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一代智囊劉伯溫的“謀臣”悲劇:劉伯溫下場如何

一代智囊劉伯溫的“謀臣”悲劇:劉伯溫下場如何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9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智謀文化的早熟和發達,是中國一個特有的現象。在這種文化催生下,中國人特別崇拜智慧人物。而在智慧人物的系列中,有兩大偶像:一個是三國時期的孔明諸葛亮,另一個就是元明之際的劉基劉伯溫。

歷代人們給這兩位附會了很多神異的傳說,傳說中,他們不僅神機妙算,而且還能呼風喚雨。時下播放的何冰版《神機妙算劉伯溫》即是明證。

魯迅在《中國小說史略》中批評神化諸葛亮的《三國演義》時說,孔明先生被描寫得不大像一個正常人了,“多智而近妖”,而劉伯溫也被後世的許多傳說扭曲得厲害,即使不“近妖”,也是“多智而近怪”。

那麼,歷史上真實的劉伯溫究竟是一個怎樣的人呢?

劉伯溫的謀臣悲劇

劉基,字伯溫。元武宗至大四年(1311年)生,生於浙江青田縣南田山武陽村。按元朝當時的行政區劃,屬於江浙行省的處州路。

一代智囊劉伯溫的“謀臣”悲劇:劉伯溫下場如何

江浙地區向爲人文淵藪,劉伯溫的家鄉武陽村雖然是個偏僻小山村,距青田縣城有150多裏之遙,但讀書的風氣不衰。劉基的曾祖還曾在宋朝爲官,傳到劉基父親這一代,雖非顯第,但無疑是一箇中國傳統農村典型小門小戶的讀書家庭。在這種背景下,劉伯溫從小受到了良好的儒家傳統教育。《明史》上說,劉伯溫“幼穎異”,特別聰明,他的老師即對其父親說,劉伯溫不是池中物,長大後必然光宗耀祖。

《明史》的這兩點記載非常重要,因爲它基本勾畫出了劉伯溫兩條人生軌跡:一個是深受傳統儒家教育,作爲“儒者”的劉伯溫;一個是搖鵝毛扇,作爲“謀臣”的劉伯溫。兩者不可偏廢,毋寧說前者還更爲重要,但可惜經過野史和民間的渲染,也在各種離奇怪誕的傳說中,成爲一個滑稽多智的怪物,差不多等於是江湖術士之流了。

作爲儒者劉伯溫,照例要重走我輩高考循環往復的那條道路。至順四年,23歲的劉伯溫參加元王朝的科舉考試,考中進士。值得一提的是,按照元朝的制度,年滿25歲的成年男子才能應考,據當代學者楊訥考證,劉伯溫虛報年齡爲26歲,終於矇混過關。不過,只要是憑真才實學,在舊時,這倒是讀書人的一段佳話。

按照元朝制度,名列第三甲的進士只能授予正八品,一個有才華的年輕人,終究是抑制不住的,問題的關鍵在於,劉伯溫運氣差了一點,他此刻所置身的,完完全全是一個衰世。

飽讀詩書,從書齋昂昂然走出的劉伯溫,儒家知識分子那種“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抱負幾乎與生俱來,但他在江西做了五年小官,最後只能抑鬱求退。

元至正十九年十一月,放牛娃朱重八的部隊攻佔了浙江麗水,因爲在故鄉的聲望,劉伯溫和另外三個當地著名知識分子—葉琛、宋濂、章溢,一起被朱的兵士送到應天(今南京)去見朱元璋。《明史》記載了這四人與朱元璋見面的場景:“太祖勞基等曰:‘我爲天下屈四先生,今天下紛紛,何時定乎?’”朱元璋表現出了禮賢下士的態度,向他們請教如何統一和安定天下,章溢回答說:“天道無常,惟德是輔,惟不嗜殺人者能一之耳。”意思是隻要朱元璋保民安民,就能收拾人心,完成霸業。

劉伯溫從此開始了爲朱元璋充當謀臣的不歸路。

關於劉伯溫在朱元璋打天下過程中的作用,雖然不像傳說中那樣神奇,但他和其他知識分子一起,幫助朱元璋在亂世中恢復秩序,是值得歷史肯定的。

朱元璋統一天下,劉伯溫和其他開國功臣一樣得到了封賞,這似乎實現了他的人生抱負,但作爲儒家知識分子,新朝的肇建又使劉伯溫自覺揹負了一種新的使命,這就是“導君於正”,使新皇帝符合儒家的政治文化傳統。而就是在這方面,劉伯溫開始品嚐苦澀的滋味,因爲在朱元璋這樣的雄主手下討生活,實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劉伯溫入明後活了七年有半,在這不算長的時間裏,他先後幾次受封,又幾次被打發回鄉。從他第一次被斥退的經歷中,可以看出“伴君”確實是一件危險係數極高的工作。劉伯溫由於功名之心未滅還滿懷惆悵,那麼他後來的被放歸,則更像是一種自我放逐。

這不僅因爲明初同僚傾軋十分激烈,不同派系之間的權力鬥爭已到白熱化的程度,更因他對“聖意難測”有了更深的理解,對在雄主手下討生活充滿了憂懼,深知只有韜光養晦纔是自我保全之道。

一代智囊劉伯溫的“謀臣”悲劇:劉伯溫下場如何 第2張

然而劉伯溫到底是讀書人,儘管他感覺面前這個曾與自己共過患難的人越來越難以捉摸,但在反覆放歸、召還的過程中還是要戰戰兢兢地盡儒者的本分。他勸朱元璋,“霜雪之後,必有陽春,今國威已立,宜少濟以寬大”,要朱元璋保存臣子的體面,不應動輒羞辱,都是非常有針對性的;他又提醒朱元璋,對遁逃北漠的元朝大將王保保不能輕敵妄進,結果也被他不幸言中了—名將徐達在追擊王保保的一戰中,幾乎全軍覆沒。

憂讒畏譏的劉伯溫準備在家鄉終老,但善於占卜的他卻不知道,自己的命運並不在自己手中。

隱居的劉伯溫,竭力洗盡鉛華,表現得像一個不識字的老農,不和地方官吏來往。他知道,有一雙天眼在盯着他的一舉一動。《明史》上這樣繪聲繪色地描述他的謹慎:“還隱山中,惟飲酒弈棋,口不言功。邑令求見不得,微服爲野人謁基。基方濯足,令從子引入茅舍,炊黍飯令。令告曰:‘某青田縣也。’基驚起,稱民謝去,終不復見。”家鄉父母官因爲始終見不到劉伯溫,所以換上便服求見,正在洗腳的劉伯溫對上門的客人當然不好拒絕,升火做飯以待客,但當縣令以實相告時,劉伯溫馬上變色,自稱小民,便立即退避。

如此小心的劉伯溫還是出事了。

處境和心情都惡劣,劉伯溫的病情加重了,洪武七年,朱元璋知其病重,賜歸田,這一年四月十六日,劉伯溫卒於家中。

劉伯溫的死因,歷來有三種不同的說法:一說被丞相胡惟庸毒死;二說朱元璋是毒死劉伯溫的主謀;三說系病死。與劉伯溫的死因相比,太祖在劉伯溫死的前後表現出來的態度,更耐人尋味。

朱元璋爲何對智囊痛下殺手,不僅是因爲在身份認識上有些偏差,且因江湖傳其神乎其神,爲朱姓千秋萬代之基業計,智囊在劫難逃焉。理由多的是:劉伯溫雖被人們看成“謀臣”甚至“術士”,但他更自居爲“儒者”,然而讓他沮喪的是,朱元璋也更多願意把他當成“謀臣”和“術士”。在一次誰是當今大儒的討論中,朱元璋就曾經輕蔑地說,像宋濂、劉伯溫這樣的人哪配稱“大儒”?

在現實的無情打擊下,劉伯溫的“儒者”、“帝王師”之夢最後破滅了沒有?我們無從落筆。我們只清楚的是:他臨終遺命,告誡子孫世代不得爲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