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成漢李特的賢內助羅皇后:隨着李特父子創立成漢

成漢李特的賢內助羅皇后:隨着李特父子創立成漢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0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西晉惠帝元康元年(291年),秦雍氐羌起義,關西戰亂頻繁,加之連年災荒饑饉,導致天水、略陽等6郡10餘萬人民,流轉寄食於漢中,旬又流入巴蜀,其中部份流入縣境。流民中有祖籍宕渠(今渠縣)人李特及其弟李庠、李流,史志記載,李特字玄休,宗人,世居巴西。皆勇武仕俠,膽識過人,深受流民擁戴。祖籍縣境丘埡的羅氏女,武藝超羣,早年在天水與李特相識而與之結婚,此時也偕同來巴西。
  
  流民滯蜀期間,西晉益州刺史趙欽反覆無常,先是拉攏利用流民,圖謀地方割據,繼又藉故殺害流民首領李庠。李特在綿竹收合流民,打敗趙欽。西晉永寧元年(301年),西晉王朝又派羅尚任益州刺史。羅尚到任,強行遣返流民,且沿途設卡刁難。而七月流民上路,正逢連日大雨,行進困難,人人愁怨。於是,流民紛紛擁戴李特爲首領,揭竿而起,公開同西晉王朝對抗。羅氏女亦率家鄉人民加入流民起義隊伍。
  
  李特因而佔領廣漢,自稱鎮北大將軍,在廣大羣衆的支持下,多次打敗西晉軍隊。晉惠帝太安二年(303年)二月,李特戰死,弟李流繼續領導流民抵抗。三月,羅尚駐兵於繁城(今新都新繁鎮西北),流民軍退守於赤祖(今德陽與羅江縣界的略坪場),分東西二營把守。李流保東營,李特兒子李蕩、李雄保北營。在三面受亂的情況下,李流對付南面毗橋的常深;李雄、李蕩去涪縣(今綿陽)鎮壓藥紳、杜阿的反叛。赤祖老營空虛,羅尚軍左汜攻入北營,符成、隗伯判變爲內應。
  
  李特妻羅氏女在此危急時刻,披甲上陣,揮弋殺敵。在激戰中隗伯刺傷羅的眼睛,而她的戰鬥意志更加高昂,大大彭舞了士氣。從早上戰鬥到中午,直到李流破常深,李蕩、李流破藥紳,他們回師助羅,把左、黃打敗,才扭轉了形勢。李雄母羅氏參加這次戰鬥並取勝利,爲以後流民軍驅走羅尚,戰領成都,李雄在四川建立“大成國”具有決定性意義。
  
  光熙元年(306年),李雄在成都稱帝,封母羅氏爲皇太后。成漢開疆拓土,疆域東到建平(今湖北境),北到漢中、仇池(陝、甘南部),西到漢嘉(今天全)、沈黎(今漢源),南到寧州(今雲南省境)。李雄在境內廣設郡縣,爲政寬和,與民休息,輕徭薄賦,經濟有所發展,百姓富實,西蜀出現當時南、北方不曾有的太平局面。

成漢李特的賢內助羅皇后:隨着李特父子創立成漢


  
  335年,李雄死,子、侄爭奪帝位,以兵戎相見。338年,李壽奪取政權,改國號漢,年號漢興。李壽死,李勢繼位。其時統治集團內部分崩離析,加之僚人反抗和遭受天災,成漢國勢日蹙。346年,東晉大將桓溫伐蜀,次年3月克成都,李勢逃至晉壽而降,成漢由是滅亡。
  
  羅氏一生戎馬倥傯,轉戰巴蜀,幫助兒子奪得皇位立下汗馬功勞,至今南充皇后山還留下不少羅氏遺蹟與民間傳說。皇后山東南是羅氏和李雄馳騁的“跑馬嶺”,山頂北約一萬平方米的草坪尚有壕塹、箭垛等殘跡。嶺下有一條小河,河水清澈見底,好像瑩潔的輕紗,繞着山麓,這便是羅氏當年經常飲馬的“飲馬河”。飲馬河中段,河牀陡然下跌,數米高的瀑布下匯成潭,秋冬時節,寒潭倒影,水底可以清晰地看到4凹下的馬蹄印,這就是羅氏洗刷坐騎的“洗馬灘”。灘側一石倚岸而立,光潔如案,這就是羅氏的“上馬臺”。
  
  據當地人講,羅氏幼年頭上生有禿瘡,常到河邊洗頭,後來瘡愈,長出一頭美麗的長髮,現在還有一些患頭瘡的人,常來河邊洗療。皇娘墳位於山樑西北,緊靠李封觀後。原有墓室與高大的封土堆,由於歷年土層擾亂嚴重,封土堆已不大明顯,僅存高出地面2米,直徑約6米的不規則土臺。60年代初,勞改農場修飼養場時掘墓取石,在掘至3米深處,因疊砌石條的接縫榫眼均用鐵汁澆灌,難以取用而終止。現封土已重新整治,墓室尚存。皇娘墳旁有古柏8株,胸徑都在1米以上,墓東南約500米的半山腰,傳說是李雄幼年時與母親羅氏居住的地方,名李雄埡,這是古柏芊綿,蒼勁挺拔,濃蔭似蓋,景色宜人。
  
  羅氏隨李特戎馬倥傯一生,繼又與兒子李雄一道反抗西晉的暴力統治,最終建立起成漢政權。在巴蜀史上她是一們傑出的巾幗英豪,也是中華羅氏的驕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