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開放政策定義 開放政策歷史

開放政策定義 開放政策歷史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開放政策又叫做開放性,或者是公開性,外文名俄語叫做гла́сность,是時任蘇共中央總書記的戈爾巴喬夫在1985年提出的改革開放政策。

開放政策定義 開放政策歷史

目的

戈爾巴喬夫推出開放政策,旨在向反對他改革經濟的蘇聯共產黨保守派施加壓力。他希望通過一系列的開放政策、辯論及參與,蘇聯民衆會支持他推出的經濟改革( перестро́йка )。

影響

不久,媒體開始揭露嚴重的社會和經濟問題,使政府異常尷尬。長期被隱瞞的問題如惡劣居住環境、糧食短缺、酗酒、污染等問題浮上水面,並廣泛討論。

政治的開放產生意料之外的效果。在蘇聯加盟共和國的地區議會選舉中,民族主義者大獲全勝。由於戈爾巴喬夫已將內部的政治挾制削弱,蘇聯中央政府對加盟共和國的操控已大不如前。1980年代,各加盟國要求獨立的聲音加大,尤其是1940年才併入蘇聯的波羅的海國家如愛沙尼亞、立陶宛和拉脫維亞。烏克蘭、格魯吉亞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和阿塞拜疆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的民族主義亦開始擡頭。

1980年代中期起,波羅的海國家利用改革賦予的權利,保護自己國家的環境和歷史文物,其後更據理爭取主權和獨立。當這些國家面對外來威脅時,莫斯科態度曖昧,沒有會力協助。其他加盟共和國亦越見離心,在領袖葉利欽的推動,波羅的海國家相繼爭取主權。

1988年2月,阿塞拜疆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境內納戈爾諾-卡拉巴赫地區佔大多數的亞美尼亞人,該區通過決議要求與亞美尼亞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統一。

在開放政策下,蘇聯居民與西方世界尤其美國的接觸增加。例如,海外旅遊的限制放寬,促進了商業和文化交流。在蘇聯有廣泛人脈網絡的美國人亨利·達金在加州達金大廈接待了不少蘇聯訪問團:

戈爾巴喬夫推出計劃以改革蘇聯的目標並未實現。1991年,八一九事件失敗,葉利欽控制所有蘇聯在俄羅斯境內的軍隊,蘇聯解體。

參考文獻

^戈爾巴喬夫的開放政策:約瑟夫·基勃斯介紹開放政策實施初期的蘇聯媒體

^第七章 里根、戈爾巴喬夫和冷戰的結束(1981年-1991年),冷戰 1945-1991,約翰·W·梅森

^ 網際空間, 舊金山紀事報, A-14頁, 1995年11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