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羅密歐與朱麗葉幻想序曲作者 羅密歐與朱麗葉幻想序曲創作背景

羅密歐與朱麗葉幻想序曲作者 羅密歐與朱麗葉幻想序曲創作背景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3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羅密歐與朱麗葉幻想序曲,是俄羅斯作曲家彼得·伊里奇·柴科夫斯基早期的代表作品,創作時間是在1869年,該曲結構宏大,旋律優美,是音樂會上經常演奏的曲目。

羅密歐與朱麗葉幻想序曲作者 羅密歐與朱麗葉幻想序曲創作背景

創作經過

俄羅斯作曲家,強力集團的領頭人物巴拉基列夫早在1869年夏季就建議並不斷鞭策柴可夫斯基以莎士比亞劇作《羅密歐與朱麗葉》進行創作。在1869年10月6日的一封信裏面,巴拉基列夫說到了自己的意見並提出對該主題的處理方案,給出了開頭的四小節。在柴可夫斯基創作的過程中,巴拉基列夫對其音樂主題不斷進行篩選,並推薦其開篇使用李斯特式歌唱性風格,又對調性提出改進意見。樂曲的第一稿在六週內完成,並於1870年三月首演,由尼古拉·魯賓斯坦指揮。但到了該年夏季,柴可夫斯基就又拿出新的一稿,採用了巴拉基列夫的建議,使用了一個緩慢的合唱式的開頭。該版在1872年聖彼得堡首演。

1878年,婚姻失敗後的柴可夫斯基在其兄弟莫德斯特加中做客,他再一次轉向這部悲劇作品,並且意識到將其改寫爲歌劇的可能。該年六月,他致信默德斯特說道:“我當然會爲《羅密歐與朱麗葉》作曲。它將會是我最偉大的作品。真奇怪,爲什麼我早點不懂得爲這部劇作作曲。”不過兩年後,終稿畢竟並沒有成爲一部歌劇,取而代之的是一部幻想序曲。就是後來在1881年和1893年兩次嘗試,柴可夫斯基也沒有成功。他已經爲這對情侶用序曲的材料設計好了二重唱,但是該曲不曾被配器,而且最終被束之高閣,有可能使柴可夫斯基意識到,這部歌劇要超越這首序曲有多難。

音樂

柴科夫斯基的作品中鮮有像這首序曲那樣,內容和形式結合得如此水乳交融。兩個有世仇的家族之間的鬥爭和兩家的這對情侶相互之間的柔情浪漫都是靠奏鳴曲式來展現的,而且兩者形成強烈對比。鬥爭的主題被放在強烈掙扎的發展部。柴可夫斯基接受了巴拉基列夫的建議,在樂曲的開頭使用緩慢悲怨的聖詠旋律,以單簧管和巴松管承擔,象徵了冷靜的勞倫斯神父。絃樂隨後也加入並伴有豎琴的撥奏,暗示着不詳的預兆。然後是街頭鬥爭的象徵性主體,接着進入有名的愛情場景,主角是英國管和中提琴,柔和動人。這個主題後面會再一次重複,不過定音鼓的敲奏意味着心臟搏動漸緩,冰冷而沒生氣。到了最後,崇高莊嚴的結尾代表着情人的死悲痛地化解了兩家的仇恨。

參考唱片

卡拉揚指揮柏林愛樂樂團於的80年代版本,以“卡拉揚金版”的形式發行,DG

伯恩斯坦指揮以色列愛樂樂團,DG

辛諾波利指揮愛樂樂團,DG

參考文獻

^柴科夫斯基,《羅密歐與朱麗葉》幻想序曲. . 2008 [29.02](中文).

^2.02.1Phillip o and Juliet, Fantasy-Overture after Shakespeare. . 2008 [01.03](Englsih). 引文格式1維護:未識別語文類型 (link)

^Peter Ilyich Tchaikovsky Romeo and Juliet. . 2001 [29.02](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