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查爾斯·狄更斯遠大前程 查爾斯·狄更斯《雙城記》

查爾斯·狄更斯遠大前程 查爾斯·狄更斯《雙城記》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7.92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查爾斯·狄更斯,英國批判現實主要作家,全名叫做查爾斯·約翰·赫法姆·狄更斯,外文名叫做Charles John Huffam Dickens,生卒時間1812年2月7日—1870年6月9日。

簡介

查爾斯·狄更斯,英國作家。主要作品有《大衛·科波菲爾》《匹克威克外傳》《霧都孤兒》 《老古玩店》《艱難時世》《我們共同的朋友》《雙城記》等。

狄更斯1812年2月7日生於樸次茅斯市郊,出生於海軍小職員家庭,少年時因家庭生活窘迫,只能斷斷續續入校求學。後被迫到工廠做童工。15歲以後,當過律師事務所學徒、錄事和法庭記錄員。20歲開始當報館採訪員,報道下議院。1837年他完成了第一部長篇小說《匹克威克外傳》,是第一部現實主義小說創作,後來創作才能日漸成熟,先後出版了《霧都孤兒》(1838)《老古玩店》(1841)《董貝父子》(1848)《大衛·科波菲爾》(1850)《艱難時世》(1854)《雙城記》(1859)《遠大前程》(1861)等,1870年6月9日卒於羅切斯特附近的蓋茨山莊。

狄更斯特別注意描寫生活在英國社會底層的“小人物”的生活遭遇,深刻地反映了當時英國複雜的社會現實,爲英國批判現實主義文學的開拓和發展做出了卓越的貢獻。他的作品對英國文學發展起到了深遠的影響。

生平

早年

查爾斯·狄更斯遠大前程 查爾斯·狄更斯《雙城記》

查爾斯·狄更斯的出生地

狄更斯1812年出生於樸次茅斯,是伊麗莎白·巴洛的第二個孩子。狄更斯5歲時全家就遷居查塔姆,10歲時又搬到康登鎮(Camden Town,今屬倫敦)。

約翰·狄更斯因債務問題而入獄,一家人隨着父親遷至牢房居住,狄更斯也因此被送到倫敦一家鞋店作學徒,每天工作10個小時。或許是由於這段經歷,備嘗艱辛、屈辱,看盡人情冷暖,使得狄更斯的作品更關注底層社會的生活狀態。小說大衛·科波菲爾中,就是描寫了自己這一段遭遇。

不過後來由於一筆遺產而令家庭經濟狀好轉,後來又轉入報館,成爲一名報導國會辯論的記者。狄更斯並沒有接受很多的正規教育,是靠自學成才。

記者生涯

狄更斯後來成爲一名《晨報》的國會記者,專門採訪英國下議院的政策辯論,也時常環遊英倫採訪各種選舉活動。他開始在各刊物上發表文章,並最終收集成《博茲札記》出版,這是他的第一部散文集。但真正使他成名的是1836年出版的《匹克威克外傳》,全書透過匹克威克與三位朋友外出旅行途中的一連串遭遇,描寫了當時英國城鄉的社會問題,一開始這本書並沒有引起太多的焦點,第一年只銷售500冊,到了1837年春天,《匹克威克外傳》成爲英國社會爭相討論的話題,社會上出現了“匹克威克熱”,英國城市的街頭出現各種各樣與匹克威克有關的商品,最後此書成爲世界文學的經典名作。

創作生涯

狄更斯連續出版了多部廣受歡迎的小說,包括了《霧都孤兒》、《尼古拉斯·尼克貝》和《老古玩店》。1841年完成了《巴納比·拉奇》後,狄更斯前往他所向往的美國。雖然他在那裏受到了熱烈的歡迎,狄更斯最終依然對那片新大陸感到失望。他在美國的見聞被收入進其在1842年出版的《美國紀行》。

查爾斯·狄更斯遠大前程 查爾斯·狄更斯《雙城記》 第2張

《聖誕頌歌》:約翰·利奇爲1843年第一版所畫的插畫

1843年他出版了引起極大反響的小說《聖誕頌歌》,這部小說是他的聖誕故事系列的第一部。隨後他又以自己的美國之行爲背景,發表了另一部小說《馬丁·翟述偉》。1844至1846年間狄更斯遊歷了歐陸各國,在旅行期間繼續進行寫作。1849年他出版了自傳題材的小說《大衛·科波菲爾》,這部小說的內容與狄更斯的個人經歷有很大關係。狄更斯之後的小說顯得更爲尖銳並具批判性,其中比較著名的包括了《荒涼山莊》、《艱難時世》、《小杜麗》、《雙城記》和《遠大前程》等。

1850年,狄更斯創辦了自己的週刊《家常話》,收錄了自己和其他一些作家的小說。1859年另一份刊物《一年四季》也開始發行。狄更斯本人的多部作品都是最先以連載的形式在這兩份刊物上發表的。

狄更斯不僅是一位多產的寫作者,也是一位積極的表演者。他把公衆朗讀會(public readings)化作兩小時獨角戲劇表演,而“速書”(prompt books/prompt copies)則是他爲此所作的準備記錄:在原作上劃框,擇要而出,省去枝蔓,偶爾添點新笑話——對這位天才的表演者,人物表情記號是不需要的。狄氏朗讀/演劇會始於1853年12月,至其生命終了,十餘年間行腳遍及大西洋兩岸。“速書”是狄更斯爲自己寫的舞臺說明(stage directions),爲狄更斯研究和後來的衍生戲劇/影視創作提供了鮮活的參照。

狄更斯一生刻苦勤勉,繁重的勞動和對改革現實的失望,嚴重損害了他的健康。1870年6月9日狄更斯因腦溢血與世長辭,臨終時他的第一部偵探小說《艾德溫·德魯德之謎》也未能完成。在遺囑裏,他希望以“節儉、低調和完全私人的方式”就近安葬於羅徹斯特座堂。但其家人隨即接到維多利亞女王御旨,令狄更斯葬於西敏寺的詩人角。他的墓碑上寫道:“他是貧窮、受苦與被壓迫人民的同情者;他的去世令世界失去了一位偉大的英國作家。”

作品

《大衛·科波菲爾》、《遠大前程》、《霧都孤兒》、《尼古拉斯·尼克貝》和《聖誕頌歌》被認爲是狄更斯最優秀的幾部作品,特別是帶自傳體性質的小說《大衛·科波菲爾》被很多人視作是狄更斯的代表作,而另一部作品《小杜麗》則以其尖酸刻薄的諷刺聞名。狄更斯的大部分作品都是他對社會的看法與批判。狄更斯是英國維多利亞時期社會階層與貧窮的猛烈抨擊者。

狄更斯對戲劇的熱愛從他的作品《尼古拉斯·尼克貝》就可以看出來。他本人也是一名成功的演員,他多次出訪別國進行演出活動。狄更斯的文筆樸實,如詩一般美麗,但時常又語帶幽默地諷刺英國的上流社會。

對中國文學的影響

狄更斯的寫實主義寫作觀點在中國引起了許多文人的注意,老舍經由閱讀狄更斯的作品體會到不必在意中國小說文體的拘束:“寫就好,管他什麼”;另外更多的文學家則是透過林紓的翻譯接觸到了英美文學而獲得了啓發。

狄更斯主要作品列表

查爾斯·狄更斯遠大前程 查爾斯·狄更斯《雙城記》 第3張

查爾斯·狄更斯

《博茲札記》(Sketches by Boz)—— 1836年

《匹克威克外傳》(The Pickwick Papers)—— 1836年

《霧都孤兒》(Oliver Twist)—— 1837年-1839年

《尼古拉斯·尼克貝》(Nicholas Nickleby)—— 1838年-1839年

《老古玩店》(The Old Curiosity Shop)—— 1840年-1841年

《巴納比·拉奇》(Barnaby Rudge)—— 1841年

《美國紀行》(American Notes)—— 1842年

《聖誕頌歌》(A Christmas Carol)—— 1843年

《馬丁·翟述偉》(Martin Chuzzlewit)—— 1843年-1844年

《董貝父子》(Dombey and Son)—— 1846年-1848年

《大衛·科波菲爾》(David Copperfield)—— 1849年-1850年

《寫給孩子看的英國歷史》(A Child's History of England)——1851年-1853年

《荒涼山莊》(Bleak House)—— 1852年-1853年

《艱難時世》(Hard Times)—— 1854年

《小杜麗》(Little Dorrit)—— 1855年-1857年

《雙城記》(A Tale of Two Cities)—— 1859年

《遠大前程》(Great Expectations)—— 1860年-1861年

《我們共同的朋友》(Our Mutual Friend)—— 1864年-1865年

《艾德溫·德魯德之謎》(The Mystery of Edwin Drood)—— 未完成,1870年

影響及紀念物

查爾斯·狄更斯遠大前程 查爾斯·狄更斯《雙城記》 第4張

賓州費城的狄更斯雕像

許多和狄更斯有關係的地點都有紀念狄更斯生平及作品的博物館及活動,例如在樸次茅斯的狄更斯故居博物館就是在他出生的地方。狄更斯的朋友John Forster收集許多狄更斯小說的手稿,打字機的樣張,第一版及插圖,都保存在維多利亞與艾伯特博物館。 狄更斯的遺囑規定不要爲他設立任何紀念館。1891年在費城附近設立一座真人大小的狄更斯雕像,在澳洲雪梨的世紀公園有另外一座真人大小的狄更斯雕像。2014年爲紀念狄更斯出生滿202年,在狄更斯的出生地樸次茅斯也有一座真人大小的雕像,是由狄更斯的後裔Gerald Charles Dicken所資助。

人物評價

查爾斯·狄更斯遠大前程 查爾斯·狄更斯《雙城記》 第5張

查爾斯·狄更斯

狄更斯“對社會生活一切最重大的問題的‘集中注意’”,強調狄更斯“那顆詩人的心……永遠和窮苦不幸的人在一起。”(德國政治家、歷史學家和文學批評家弗朗茨·梅林評)

狄更斯不僅是一位反映了現實,而且還盡力對現實起作用的作家。(前蘇聯作家高爾基評)

狄更斯是英國小資產階級的痛苦、愛好和仇恨的偉大表現者,他是一個溫和的詩人,善於緩和、平衡他的創作裏的尖銳刺人的因素。(前蘇聯文藝評論家盧那察爾斯基《論文學》評)

“狄更斯從來不曾把自己看作革命者,然而他肯定是一個革命者。他對衆議院的毫無緩和餘地的蔑視……從未動搖過。不過在《艱難時世》中,他就公開地背離了民主,而採取了卡萊爾和羅斯金的理想化的保守主義,認爲貴族是人民的主人和上級,同時也是人民和上帝的公僕。(愛爾蘭現實主義劇作家喬治·蕭伯納評)

狄更斯開城市小說之先河,只有在城市經驗的維度上才能理解狄更斯的天才。(英國文化批評家雷蒙·威廉斯評)

狄更斯在19世紀小說家中無人能比。他的名聲早已超出了英倫三島和大洋彼岸的新大陸,從他身上汲取營養的作家不可勝數,如陀思妥耶夫斯基、喬伊斯、卡夫卡、福克納、納博科夫、貝克特、拉什迪以及2001年的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維·蘇·奈保爾等。(文學評論家哈羅德·布魯姆《西方經典》評)

後世紀念

紀念活動

2012年2月7日,是查爾斯·狄更斯200週年誕辰。爲紀念這位英國維多利亞時代“最偉大的小說家”,全英國以及世界各地超過50個國家從2011年開始就陸續舉辦不同形式的紀念活動,紀念活動在2012年2月達到高潮,並將延續至整個2012年。

在狄更斯200週年誕辰紀念日當天,英國王儲查爾斯,於7日當天到達西敏寺出席紀念儀式,併爲狄更斯的墳墓敬獻花圈。狄更斯的作品也將在紀念儀式上朗讀。

博物館

狄更斯博物館位於倫敦道提街48號,博物館是由狄更斯曾經居住的住所改造成的。

主題公園

爲紀念狄更斯英國巨資興建文學主題公園。

該主題公園暫命名爲“狄更斯世界”(Dickens World)。“狄更斯世界”建在英國東南部查塔姆鎮的一塊郊地上,該處原是一所海軍造船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