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海因裏希·伯爾歷史 海因裏希·伯爾歷史百科

海因裏希·伯爾歷史 海因裏希·伯爾歷史百科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9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海因裏希·伯爾,德國作家,外文名叫做Heinrich Böll,生卒時間1917年12月21日-1985年7月16日,主要成就是在1972年獲諾貝爾文學獎,代表作品有《小丑之見》、《火車正點》、《亞當,你到過哪裏?》等。

生平

海因裏希·伯爾歷史 海因裏希·伯爾歷史百科

  伯爾的半身像

青年及戰爭年代(1917–1945)

海因裏希生於科隆,其父母爲木匠維克多·伯爾(Viktor Böll)及其妻瑪麗亞(Maria,孃家姓Hermann)。海因裏希是其父的第八個孩子也是第三個兒子。瑪麗亞是維克多的第二任妻子。這個小市民家庭信奉羅馬天主教,從而排斥納粹主義。

1924年至1928年,伯爾在天主教市民學校學習。此後轉入國立的威廉皇帝完中。1937年中學畢業後,他開始在位於波恩的書商蘭帕茲(Lempertz)當學徒。在十一個月之後因故中斷。在此期間,他開始了最初的文學寫作嘗試。1938年,伯爾服了一年帝國自願服務。1939年夏,他進入科隆大學,學習日爾曼語言學和經典哲學,同時開始寫作第一部小說,“教堂邊緣”(Am Rande der Kirche)。但是在夏末時他被徵召入伍。此後一直在軍中服役,直到1945年4月被美軍俘虜,並在同年9月被釋放。

1942年,伯爾從前線回到德國休假,並與相識多年的阿內瑪麗(Annemarie Čech)結婚。生於1945年的他們的第一個兒子克里斯多夫(Christoph)出生後不久即夭折。隨後他們於1947年、1948年、1950年分別生育了三個兒子雷蒙特(Raimund),雷內(René)及文森特(Vincent)。

在二戰的時候,他在信中多次請求他的父親,給他寄甲基苯丙胺(Pervitin),這種興奮劑在士兵當中很流行。在戰爭結束之後海因裏希還對此依賴。

企業家和漁夫的故事

1963年,伯爾在五朔節的時候給德國的Norddeutscher Rundfunk廣播電臺寫了一個故事 ,名叫“Anekdote zur Senkung der Arbeitsmoral” ,意思是“一個關於降低勞動生產率的故事”。講的是一個企業家旅行者給一個漁民生活建議的故事

故事大綱

“一個企業家旅行者來到一個歐洲西部的無名海灘,他拍照的時候發現了一個穿着破爛的漁夫在船裏睡覺,他對漁夫的懶惰感到失望,就過去問漁夫爲什麼躺在這裏而不去打漁。漁夫說他上午已經出海了一次,捕到的魚已經足夠接下來兩天的生活了。

旅行者告訴漁夫,如果他每天出海打漁好幾次,一年內他就能買一臺摩托艇,第二年就能再賣一條。這樣幾年積累下來,他就能建一座冷庫,一個魚加工廠,坐直升飛機飛來飛去,建一座魚餐廳,並把龍蝦直接出口到巴黎去。

漁夫並不感冒地問:“接下來呢?”

旅行者說:接下來你就可以無憂無慮地坐在海邊打瞌睡、欣賞海景了。

“但我不是已經這樣做了嗎。”漁夫說。

旅行者沉思着走了,他一點也不對漁夫感到遺憾,反而有些嫉妒。”

故事的流行和改編

這個故事及其的變體在網絡上相當流行,也被一些書和論文引用。 在有的變體中,故事的人物改成了哈佛MBA和一個墨西哥人。 這個故事經常被拿來討論金錢與幸福的關係。被一些大學列入閱讀書目,也被選入一些德語教材。

主要作品

短篇小說方面,目前已知的有:

中篇小說,目前已知的有:

長篇小說,目前已知的有:

目前已知,但無法確定是哪一類的小說作品有:

散文

 參考資料

孟憲忠編著,《諾貝爾文學獎作家的人生之旅》,臺北市:智慧大學,1993年。

諾貝爾官方網站海因裏希·伯爾自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