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馬拉之死油畫 馬拉之死作者是

馬拉之死油畫 馬拉之死作者是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7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馬拉之死,外文名The Death of Marat,作者是法國新古典主義畫派奠基人雅克·路易·大衛,創作時間1793年,畫作類別,油畫,現收藏地,比利時皇家美術館。

作品介紹

《馬拉之死》是法國新古典主義畫派奠基人雅克·路易·大衛於1793年創作的畫布油畫,現收藏於比利時皇家美術館。

《馬拉之死》刻意營造了一個屬於窮人的空間。在封閉狹小的陋室裏,馬拉倒在浴缸中,一手握着筆,一手握着染了鮮血的信,油畫的上半部筆觸鬆散凌亂,可能是一面牆,也可能只是含糊不明的空間,代表着永恆的虛無,但那個充當書桌、粗糙平實的木箱,彷彿在訴說着馬拉的美德。

這幅畫通過去除所有的動作、所有的寓言人物以及弱化所有的謀殺痕跡,創作出一副革命者聖像,成爲法國大革命史上的經典作品。

畫作內容

馬拉之死油畫 馬拉之死作者是

  《馬拉之死》油畫

《馬拉之死》描繪的是法國大革命時期遇害的雅各賓派領袖馬拉被刺的情景:馬拉倒在浴缸中,鮮血從他胸口流出,帶血的匕首掉落在地上。馬拉的軀體無力地垂到一邊,手中還拿着刺客的信函,右手還握着筆。他審批的木箱上有墨水瓶和紙。手上的便箋寫的是:“1793年7月13日,瑪麗·安娜·夏洛蒂·科黛致公民馬拉:‘我’十分不幸,指望能夠得到您的慈善,這就足夠了。”而木箱上的便箋上寫的則是:“請把這五個法郎的紙幣給一位五個孩子的母親,她的丈夫爲祖國獻出了自己的生命。”

創作背景

時代背景

《馬拉之死》創作於法國歷史上動盪,血腥,也是偉大的變革時期。路易十六治理下的法國當時正處於一場危機中,這一波災難的導火線照例是金融危機,法國因資助美國爭取獨立而洋洋得意,但財政上的拮据又迫使國王向人民增稅。以避免破產。因爲貴族、神職人員可以免稅,但是窮苦的平民們卻要爲此掏空口袋。1789年,法國作物歉收,物價飛漲。

事件背景

1793年7月13日夜晚,法國大革命激進派的代表人物——保爾·馬拉遇刺身亡。7月14日,法國召開國民大會,譴責保皇黨的反革命陰謀。一位名叫希羅的代表發言,呼籲畫家雅克·路易·大衛拿起畫筆爲馬拉報仇,要讓敵人看到馬拉被刺的情景發抖。大衛是法國繪畫中新古典主義的代表人物、國民大會議員、人民教育委員會委員,他接受了這一任務後,立即趕到事件現場,瞭解情況,爲死去的馬拉畫了頭像,下石膏面模作爲形象參考。他還把刺客留下的匕首和馬拉死去的浴盆搬回畫室,作爲創作的依據。

科黛以向馬拉舉報康恩地區的吉倫特黨人爲名,進入馬拉的浴室。事後的審訊記錄表明,當時科黛向馬拉舉報了18名吉倫特黨人,馬拉一一記下,並表示第二天就要按名單抓人並送他們上斷頭臺。此時科黛掏出小刀,一刀刺殺了馬拉,然而她並沒有逃走,而是靜靜地等待抓捕。所以,當時馬拉手上的便箋,應該是那張他準備處決的18人名單。因此,有理由懷疑,桌子上充滿慈善溫情的錢和撫卹信,也來自大衛的杜撰而非事實。馬拉死後,雅克·路易·大衛爲馬拉畫了《馬拉之死》畫作。

藝術鑑賞

主題

《馬拉之死》畫中的人是被仁慈、正直和無私的愛國情懷所美化的人,皮膚的色調如同冰冷的石頭,馬拉身上的傷口醒目、細緻,如同十字架上耶穌身上的傷口,而馬拉此時似乎也有着耶穌般的感召力,整幅畫瀰漫着悲涼的美感,似乎有宗教崇拜的意義,有着超強的說服力,鎮定而堅毅的遺容好像表明馬拉並沒有死。畫家塑造了一位已經死去但仍永遠活着的英雄。

畫中的馬拉已經褪去了醜陋的面容,死亡讓他安逸得遠離了殺戮,藥水也已經好像洗清了他所有的罪惡,使他變成了一名善良、誠實、無私愛國的美男子。大衛希望所有法國公民都能夠看看馬拉這位獻身於法國革命事業的政治家。他絲毫沒有描繪房中的其他景物,甚至沒有描繪依舊在屋裏的科黛,空曠的房間彷彿在說——馬拉依舊是你們的“人民之友”。大衛用他的筆將馬拉的死繪製爲了不朽的歷史畫名作,也是用這支筆美化了一個喪心病狂的屠夫。大衛在視覺上修復了馬拉渾身的“皰疹性皮炎”導致的潰瘍,從而不讓觀者對馬拉出了名的醜陋形象產生噁心;又爲馬拉的手上的信箋,填上動人的內容。這樣的藝術創造,爲的是打造一個聖徒般的馬拉,引起不明真相的觀者對刺殺者的痛恨。

構圖

《馬拉之死》畫作的豎構圖明快單純、莊重,省略了一切無關大局的細節,佔據畫面一半的深沉得發黑的背景,壓得人幾乎喘不過氣來。而奪人眼目的皮膚的屍色、木箱的黃色、毯子的綠色、被單和紙張的白色,又都最大限度地呈現出來,形成了強烈的對比。馬拉靠在一個浴缸裏,他一隻手無力地垂落在缸外,另一隻手拿着字條,頭後仰,面部帶着平靜的表情,就像工作勞累後閉目小憩一樣,鮮血從他的胸膛流出。

技法

馬拉之死油畫 馬拉之死作者是 第2張

  《馬拉之死》油畫(局部)

該畫作用筆結實有力,以寫實的筆法刻畫雅各賓派領袖馬拉遇刺身亡。暗淡沉鬱的畫面充滿了悲劇色彩,表述的是一個撼動人心的歷史瞬間,反映了一個真實的具有激情與理想、流血與死亡的大革命時代。在營造馬拉“聖徒”形象的技巧方面,大衛畫的馬拉整體姿態,特別是下垂的胳膊,巧妙地將觀畫者的感受與耶穌基督下十字架的印象聯繫了起來。作爲一個天主教國家,耶穌基督下十字架時的形象,通過各位知名或不知名的畫家,存在於天主教世界的各個角落,拉斐爾等大畫家都有過類似的表達。

名家點評

19世紀法國現代派詩人、評論家夏爾·皮埃爾·波德萊爾:《馬拉之死》“沒有迂腐平庸之處,既有一種柔和的的情調,同時又有一股動人心魄的力量。該畫作是一出觸目驚心的戲劇。一種非常強烈的表現力使得該幅作品成爲現代藝術的奇蹟之一。

前蘇聯美術評論家尤·戈·夏皮羅:《馬拉之死》“把一個人的生活、鬥爭、社會觀點和死亡描述得比長篇大論可能記述的還要充分。”

歷史傳承

直到整整100年後的1893年,《馬拉之死》油畫才被比利時的布魯塞爾博物館收藏。現收藏於比利時皇家美術館。

重要展覽

1982年,《馬拉之死》隨法國250年畫展到中國北京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