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在真實的歷史上,呂布是否如同小說中所寫的那樣不堪?

在真實的歷史上,呂布是否如同小說中所寫的那樣不堪?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5.36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三國(220年-280年)是中國歷史上位於漢朝之後,晉朝之前的一段歷史時期。這一個時期,先後出現了曹魏、蜀漢、東吳三個主要政權。那麼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關於三國時期最強武將,曾讓曹操疲於奔命的呂布,爲何會命喪白門樓的詳細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三國演義》中的呂布聲名狼藉,他連續殺死兩個義父,謀奪劉備的徐州。在白門樓上他向曹操搖尾乞憐,可是被劉備落井下石,喪失了性命。在他死前,還毫無悔悟之心,斥責劉備不講信義。那麼,在現實中的呂布是不是如同小說中所寫的那麼不堪呢?

在真實的歷史上,呂布是否如同小說中所寫的那樣不堪?

一、唯利是圖的呂布。

呂布在《三國演義》中聲名狼藉,但是比起他在歷史上的表現,則如同小巫見大巫。他本來是丁原的手下,受到了丁原的重用。董卓爲了清除異己,吞併丁原的軍隊,就派人去引誘呂布。呂布被董卓許下的榮華富貴所打動,於是就斬殺了丁原,拿着丁原的首級投靠了董卓。

在歷史上,並沒有記載丁原是呂布的義父,只是說董卓在得到呂布後,對他十分喜愛信任,與他誓爲父子。但是丁原對呂布是十分器重的,要不然呂布也不可能輕易地就將丁原的軍隊帶到董卓那方去。呂布如此對待丁原,已經觸碰了做人的道德底線,爲他將來的悲劇埋下了伏筆。

在董卓放棄洛陽遷都長安後,呂布又加入了反對董卓的聯盟中。歷史記載說他之所以這樣做的原因是董卓性情暴躁,多次差點傷害到呂布。而且呂布與董卓的侍婢有了私情,害怕此事暴露,危害到自己的安全。於是呂布在王允等人的軟硬兼施下,殺死了董卓。

在董卓死後,呂布因功受到了朝廷的封賞。可是好景不長,董卓的舊部在賈詡的鼓動下,集合起來攻打長安。由於王允不聽呂布的建議,再加上雙方衆寡懸殊,長安被董卓舊部攻下,王允等人被殺。呂布由此出走關東,開始了他獨當一面的生涯。

在真實的歷史上,呂布是否如同小說中所寫的那樣不堪? 第2張

呂布在關東流浪了很長一段時間,他輾轉於袁術、袁紹等處,都不被他們接納。於是呂布在張邈、陳宮的鼓動下,趁曹操攻打徐州的時機,奪取了兗州大部。在與歸來的曹操多次爭奪後,兵敗的呂布逃往徐州,被劉備收留。

到徐州不久後,呂布又故態重萌。他趁劉備出兵攻打袁術的時機,襲取了徐州。劉備的好心收留,反而使自己失去了基業。在此後,呂布在各個勢力之間左搖右擺,誰給出的好處多就幫助哪一方。最終,遭到大家唾棄的呂布所部被曹操和劉備的聯軍消滅,他自己也在白門樓被曹操殺死。

二、喪家之犬的下場。

呂布是一個有一定軍事才能的人,他是當時第一流的騎兵將領,他手下的騎兵部隊也是當時最精銳的騎兵部隊。曹操足智多謀,曹操的軍隊被沮授形容要遠比袁紹的軍隊精銳。可是雖然曹操足智多謀,軍隊精銳,可是他在戰場上卻被呂布完全依靠他和部下武勇打得狼狽不堪。在多場戰鬥中,曹軍被打得慘敗,曹操也險些喪命。

這也難怪在白門樓上,呂布向曹操乞降的時候說,自己已經對曹操心服了,如果曹操率領步兵,自己率領騎兵,天下不足平定。這也讓曹操十分心動,巨大的誘惑讓曹操一時間動搖了要殺呂布的決心。如果不是劉備提醒曹操想想丁原、董卓的下場,曹操還不知道會怎麼處置呂布呢。

不過呂布終究還是落在曹操的手中,他的生死存亡都只是在曹操的一念之間。呂布也是一路諸侯,佔據過兗州和徐州的廣大地盤。他最後落到這一下場,主要是跟他的自身處境有關。雖然他有着朝廷封的奮威將軍,假節,儀比三司和溫侯的職銜,但是在關東他實際上就是一隻喪家之犬。

在呂布從關中逃到關東後,就一直處於一種流浪的狀態。他先後投奔袁術和袁紹,不但沒有得到他們的禮遇,還險些遭到了他們的加害。在奪取兗州後不久,呂布就被回師的曹操打敗,再次逃到徐州。在奪取徐州後,他外有曹操、袁術等勢力的攻擊,內有劉備的侵襲,沒有一天安寧日子。

呂布對此也十分懊喪,他在投奔劉備的時候,向劉備訴苦說,自己誅殺董卓,和關東討董的羣雄同心,有功於朝廷。可是自己來到關東後,關東的諸侯沒有讓自己安定生存的,反而要加害於己。實際上,呂布此時完全處於一個喪家之犬的境地。沒有人對他抱有同情之心,還把他當作一種威脅。正是這種狀態,讓呂布沒有可以依靠的根據地,還遭到大家共同的攻擊,最後走向滅亡。

三、呂布滅亡的原因。

呂布之所以成爲喪家之犬,是因爲他從根本上對自己沒有一個正確的定位。他擁有強悍的戰鬥力,卻沒有與之匹配的政治能力。在當時所有的諸侯中,呂布的政治能力是最低下的。可是由於命運的安排,呂布陰差陽錯地成爲了一方諸侯,這就註定了他的悲劇。

在真實的歷史上,呂布是否如同小說中所寫的那樣不堪? 第3張

呂布從最初開始,就是依附他人生存的。他先是投入丁原的手下,後是投靠了董卓。在誅殺董卓後,他又成爲漢獻帝朝廷的將軍。等到長安失守,他又來到關東尋求安身之地。他輾轉投奔了袁術、袁紹和劉備,希望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可是呂布投奔他人,卻沒有屈居人下的覺悟。在他的眼中,那些所謂的主公,只不過是他可以出賣的對象。如果有更大的利益出現在自己的面前,他就可以立刻改變自己的立場。正是因爲這樣的人生觀,讓呂布誅殺丁原、董卓,和袁術、袁紹反目成仇,襲擊奪取劉備的根據地徐州。

結果經過一次次的叛變,呂布居然成爲了一方諸侯。可政治能力不足的他,根本無力駕馭形勢。成爲周圍勢力拉攏利用的對象。他的內部也矛盾重重,徐州本土的人士不服從他,陳宮和高順等人相互不和,將領和呂布互相猜忌,整個集團是一團散沙。呂布對此也無能爲力,被現實搞得焦頭爛額。到最後,他想要投降曹操,都因爲部下的反對不能實現,只能束手就擒。

正是由於呂布沒有政治能力,卻擔負起一方諸侯的首腦,他的滅亡是遲早的事情。再加上他不甘屈居人下,唯利是圖,反覆無常,連自己的主公都敢下刀子,讓其他人對他失去了信任。最終沒有任何一個君主膽敢收留他,即便是他的軍事能力再出衆,也只能殺掉了事。

結語:

呂布是當時著名的騎兵將領,他和他手下的騎兵是當時最精銳的軍隊。憑藉着他們的武勇,呂布把足智多謀的曹操打得狼狽不堪,多次險些喪命。可是這樣一位優秀將領,在白門樓上向曹操乞降,愛才如命的曹操卻殺掉了他。這主要與呂布的性格和所作所爲有關。

呂布這個人不甘屈居人下,還唯利是圖,反覆無常。由於他的這種性格,讓他誅殺了自己的主公丁原、董卓,與袁術、袁紹、曹操反目成仇,還奪取了收留他的劉備的根據地徐州,最終成爲一方諸侯。可是此時的呂布卻沒有相應的政治能力,讓自己走上了絕路。呂布的滅亡正應了那句老話,德不配位,必有災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