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貝托爾特·布萊希特詩歌 貝托爾特·布萊希特情歌

貝托爾特·布萊希特詩歌 貝托爾特·布萊希特情歌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3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貝托爾特·布萊希特,著名德國戲劇家和詩人,外文名Bertolt Brecht,生卒時間1898年2月10日-1956年8月14日,代表作品四川好人、高加索灰闌記、大膽媽媽和她的孩子們、夜半鼓聲。

生平

童年與青少年時期

貝托爾特·布萊希特詩歌 貝托爾特·布萊希特情歌

  布萊希特在奧格斯堡的誕生地,如今爲 “布萊希特之家”(紀念館)

貝托爾特·布萊希特詩歌 貝托爾特·布萊希特情歌 第2張

  奧格斯堡的布萊希特牌匾

歐根·貝托爾特·弗里德里希·布萊希特(Eugen Berthold Friedrich Brecht)於1898年2月10日出生於奧格斯堡,父母分別是貝托爾特·弗里德里希·布萊希特(Berthold Friedrich Brecht)和威廉明妮·弗裏德里克·索菲·布萊希特(Wilhelmine Friederike Sophie Brecht)。他是父母的長子(geb. Brezing)。他的父親貝托爾特·布萊希特是天主教徒,出身於阿赫恩(Achern)黑森林地區,他從1893年開始受僱於海因德爾申造紙廠(Haindl'schen Papierfabrik),並從1914年起擔任員工主管。因此布萊希特一家得以遷居造紙廠的宿舍。布萊希特的母親索菲(Sophie,1871年-1920年)來自一個新教家庭。索菲的父親約瑟夫·弗里德里希(Josef Friedrich,1842年-1922年)曾是位於上施瓦本地區(oberschwäbischen)Roßberg(如今屬於沃爾夫埃格Wolfegg)的巴登-符騰堡鐵路員工。württembergischer Eisenbahnbeamter巴登-符騰堡鐵路在索菲出生前不久才通車。Württembergischen Allgäubahn.

少年時代的布雷希特被父母暱稱爲“歐根”Eugen(施瓦本語又稱“艾勤”(Aigin))。 後來,人們才稱他爲貝托爾特·布萊希特。布萊希特在奧格斯堡的赤足教堂(Barfüßerkirche)受洗並且行堅信禮。布萊希特童年時期,生活在手工匠的生活圈裏,他家住所的下層就住着一位銼刀工。布萊希特從小內向而害羞,病病歪歪,心臟有點小毛病,因此也得到了母親無微不至的關懷照顧。小學畢業後,他在1908年至1917年之間在奧格斯堡的皇家職業高中(如今被稱爲Peutinger-Gymnasium)學習,書還沒讀完,他就因爲第一次世界大戰而匆匆畢業,獲得戰時高中畢業證(Notabitur)。布萊希特很早就顯露出文學才能,早在1913年,他就在日記中寫道:“我要一直寫作。”同年,由他一人主創、編輯、出版的學生雜誌《收穫》出版。其中主要刊登布萊希特創作的愛國主義詩歌、故事及書評。他深受宗教的影響,同年他在《收穫》雜誌上發表了自己的劇作《聖經》。

布萊希特的弟弟瓦爾特·布萊希特(Walter Brecht,1900年-1986年)是達姆斯塔特大學(Universität Darmstadt)的造紙技術教授。他的祖父在阿赫恩(Achern)擁有一家平面印刷工廠。他的曾祖父約翰內斯·米歇爾於1807年出生於施派爾(Speyer)的萊茵海姆(Rheinheim)(今屬菲利普斯堡Philippsburg的一部分)。布萊希特的祖先可追溯到17世紀左右的克里斯曼·布萊希特。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開戰後,布萊希特在《慕尼黑-奧斯堡晚報》(München-Augsburger Abendzeitung)發表了他的《奧格斯堡戰時信札》(Augsburger Kriegsbriefe)。 雖然起先還被廣泛存在的戰爭熱情所感染,但布萊希特在學生時代便已開始明確批評稱,“爲祖國而犧牲是美好而榮耀的”的口號僅是爲了宣傳,只有笨蛋纔會相信。他爲此受到學校的停課處罰。幸好他的父親位高權重,加上宗教老師的干預,他才得以繼續留校學習,取代開除處罰的僅是一個口頭警告。

1916年7月,他第一次在《慕尼黑-奧格斯堡晚報》上以“貝爾特·布萊希特”(Bert Brecht)署名。

求學生涯

1917年10月2日起,布萊希特在慕尼黑大學學習哲學、醫學和文學。但他不得不在1918年中止學業。雖然布萊希特從當時已成爲醫生的學生時代的同學那裏獲得了醫學診斷,藉口心臟問題而不能從軍,他還是被派到奧格斯堡的一個儲備野戰醫院當護理員。

流亡之前的創業時期

1922年,布雷希特就獲得了德國最高的戲劇獎項。 1924年,布雷希特受邀擔任徳意志劇院的導演。 1928年,他改編約翰.蓋伊的三便士歌劇獲得極大的成功,在柏林演了一年。 在1928-1930年間,布雷希特曾寫作一系列引起強烈爭議的教育劇。 對於教育劇階段的作品,是布雷希特最引人爭議的部分。其中措施和母親兩劇被認爲是宣揚共產主義。 但對此羅蘭巴特爲文駁斥這個說法,他認爲母親一劇很明顯的主題即是“母性”。 措施是布雷希特一系列教育劇最有爭議的一部,布雷希特即是在1933年措施演出被警察打斷,而開始流亡時期。 但是,在之後他發展出史詩劇場等成熟期作品之後, 布雷希特晚年被問及:“如果要有一個劇本作爲未來社會主義社會的戲劇形式,那劇本應該是什麼?” 布雷希特回答的就是《措施》。

婚姻和家庭

還未成爲慕尼黑的戲劇家之前,布萊希特在一家報社《人民意志報》找到寫劇評的工作。1922年布萊希特的《夜半鼓聲》在慕尼黑和柏林的劇院上演,藉此布萊希特獲得有名的克萊斯特最佳年輕劇作家獎。布萊希特也開始穩定他的人際關係,於24歲娶了歌劇演唱家瑪麗安娜。次年生了他們的第一個女兒漢娜。雖然結了婚,很少花時間陪妻子和女兒的布萊希特還是有其他的婚姻問題。1924年搬到柏林後,他認識了維也納信仰共產主義的女演員海倫娜·魏格爾,並積極的追求海倫娜。海倫娜還爲他生了一個私生子叫做施坦芬。後來布萊希特也認識了伊麗莎白·霍普特曼,並和她合作。1926年布萊希特和瑪麗安娜離婚,1929年和海倫娜結婚。

流亡時期

1933年國會縱火案發生後,布萊希特和他的家人逃到蘇黎世,後來又到丹麥、芬蘭,1941年旅行經過莫斯科、海參崴、聖·彼得羅港。直到1954年布萊希特獲頒列寧和平獎。

在蘇黎世的旅館,布萊希特見到了亨利希曼、西格斯和本雅明,結下了深厚的友誼;在莫斯科,他觀看了京劇大師梅蘭芳的訪問演出;在好萊塢,他跟喜劇天才卓別林成了好友,機緣巧合之下與當時訪問美國的老舍相談甚歡。如果說遭遇世界大戰引發了布萊希特對政治的思索,那麼漂泊異鄉的十五年更使他接觸到了社會深層,浮世百態。這不僅是流亡的旅程,更是布萊希特作爲一朵戲劇靈魂成長的心路歷程,帶給他的戲劇以不朽的魅力。時代是人無法選擇,如何在命運的漂泊中尋找到自身生存,甚至蓬勃生存的方式,布萊希特無疑是一位無可指摘的尊師。

死亡

1956年8月14日,當布萊希特在研究貝克特的《等待戈多》時,因心臟病發而過世,被葬於柏林的多羅延公墓。

1898年2月10日,貝爾託·布萊希特生於德國巴伐利亞奧格斯堡。年青時曾任劇院編劇和導演。曾投身工人運動。1933年後流亡歐洲大陸。1941年經蘇聯去美國,但戰後遭迫害,1947年返回歐洲。1948年起定居東柏林。1951年因對戲劇的貢獻而獲國家獎金。1955年獲列寧和平獎。 1956年8月14日布萊希特逝世於柏林。

成就

貝托爾特·布萊希特詩歌 貝托爾特·布萊希特情歌 第3張

  貝爾託·布萊希特銅像

布萊希特從倡導歌劇改革入手,在理論和實踐上進行敘事劇實驗,特別吸收中國戲曲藝術經驗,形成了獨特的表演方法。提出了間離效果理論。

在20世紀初,他與艾爾溫·皮斯卡託同爲德國乃至歐洲史詩劇場運動的領軍人物。他的主要戲劇理論著作有:《梅辛考夫》等。代表性劇作有:《勇氣媽媽》、《四川好人》、《高加索灰闌記》、《伽利略傳》等。布萊希特所主張的史詩劇場所指的史詩一詞,是相對戲劇的。亞里斯多德在詩學中將敘事分爲:歷史、史詩與戲劇,並定義戲劇爲“對人類行動的模仿...以引發觀衆的憐憫與遺憾之洗滌”,他認爲戲劇優於史詩。布萊希特反對這種美學傳統,他認爲劇場應該要破除虛構的現實,並且引發觀衆對社會現況的理性思考取代戲劇幻覺引發的情緒宣泄。他主張的間離效果和陌生化便是刻意的打斷觀衆沈浸於戲劇幻覺。

布萊希特同時作爲詩人也寫出了大量左翼詩歌,其中的《統一戰線之歌》被漢斯·艾斯勒譜寫成爲歌曲,至今仍是德國左翼工人運動最爲著名的革命歌曲之一 。

貝托爾特·布萊希特詩歌 貝托爾特·布萊希特情歌 第4張

  貝爾託·布萊希特

中國文化

布萊希特的青年時代,適逢德國漢學家衛禮賢、福克等人,把中國古典哲學著作如《易經》、《道德經》、《南華經》、《論語》、《孟子》、《墨子》等紛紛翻譯成德文出版,在知識分子中引起廣泛興趣。世紀之初的表現主義詩人對中國古代詩歌的持續不斷的興趣,又成了現代歐洲文學界一個典型的德國現象。漢斯·貝特閣翻譯的《中國笛》、奧托·豪賽翻譯的《李太白》詩選、阿爾伯特·艾倫斯坦翻譯的詩集《黃色的歌》、克拉崩翻譯的唐詩等曾經廣泛流傳。作曲家馬勒的交響曲《大地之歌》,艾斯勒的《反戰》清唱劇,都是採用中國古代詩歌譜寫而成的中國的元雜劇也在世紀之交受到德國作家的關注,像克拉崩翻譯改編的李行道的《灰闌記》,1925年在柏林德意志劇院的演出,對於推動魏瑪共和國時期戲劇的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恰恰是在中國古代哲學、詩歌和戲曲三個領域,布萊希特都有相當廣泛的涉獵,在他的文學創作中留了深刻印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