個理由是表面的;二,石趙是胡族政權,這個理由可能是深層的。前一個理由來自漢代傳統,但是很難操作;而後一個理由,就直接威脅到慕容燕自身了。因此,改弦更張就成爲必要。《慕容儁載記》附《韓恆傳》:

“(儁)僭位,將定五行次,衆論紛紜。恆時疾在龍城,儁召恆以決之。恆未至而羣臣議以燕宜承晉爲水德。既而恆至,言於儁曰:‘趙有中原,非唯人事,天所命也。天實與之,而人奪之,臣竊謂不可。……’儁初雖難改,後終從恆議。儁祕書監清河聶雄聞恆言,乃嘆曰:‘不有君子,國何以興,其韓令君之謂乎!’”

韓恆、聶雄都主張燕承石趙爲木德,顯然是注意到了否定石趙所帶來的邏輯上的危害。“後終從恆議”的“後”,並不是在慕容儁時期,而是到了慕容暐建熙五年至七年之間(364-366)。

《晉書》卷一一一《慕容暐載記》:“暐鐘律郎郭欽奏議以暐承石季龍水爲木德,暐從之。”其時慕容恪當政,這個涉及國統的變化應當出於他的定策。前燕到慕容暐當政時改承水德之後趙,定爲木德。由此,石趙成了五胡中最早獲得後繼國家認可法統地位的政權。

  社會

戶口

前燕亡國前,有戶二百四十五萬餘,口九百九十八萬餘。(據史書記載,苻堅滅前燕,得郡157,縣1579,戶2458669,口9987935。)

 宗室

慕容恪、慕容評、慕容鍾、慕容仁、慕容塵、慕容厲、慕容令、慕容臧、慕容桓、慕容亮、慕容築。

 僚屬

陽騖、陽協、陽景、悅綰、賈堅、封奕(鎮軍左長史→國相)、封裕、韓壽、裴開、王寓、李洪、杜羣、宋該、劉睦、石琮、皇甫真、宋晃、平熙、張泓、劉翔、李詠、劉斌(長史)、崔燾。

起始之謎

其一,崔鴻《十六國春秋·前燕錄》以慕容廆繼任慕容部的首領爲前燕立國之始,即認爲前燕始於公元284年,共存在86年。

其二,將慕容皝稱燕王之年視爲前燕之始,即認爲前燕始於公元337年,共存在33年。《通志》、《小學紺珠》、《中州名賢文表》等書皆持此說。《資治通鑑·晉紀十九》記載:(東晉永和元年;成漢太和二年;後趙建武十一年;345年)“燕王皝以爲古者諸侯即位,各稱元年,於是始不用晉年號,自稱十二年(燕王十二年)”,慕容皝認爲稱王一事具有特殊政治意義。

其三,將慕容儁稱帝年視爲前燕開始,即認爲前燕在公元352年開始,共存在18年。《御定駢字類編》、《讀書紀數略》等都這樣說。今人多從284年、285年、337年與352年諸說中擇其一而從。

除上述諸說之外,何寧生認爲前燕政權應從慕容廆建立政權算起,317年開始,至370年慕容暐爲前秦所滅,歷時54年。

綜合以上諸多說法可知,慕容部鮮卑史載實是源始於莫護跋時期,慕容氏“政權”草創於317年,而前燕正式“立國(諸王國)”要遲至337年十一月——慕容皝稱燕王遙尊晉(前期奉晉正朔,後期改稱元年)。由此以337年這一年作爲分界線,從而粗略地將慕容氏政權(前燕)劃分爲立國前後兩個不同的歷史階段,即立國前慕容氏政權和立國後慕容氏政權(前燕國)。

君王簡介

慕容廆(269年-333年),昌黎棘城(今遼寧義縣)人,鮮卑人,慕容部首領慕容涉歸之子,前燕建立者慕容皝之父,吐谷渾第一代首領慕容吐谷渾是其庶兄。西晉武帝太康四年(283年)慕容涉歸死,其弟慕容耐篡奪政權,慕容廆於是逃亡。太康六年(285年)部衆殺慕容耐,迎慕容廆繼位。太康十年(289年)受西晉封爲鮮卑都督。五胡亂始,慕容廆遂於西晉懷帝永嘉元年(307年)自稱鮮卑大單于。慕容廆政事修明,愛護人才,故士大夫和民衆多歸附之。東晉元帝太興三年(321年),受晉政府命爲都督幽、平二州、東夷諸軍事、車騎將軍、平州牧,封遼東公。東晉成帝咸和八年(333年),慕容廆去世,諡襄公,後其孫慕容儁稱帝時,追尊慕容廆爲武宣皇帝,廟號高祖。

慕容皝(297年-348年),字元真,前燕的開國君王,廟號太祖,諡號文明皇帝。父爲慕容廆,慕容部落的酋長。

慕容儁(319年-360年)是前燕的君王。父慕容皝,其太子(三子)爲慕容暐。

慕容暐(350年-384年)是前燕的最後一個君王。370年前秦滅前燕,慕容暐被俘。之後與慕容皇族及鮮卑族四萬戶一同被前秦天王苻堅遷往長安安置,並受封爲新興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