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浦子口之戰的結果如何?明史爲何沒有記載?

浦子口之戰的結果如何?明史爲何沒有記載?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0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本站小編知道讀者都很感興趣浦子口之戰的結果如何?今天給大家帶來了相關內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浦子口城位於今南京市浦口區,修築於明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依山傍水,共有五門,是長江北岸拱衛京師的最後一道防線。洪武九年(公元1376年)四月,浦子口巡檢司、浦口驛等衙門歸江浦縣管轄。

建文四年(公元1402年)5月9日,燕王朱棣率領的靖難大軍和建文朝廷大將盛庸在淮河隔江對峙。燕軍大將丘福、朱能率數百精銳向西行二十餘里,悄悄渡過淮河,並對盛庸所部發動突襲。在此前的靈璧之戰中已經心膽俱喪的官軍,在燕軍的衝擊之下一潰千里。盛庸單騎逃走,淮河上的官軍艦船盡歸燕軍,朱棣遂率大軍渡過淮河,佔領盱眙。

浦子口之戰的結果如何?明史爲何沒有記載?

5月17日,燕軍至揚州,揚州衛指揮王禮等率衆出降。5月19日,燕軍至六合(位於今南京市北部長江以北六合區),官軍再次敗北。5月20日,燕軍駐軍江北,朝廷派朱棣堂姐慶成郡主前往燕軍大營求和,朱棣不允。

此時,浦子口成爲了朝廷在長江以北的最後一道防線。盛庸、魏國公徐輝祖等率領朝廷最後的一支精兵駐紮與此,準備做出最後的抵抗。

神祕的浦子口之戰

對於浦子口的那場戰鬥,《明太宗實錄》上隻字不提,這本身就是非常反常的現象。之前發生在建文二年(公元1400年)十二月的東昌慘敗,實錄雖遮遮掩掩,通過描寫朱棣的勇武來淡化失敗的慘痛,畢竟還是寫了“上旋師,命步軍輜重先行,上以百餘騎殿後。”委婉地承認了戰敗退兵的事實。相對來說,《明史惠帝本紀》算是對此戰透露信息最多的史書了。

(四年)六月癸丑,盛庸帥舟師敗燕兵於浦子口,復戰不利。—《卷四·本紀第四》

也就是說,浦子口之戰實際上分爲兩個階段。官軍在第一階段戰鬥中獲勝,但卻在第二階段的戰鬥中落敗。那麼對於此戰,是否還有其他史料可以佐證呢?還是有的。

徐輝祖敗燕兵於浦子口,高煦引蕃騎來。成祖大喜,曰:“吾力疲矣,兒當鼓勇再戰。”高煦麾蕃騎力戰,南軍遂卻。—《卷一百十八·列傳第六諸王三》

從《明史朱高煦傳》透露的信息可以知道,浦子口之戰的第一階段是由朱棣親自指揮的,而盛庸和魏國公徐輝祖已經率領官軍佔據了上風。從朱棣的話中可以看出,在朱高煦領兵來援之前,朱棣已經瀕臨崩潰。所謂的蕃騎,並非指朵顏三衛,而是燕軍中的蒙古騎兵。換句話說,沒有朱高煦奮勇殺敵,朱棣在浦子口的失利將不可避免。

浦子口之戰的結果如何?明史爲何沒有記載? 第2張

而在明末清初歷史學家谷應泰所著的《明史紀事本末》中,對朱高煦救駕這一事件提供了更多細節性的描寫。

(四年)六月癸丑朔,兵至浦子口,盛庸諸將逆戰,敗之。燕王欲且議和北還,會高煦引北騎至,王大喜,遽起按甲,仗鉞撫煦背曰:“勉之!世子多疾。”於是煦殊死戰燕王率精騎直衝庸陣,庸軍小卻。—《明史紀事本末卷十六》

從谷應泰的記錄來看,當時朱棣所面臨的形勢極其窘迫,甚至到了議和北還的地步。即使朱高煦在朱棣那句“勉之!世子多疾。”的激勵之下,也只是使盛庸所部“小卻”而已。同時由於朝廷方面擁有絕對的水軍優勢,盛庸的小卻,是渡過長江退往了高資港。

高資港位於今鎮江市丹徒區,在南京市東面偏北方向。盛庸之所以退往高資港,可能是因爲鎮江乃是南京咽喉,還能與巡防江上的右軍都督僉事陳瑄互爲支援。按照方孝孺和皇帝朱允炆所定下的作戰方略,靜以待變,未嘗沒有翻盤的機會。

建文君復問:“今奈何?”孝孺徐曰:“長江可當十萬兵,江北船已遣人盡燒之矣。北兵能飛度?況天氣蒸,易以染疾。不十日,彼自退。若遽度江,祇送死耳。”—《明太宗實錄卷九上》

渡江的勝負手:陳瑄

陳瑄字彥純,直隸廬州合肥縣人。從小就機警有智略,善騎射,曾經在魏國公徐達麾下效力(這一點可能是陳瑄最終倒向朱棣一方的間接原因)。一路從成都右衛指揮同知、四川行都司都指揮同知一直到右軍都督僉事。燕軍駐軍江北之時,被建文帝賦予總舟師防禦江上的重任。

6月1日盛庸率部退守高資港之後,朱允炆立即派陳瑄率舟師進行增援。結果沒想到的是6月2日陳瑄就在浦子口向朱棣投降。大喜過望的朱棣當天祭祀大江之神,第二天即率軍渡江。

浦子口之戰的結果如何?明史爲何沒有記載? 第3張

6月3日當天微風飄揚,長江不波。盛庸所部看到原本“舳艫相銜,旌旗蔽空,戈矛耀日,金鼓震動”的陳瑄所部水師,突然亮出了燕王的的旗號,無不“驚愕不敢動”。盛庸措手不及,只能指揮部隊倉促列陣,結果在朱棣本人親自率領的精銳騎兵衝擊之下迅速潰散。南岸官軍幾乎全軍覆沒,盛庸本人再次單騎逃脫。鎮江守軍看到長江之上水師艦船盡爲燕王所有之後心膽俱裂,說了一句“海舟皆已降,吾何能力?”6月6日,指揮使童俊開城投降,鎮江失守。

6月8日,燕軍駐軍龍潭,南京已近在眼前。後面的故事大家都很熟悉了,6月13日,燕軍從金川門進入南京,朱允炆在皇宮奉天殿內殉國,方孝孺等死忠大臣被悉數族滅。

戰後,爲燕軍渡江立下不世功勳的陳瑄授官奉天翊運宣力武臣、特進榮祿大夫、柱國,封平江伯,食祿一千石。賜白金、鈔幣,追封其三世。宣德八年(公元1433年)10月17日陳瑄去世,追封平江侯,諡恭襄。

從筆者對史料的梳理,我們大致可以明白爲何《明太宗實錄》會在建文四年六月癸丑、甲寅和乙卯這三天的記載中,對浦子口之戰及陳瑄投降這兩件事略而不提。筆者以爲,原因無非有以下幾條:

第一、浦子口之戰第一階段,朱棣親自帶兵,卻在和官軍的對抗中落於下風,故而實錄對此諱言。

第二、浦子口之戰第二階段,救朱棣於水火之中的人,又是日後因叛亂而被徹底否定的漢王朱高煦。對於他在靖難中的功勞,《實錄》一向是能不提就不提。綜合這兩點因素,浦子口這一場差點讓朱棣議和北還的重要戰役,竟然憑空就從《實錄》中消失,也就令人可以理解了。

浦子口之戰的結果如何?明史爲何沒有記載? 第4張

第三、盛庸所部整建制地退往高資港,鎮江城內朝廷守軍沒有受到任何損失,長江之上又有陳瑄率領的水師巡邏,官軍完全可以依託長江天險堅守待援。對於朝廷嚴密的佈防,《實錄》也做了如實的記錄:“緣江上下二百餘里,盡列海艘嚴備。”此前方孝孺已經組織人手燒掉了長江北岸所有的渡船,如果沒有陳瑄的叛變,朱棣所部只能望江興嘆。當朱棣一方糧草告急,疾病叢生,而朝廷一方養精蓄銳,勤王之兵四處雲集。退兵,不是不可能的事。

第四、叛變之後的陳瑄由於在漕運上的巨大功勞,在永樂、宣德兩朝都混得非常好。《明太宗實錄》修纂於宣德年間,以陳瑄當時的聲望,雖然所有人都知道就是因爲他的叛變才導致了燕軍的渡江,但爲了替尊者諱,《實錄》中在甲寅和乙卯這兩天中抹去了陳瑄的記錄,使得他的背叛看上去可以不再那麼扎眼。

總之,因爲朱棣在浦子口打了敗仗,又由於漢王和平江伯這一正一反兩位人物的影響,最終浦子口之戰和陳瑄背叛這兩件足以影響靖難戰爭結局的事件在《實錄》上消失不見。我們後世之人閱讀歷史,務必不能拘泥於一本書的記錄,需得多方比較,盡力還原歷史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