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史上第一“戰神”陳慶之:竟然15年從未有敗績

史上第一“戰神”陳慶之:竟然15年從未有敗績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4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導讀:古代被稱爲“戰神”的英雄人物有很多,例如項羽、霍去病、衛青、呂布、關羽、白起這些。但是有一個人卻絕少被人提起,可是隻要一提到他,前面所說的那些戰神都得統統靠邊站。這個人究竟是誰呢?

“戰神”一詞由來已久,主要指古代歷史神話故事中掌管軍事戰爭的英雄人物。後來泛指在戰場上嗜殺且勇猛頑強的將軍。他們的世界裏充滿了殺戮和鮮血;他們的名氣是用累累白骨堆積而成。

陳慶之,中國南北朝時期南朝梁將領。《資治通鑑》、《梁書》、《魏書》《南史》都記載了陳慶之的事蹟。偉大的領袖毛澤東主席在解放後日理萬機的國事操勞中,對正史《陳慶之傳》一讀再讀,對傳內許多處又圈又點,劃滿着重線,並充滿深情地批註:“再讀此傳,爲之神往”(張貽玖《毛澤東讀史》)。

陳慶之出身庶族讀書人的兒子。兩晉南北朝時期,庶族(下級地主或者讀書人)和士族(高級地主或者讀書人)之間的分界相當嚴格,庶族不太可能有出人頭地的機會。而且他的武藝很差:“射不穿札,馬非所便”,因此從青少年至中年都以宮廷侍從的身份度過。但他有膽略,善籌謀。在42歲那年獲得了領兵作戰的機會,從此邁向了大器晚成的人生巔峯。

史上第一“戰神”陳慶之:竟然15年從未有敗績

525年,陳慶之被任命爲宣猛將軍、文德主帥領兵兩千護送蕭綜接管徐州。北魏派宗親元延明、元領兵二萬進犯徐州。陳慶之率部逼近敵人營壘揮師直擊,最終二元的兩萬人馬在一通鼓之間被陳慶之的兩千人馬擊潰。這是他人生第一仗,也是傳奇一生的開始。

北魏後期,朝政腐敗,蕭寶寅、葛榮、爾朱榮等紛紛割據。元顥以本朝大亂爲由降樑,並請樑朝出兵助其稱帝。蕭衍以元顥爲魏王,以陳慶之爲假節、飆勇將軍,率兵7000人護送元顥北歸上洛陽稱帝。蕭衍的敷衍和元顥的試探性稱帝成就了陳慶之。

元顥沒打算打下洛陽,他出兵不久就稱帝不走了,封陳慶之爲衛將軍、徐州刺史、武都公,命其繼續督軍西上攻滎陽。於是,陳慶之率七千部隊開始了神話般的北伐之旅。史上習慣稱之爲“七千白袍”,七千部隊由三千名步行騎兵和四千步兵組成。這七千人中有幾位很有名氣,比如隋朝開國皇帝楊堅的父親和西魏大將軍楊忠。

中大通元年,陳慶之領兵攻佔滎城,進逼樑國。攻克滎城後,進軍睢陽。睢陽守將以十倍兵力據營防守,連築了九座營壘抵擋。陳慶之七千對七萬,一上午就攻陷了其中三座,守將投降。元暉業率領近衛部隊兩萬人佔據考城阻擋陳慶之。陳慶之“浮水築壘”,攻下考城,生擒元暉業。獲勝之後,陳慶之繼續進軍洛陽。

同年,魏帝元子攸分派部衆扼守滎陽、虎牢等地,以保洛陽。楊昱、王元慶、元顯恭等率羽林軍7萬守滎陽。魏軍兵鋒甚銳,滎陽城堅,陳慶之沒有攻下。此時,魏將元天穆遣爾朱吐沒兒領胡騎五千、魯安的夏州步騎九千增援楊昱,遣爾朱世隆、王羆率騎兵1萬,進據虎牢。魏軍共計30萬人,對陳慶之進行合圍。不久,元天穆與爾朱吐沒兒相繼而至,魏軍一時旗鼓相望。沒想到包圍圈剛形成,還沒來得及進攻,陳慶之已經攻下了七萬守軍的滎陽。俘楊昱,殺其屬下37將,生刳其心而食。

不久,元天穆等引20萬援兵圍城,其中有十五萬是精銳的少數民族騎兵。陳慶之遂率3000精騎背城而戰。三千對二十萬,雙方大部是騎兵。陳慶之三千人全殲北魏二十萬援軍,魯安於陣前投降,元天穆、爾朱吐沒兒單騎獲免。之後,陳慶之帶這三千人進軍虎牢關,守將爾朱世隆不敢戰,棄城而逃。此時,陳慶之距離洛陽只有一步,洛陽守將元、元延明直接投降。元顥遂入洛陽稱帝。元顥改元大赦,加封陳慶之爲侍中、車騎大將軍、左光祿大夫,增邑萬戶。

不久,上黨王元天穆、王老生、李叔仁又率兵4萬攻克大梁,並分遣王老生、費穆進據虎牢,刁宣、刁雙入樑、宋。陳慶之聞後,率軍掩襲,魏軍皆降。元天穆率十餘騎北渡黃河而逃,費穆忽聞元天穆北逃,遂降陳慶之。陳慶之和部下皆穿白袍,一路上所向披靡,所以洛陽城中童謠曰:“名師大將莫自牢,千兵萬馬避白袍”。

接到一連串的敗陣報告後,爾朱榮傾北魏百萬之衆攻打洛陽。陳慶之在元顥看來雖然功勞蓋世,但一開始就沒想把答應南樑的條件當回事的元顥不可能重用他。陳慶之自己也清楚,因此主動要求到黃河以北去防守洛陽的郎城。爾朱榮要和陳慶之分個高下,於是一直攻打陳慶之,三天打了十一仗,七千人的陳慶之部隊把上百萬的爾朱榮部隊打得死傷慘重,爾朱榮下令退兵。

史上第一“戰神”陳慶之:竟然15年從未有敗績 第2張

爾朱榮拿陳慶之沒辦法,就去攻打洛陽,很快洛陽攻陷,元顥被殺。陳慶之在北方完全失去了根據地,只得東撤回建康。爾朱榮親率大軍隨後追趕,但追遠了等於沒追,追近了他又不敢,兩支軍隊就這麼拖着一直走到河南邊界,陳慶之準備指揮軍隊過河,但突如其來的山洪沖走了他百戰百勝的部隊。之後陳慶之裝成和尚潛回建康。

同年,梁武帝以陳慶之爲持節、都督緣淮諸軍事、奮武將軍、北兗州刺史。有妖僧僧強自稱天子,土豪蔡伯龍也起兵與之相應,衆至3萬,攻陷北徐州。梁武帝詔令陳慶之前去征討,並親自臨白下城爲其餞行。陳慶之受命而行,未到十二天,便斬蔡伯龍、僧強。中大通二年,梁武帝加封陳慶之爲都督南、北司、西豫、豫四州諸軍事、南、北司二州刺史。

大同元年,陳慶之攻東魏,與東魏豫州刺史堯雄交戰,因不利而還。大同二年,東魏定州刺史侯景率7萬人寇楚州,俘楚州刺史桓和,侯景乘勝進軍淮上,並寫了信勸陳慶之投降。陳慶之迎來了他一生之中最後一戰。陳慶之手下當時不到萬人,梁武帝緊張之至,急調侯退、夏侯夔率所部馳援。剛出發不久,前線傳來消息:侯景隊已經被殲滅,侯景拋下輜重,隻身逃跑。陳慶之已擊破侯景。

同年豫州鬧饑荒,陳慶之開倉放糧使大部分災民得以度過饑荒。李升爲首的800多名豫州百姓請求爲陳慶之樹碑頌德,梁武帝下詔批准。大同五年十月,陳慶之去世,時年五十六歲。梁武帝追贈他爲散騎常侍、左衛將軍,諡曰“武”,詔令義興郡發500人爲其會喪。

陳慶之雖然名氣不如開頭說的那幾位將軍大,但是他一生剛柔並濟,並且征戰15年未有敗績。而且他還是一位文雅的儒將,不但百戰百勝且得善終。可稱得上是真正的“戰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