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朱棣御駕親征瓦剌的具體經過是怎麼樣的?

朱棣御駕親征瓦剌的具體經過是怎麼樣的?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8.69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歷史朝代的興衰與更替,一個個鮮活的歷史人物,在歷史長河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記,接下來本站小編帶您走進朱棣御駕親征瓦剌的故事。

元末明初,明軍將蒙古統治者逐出中原。元順帝逃往漠北後,於1370年(洪武三年)死於應昌。皇太子愛猷識理達臘繼位,逃往和林,史稱“北元”。

永樂初年,蒙古分裂爲韃靼/">韃靼、瓦剌和兀良哈三部。

明成祖分別在永樂八年、永樂十二年、永樂二十年、永樂二十一年、永樂二十二年進行了五次北征,本文講的是明成祖第二次北征。

戰前形勢

朱棣御駕親征瓦剌的具體經過是怎麼樣的?

永樂八年(1410年),明成祖打敗韃靼敗後,瓦剌部逐漸強盛起來。瓦剌首領仗恃勢強,出兵襲殺了本雅失裏,並一再聲稱要進攻韃靼。阿魯臺多次請求明成祖出兵攻打瓦剌,爲其故主本雅失裏報仇。

阿魯臺還率餘部奔至明長城附近。與此同時,瓦剌部不斷要挾明朝厚賞,妄想佔領明朝的寧夏、甘肅地區,屯兵邊境,向漠南進逼。朱棣爲了滿足韃靼部的請求,也爲了明朝邊境的安寧,決定親率三十萬大軍征討瓦剌部。

戰區地理環境

蒙古高原東面有大興安嶺山脈,西面有帕米爾高原派生的山脈,中間分佈着河川、湖泊、沙漠、草原、森林、丘陵等。氣候乾燥,年降雨量稀少,與農業地帶相比,是缺水的區域。晝夜氣候差異比較大,冬寒夏熱,冬夏氣候差異也很大,五六月間爲風季,常形成夾帶沙塵的風暴。

主戰場所在地忽蘭忽失溫在和林的克魯倫河及鄂嫩河之間,這裏水草茂盛,是遊牧的好地方。與首次北征的主戰場所在地斡難河畔亦相距不遠。

這裏是韃靼的根據地。

雙方兵力

明朝:號稱三十萬(有待證實),其中包括過去在戰爭中歸降的蒙古軍、還有女真軍,及向朝鮮徵調的馬匹。

瓦剌軍三萬之衆,依託山勢,分三路阻抗。

戰鬥經過

永樂十二年(1414年)三月,成祖率軍從京師出發,並讓皇太孫從行。

朱棣御駕親征瓦剌的具體經過是怎麼樣的? 第2張

四月,到達興和(今河北張北),舉行大規模閱兵式。

(忽蘭忽失溫之戰。網絡圖)

六月初,前鋒在三峽口(今內蒙古多倫西北),擊敗瓦剌部遊兵。朱棣乘勢向西北方向進攻。行至忽蘭忽失溫,遭瓦剌軍的依山阻抗。

瓦剌軍三萬餘人迎戰,因見“明軍行陣整列,遂頓兵山巔不發”,分三路據守。

成祖令數名騎兵前去挑戰,誘敵下山,再分兵三路,分別向敵左、中、右翼展開進攻,並以神機營發銃炮攻擊敵人中路。

成祖還親率精騎衝擊敵陣,迫敵中路後退。但明軍兩翼攻勢受到敵人頑抗,都指揮滿都戰亡。成祖於是親率精騎馳援兩翼,另外部署神機炮及時炮擊,自己率鐵騎衝入敵陣,殺瓦刺王子10餘人,士卒數千人,大敗瓦剌軍。明軍也傷亡不小。忽蘭忽失溫之戰,是明代蒙古前期戰爭史上少有的陣地戰。

戰鬥結果

第二年,瓦剌嚮明朝貢馬謝罪。韃靼部在明朝幫他打敗瓦剌後,經過數年的恢復,勢力日漸強盛起來,曾兩次乘瓦剌部爲明重創之危,擊敗瓦剌部。

對明朝,阿魯臺改變依附政策,重新反叛明朝,輕侮或拘留明朝使節,還時常對明朝邊境進行騷擾的劫掠。1421年(永樂十九年)冬初,韃靼圍攻明北方重鎮興和,殺死了明軍指揮官王祥,對此,成祖決定第三次親征漠北。

所以,明成祖此次親征並未達到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