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查理六世改革 查理六世神經病

查理六世改革 查理六世神經病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7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查理六世,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外文名Karl VI,生卒時間1685年10月1日-1740年10月20日,他最大的成就,其實是培育了天資英敏的偉大女王——瑪麗亞·特蕾西亞爲繼承人(被尊爲奧地利國母),讓她在1740-1748年的奧地利王位繼承戰爭中拯救國家。

簡介

查理六世爲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利奧波德一世與諾伊堡的埃萊奧諾雷·瑪格達萊妮·特蕾澤的次子,生於維也納。

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

查理六世爲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利奧波德一世的次子,生於維也納。1700年,西班牙國王卡洛斯二世去世,沒有留下男性子嗣。利奧波德一世力圖爲其子爭取西班牙王位,以使哈布斯堡王朝的領土統一。但是,查理遇到了一個強勁的對手,法國國王路易十四的孫子安茹公爵腓力。在卡洛斯二世的遺囑中以腓力爲繼承人,因此腓力於1700年即位爲西班牙國王,稱腓力五世。利奧波德在其它歐洲大國的支持下反對這一結果,發動了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支持腓力五世的國家有法國與巴伐利亞等國,而奧地利在軍事天才歐根親王的領兵下,多次敗法軍並佔領巴伐利亞(布倫海姆戰役)。1711年皇帝約瑟夫一世(利奧波德的長子)去世後,查理繼承了奧地利和神聖羅馬帝國的帝位,這使他對西班牙王冠的要求的合理性降低。經過權衡,查理六世放棄爭奪西班牙王位,於1713年簽署烏得勒支條約結束了戰爭。

作爲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的東線部分,由外西凡尼亞大公領導匈牙利人的拉科齊獨立戰爭(1703-1711年),也在1711年被歐根親王率領的奧地利軍平定。獨立戰爭失敗後,匈牙利北部與外西凡尼亞被撤銷許多自治權,外西凡尼亞也改由奧地利派任的總督管理。這樣中央集權的作法,雖然強化了奧地利哈布斯堡王朝的國力,卻引發了匈牙利貴族的不滿,促使他們在往後的時間裏繼續抗爭,要求匈牙利政府自我管理的權力(匈牙利的貴族議會擁有立法權、奧地利尊重匈牙利的政治傳統)。這些抗爭,一直到1740年查理六世的女兒瑪麗亞·特蕾西亞當上匈牙利女王時,才因爲生死關頭的奧地利王位繼承戰爭,而讓匈牙利貴族的願望得到滿足。

奧地利巔峯

軍事勝利

1713年烏得勒支和約簽訂後的二十年間(1713-1733年),奧地利哈布斯堡王朝迎來了歷史上最強盛的顛峯期,此後奧地利再也沒有這樣的強盛國勢。因爲這二十年中,西歐與東歐的主要強國剛打完死傷慘重、元氣大傷的大戰(西歐是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東歐是大北方戰爭),因此出現的歐洲權力真空,就由中興的奧地利暫時填補。

1716年,查理六世與威尼斯結盟反對奧斯曼帝國。在奧地利最傑出將領薩伏依旁支的歐根親王的領導下,奧地利軍隊取得了輝煌的勝利。1718年在與奧斯曼帝國簽署的帕薩洛維茨條約中,查理六世獲得了塞爾維亞和瓦拉幾亞的部分領土。

1720年,查理六世藉由奧、法、荷、英的四國同盟戰爭,共同壓制敵對的西班牙;並威逼薩伏依的國王,強迫他用富庶的西西里島,和查理六世交換次等的薩丁尼亞島。得到西西里的奧地利王朝,處於人口與領土擴張的極限,但這樣的好運在十多年後就用完了。

查理六世改革 查理六世神經病

  查理六世

國內建設

在國勢顛峯的二十年中(1713-1733年),查理六世模仿“太陽王”路易十四,用文化建設與藝術魅力來強化奧地利的絕對君主制。因爲查理六世沒能在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中取得西班王位,所以他在1714年回到奧地利之後,模仿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的宮廷文化與朝廷禮儀,穿着西班牙國王的禮服發號施令,並讓大臣也穿戴西班牙式的袍服。他同時大力贊助藝術,命令年輕的奧地利建築師費歇爾·馮·埃爾拉赫,負責1683年維也納之戰後的城市復建工程,把西班牙風格儘可能地融入建築中。代表性名作就是1720年於維也納興建的聖查理教堂。他鼓勵貴族與王族興建華美的花園與宮殿,因此出現歐根親王的美景宮,以及長女瑪麗婭·特蕾西婭對美泉宮的進階規劃與整修,試圖讓未來的美泉宮,超過太陽王奢華的凡爾賽宮。如此鋪張的雄偉奢華,既使巴洛克藝術在奧地利燦爛發展,也逐步損耗了國庫財力。

他同時實施重商主義,1722年在南尼德蘭開設的奧德斯坦的貿易特許公司(專門和東印度地區貿易獲利,與英國、荷蘭商人發生激烈競爭),讓奧地利國庫收入節節升高,可惜1731年公司最後在英、荷壓力下被迫關閉。

晚年下滑

在查理六世晚年時(1733-1740年),因爲東、西歐強國的元氣恢復,奧地利的國力又趨於下降。1733年,奧地利在波蘭王位繼承戰爭中戰敗。因爲缺乏過去強大的盟友:英國與荷蘭支持(當時英國首相羅伯特·沃波爾力主和平政策,並拉攏荷蘭一同保持中立),奧地利面臨殘酷的失敗。即使善戰的歐根親王領軍,也無法阻擋法國與西班牙的聯軍與外交攻勢(由法王路易十五的宰相弗勒裏紅衣主教主導)。

因爲在洛林等地戰敗,查理六世被迫在1738年的維也納條約裏,將在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中獲得的西西里和那不勒斯交還西班牙國王卡洛斯三世,以換取帕爾馬和皮亞琴察兩個公國;奧地利也被迫承認法王岳父取得洛林公國(換取查理的女婿弗朗茨·史蒂芬對托斯卡納大公國的統治權),默認法國重建其歐洲第一的霸權;但是法國與西班牙答應在國事照書中籤字,表面上同意奧地利“王位”傳給查理的長女。

在1737年至1739年與奧斯曼帝國爆發的第二次戰爭中,查理六世雖然繼續和俄羅斯的聯盟以對抗奧斯曼,但因爲戰神歐根親王在去年過世(1736年),奧地利軍遭到決定性的敗北,失去了他在上一次戰爭(1716-1718的奧土戰爭)中所奪取的大部分領土(如貝爾格萊德)。這場敗戰導致巨大的債務(國庫只剩十萬佛羅林)和普遍的不滿,剩下的十萬軍隊也飽受折磨,維也納對各地的統治開始出現搖搖欲墜的徵兆。根據普魯士國王腓特烈大帝在他撰寫的《我這個時代的歷史》內容:“奧地利在1739年與土耳其簽訂和約之後,它的軍隊處於完全失調的狀態……(奧地利軍)既元氣大傷又士氣不振。”奧地利短期內的虛弱不振,大大誘發了普魯士等國對哈布斯堡領土的覬覦之心。

關於王位繼承的國事詔書

早在1713年,查理六世就開始安排自己在奧地利的“王位”繼承問題。爲了在無男性子嗣的情況下仍將王位傳給哈布斯堡家族的後裔,查理六世立其女兒瑪麗亞·特蕾西亞爲繼承人,但他把這寄希望於讓諸侯簽署一份國事詔書上(即1713年國事詔書)。爲了獲得列強批准女性繼承奧地利,奧地利犧牲許多重要的利益,譬如1722年查理在南尼德蘭開設的奧德斯坦的貿易特許公司(專門和東印度地區貿易獲利,與英國、荷蘭商人發生激烈競爭),本來讓奧地利國庫進賬許多,是重商主義政策的成功代表,但是查理爲了讓英荷兩國同意國事詔書並支援瑪麗亞·特蕾西亞,硬是在1731年取消奧德斯坦公司的特許狀,使其倒閉。結果在1740年前,許多諸侯在詔書上籤了字,但也有人堅決拒絕簽署。對於在國事詔書上簽字的諸侯來說,這份文件對他們實在沒有多少約束力。1740年查理六世死後,以法國、普魯士、巴伐利亞爲首的國家立刻推翻國事詔書,爆發了奧地利王位繼承戰爭。

查理六世改革 查理六世神經病 第2張

  查理六世

家庭

妻子:布倫瑞克-沃爾芬比特公國的伊麗莎白·克里斯丁郡主(以精緻的美麗聞名當時)

子女:

利奧波德·約翰(早夭,得年七個月)

瑪麗亞·特蕾西亞(1717-1780年,1740年繼承爲奧地利女大公兼匈牙利女王),1736年嫁給洛林公爵法蘭茲,開創出哈布斯堡-洛林皇朝。

瑪麗亞·安娜(1718-1744年,曾任奧屬尼德蘭的女總督),1744年嫁給姐夫法蘭茲的弟弟卡爾親王,卻在同年12月死於難產。

瑪麗亞·阿瑪麗亞(早夭,得年六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