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三國志》的作者陳壽很有才華,爲何卻鬱郁不得志呢?

《三國志》的作者陳壽很有才華,爲何卻鬱郁不得志呢?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3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三國演義》是中國古典文學四大名著之一,想必很多人都讀過。但是提到《三國志》,估計讀過的人就不多了,而《三國志》的作者陳壽,其才華、成就則與司馬遷、班固齊名。雖然如此,但陳壽的一生卻頗爲蹉跎坎坷,鬱郁不得志,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着本站小編一起往下看。

陳壽,字承祚,又名長壽,巴西安陽(今四川南充),生於公元232年,比班固晚生了200年,比司馬遷晚生了360多年,如此看來,陳壽算得上是百年難得一遇的人才了。

《三國志》的作者陳壽很有才華,爲何卻鬱郁不得志呢?

陳壽

陳壽出生於三國時,國力鼎盛時期的蜀國,所以他少年時代有較穩定的環境讀書。在當時著名學者譙周的薰陶和教育下,陳壽自幼精通儒家經典和《史記》、《漢書》之類的史書,而且對史書的編纂方法有較深的研究。他曾實驗性地寫過一些書,比如《益部耆舊傳》十篇、《古國志》五十篇,不過這些書都沒流傳下來。

由於陳壽文思敏捷、寫得一手好文章,他在譙周的一衆學生中,算是較爲突出的一個。當時就有人把陳壽比作孔子門下的子游、子夏。

孔子

通常沉迷於學術的人,性格都有點固執、耿直。陳壽也不例外,而且他尤其偏執,凡事不拘小節,不會說奉承話附和別人。這樣的性格特點使陳壽日後受了很多磨難。作爲陳壽的老師,譙周很清楚學生的爲人,他曾說:“陳壽極有才學,將來一定能夠揚名後世,但是以他的性格,估計一生的仕途都不會順暢,會有很多的不幸和挫折。”

陳壽後來的人生,不幸被譙周言中。公元263年,魏國將領鄧艾攻入益州,蜀國滅亡。曹魏政權把劉禪和蜀國大臣們整體遷到魏國都城看管。這一年,31歲的陳壽也跟着到了中原地區。兩年後,司馬炎代魏稱帝,建立晉朝。當時主掌朝政的名臣張華慧眼識珠,發現了陳壽的才華,於是舉薦陳壽爲孝廉、佐著作郎,不久又讓他出補平陽侯相。公元274年,陳壽受朝廷重臣委託,寫了二十四篇《諸葛亮集》,上奏朝廷,得到司馬炎的賞識,立即被升爲著作郎等職。

《三國志》的作者陳壽很有才華,爲何卻鬱郁不得志呢? 第2張

晉武帝司馬炎

公元280年,西晉滅吳,中國重新大一統。這年陳壽48歲,正值壯年,他開始着手整理前代歷史。在陳壽之前,已經有人寫過《蜀書》、《魏書》、《吳書》,但這些史書理論偏激,根據不足,文筆簡陋,抓不住要點,重複內容還很多。後來陳壽寫就的《三國志》結構清晰、前後連貫、事無重複,充分客觀記載了三國時期的政治、經濟、軍事乃至學術思想、文學成就、科學技術方面的重要人物等等。《三國志》一經問世,就被當時的人與《史記》、《漢書》、《後漢書》並稱爲四史。名臣張華看了《三國志》後說:“把陳壽比作司馬遷、班固也一點沒有過譽!”

司馬遷

人在官場中,才華往往決定了他地位的下限。只要才華夠,通常地位不會太低。但決定一個人地位上限的,往往是時勢、性格、關鍵時刻的選擇。陳壽便是如此,他以才華在晉朝嶄露頭角,卻因性格等原因,處處碰壁,無法晉身。

《三國志》問世後,張華等重臣極爲推崇,但是與張華有矛盾的大臣荀勖,則指責陳壽在書中詆譭了提拔過他的曹爽。再加上陳壽爲人不會變通,不會討好荀勖,因而被荀勖排擠出朝廷,被派到長廣去當太守。陳壽因爲母親病重,不肯赴任。陳壽又經過大將軍杜預推薦,在朝廷當了御史治書。

又過了不久,陳壽母親病逝。按照當時落葉歸根的禮法,陳壽要將母親運回老家安葬,但是他固執地聽從母親遺願,將其安葬在洛陽,導致輿論譁然,被很多人指責陳壽違禮。陳壽也因而官職被廢,受盡嘲笑屈辱。

又幾年後,朝廷要重新錄用陳壽,任命爲太子中庶子,但此時的陳壽已經年老病重,還沒上任就病死了,享年65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