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魏國全盛時堅持伐秦 魏國最後能不能消滅秦國

魏國全盛時堅持伐秦 魏國最後能不能消滅秦國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8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還不瞭解:魏國和秦國的讀者,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着往下看吧~魏國全盛時期,如果一直堅持伐秦策略,能否最終滅掉秦國呢?

以魏國全盛時期的國力來說,如果真的將伐秦當成國家的整體戰略,長時間貫徹執行的話,不光秦國一定會被滅,就連一統天下,也未必不可能。

魏國全盛時堅持伐秦 魏國最後能不能消滅秦國

因爲巔峯時期的魏國,實在是太強了。

但惋惜的是,魏國不像後來的秦國,連續幾代人,一直將‘東出’作爲國家的整體戰略。幾乎每一代魏王,都會有自己的打算,招惹不同的敵人。如此一來,經過三代的魏王傳承之後,魏國的強大力量,就開始被逐漸消耗殆盡,反倒被其他國家反超了。

公元403年,隨着魏斯、趙籍、韓虔三人,被周天子封爲諸侯,昔日強大的晉國,幾乎被瓜分殆盡。這件事在歷史上,被稱之爲‘三家分晉’,而這件事情的發生,也標誌着歷史進入了戰國時代。

在這其中,魏斯往往被後世稱之爲魏文侯,同時也是魏國的實際建立者。魏斯被封侯之後,魏國開始正式以一個諸侯國的形式,出現在歷史的舞臺上。不過,魏國剛剛建立的時候,卻有一個十分尷尬的問題,那就是魏國的地盤,實在是有點分散。

這其實也沒辦法。畢竟魏國的領土,都是來自於對晉國的瓜分。在之前數百年的歷史上,魏王的祖先每次爲國家立功,都會被賜予一些土地。後來瓜分晉國的時候,也是如此。這就註定這些地盤,不可能全部聚集在一起。

魏國全盛時堅持伐秦 魏國最後能不能消滅秦國 第2張

這個問題,對於韓趙兩家來說,其實也是存在的。三晉之間,互相都有飛地,地盤犬牙交錯。這樣的特殊環境,也不利於國家的防守。所以,接下來的上百年時間裏,三晉之間一直不停的交換地盤,或者靠戰爭奪取對方的地盤,最終讓自己的地盤,儘可能的連在一起。

既然要交換收攏國土,那每個國家,自然都需要有一箇中心,向着各自的中心去靠攏。魏國這邊,因爲超過一半的領土,都在原來晉國的西側,所以魏國就開始以這部分地區爲核心,逐漸收攏地盤。

但這樣一來,魏國的地理環境,就變得有些微妙起來。西面是義渠和秦國,北方是匈奴和趙國,東部大半都和韓國接壤,南邊則是和楚國相接。在這樣的特殊地理環境下,魏國如果想要擴張,就有了多個選擇。

不過,在這些選擇當中,西邊的秦國和義渠,無疑是最好對付的。相對來說,韓國和趙國,同屬三晉國家,算是天然的盟友。而南方的楚國,則相對強大。反倒是西邊的秦國,當時最爲弱小。

正是這種特殊時代背景,以及地理原因,造就了接下來魏國和秦國之間,幾代人的恩恩怨怨。

魏國剛建立的時候,在三晉之中其實並不算最強,最強的應該是趙國。但是,魏國建立之後,獨具慧眼的魏文侯,首先任用李悝爲相,開始主持魏國的變法。在李悝的主持下,短短數年之內,魏國的經濟開始飛速提升,遠遠超過了趙國和韓國。

有了錢之後,接下來可以做的事情就做了。此後魏文侯又找來了樂羊和吳起,整飭魏國的大軍,最後幫魏國訓練出了強大的‘魏武卒’。

魏國全盛時堅持伐秦 魏國最後能不能消滅秦國 第3張

除此之外,魏文侯還拜‘孔門十哲’之一的子夏爲師,在魏國國內大範圍推行儒家思想。儒家思想的推廣,更是令魏國有了自上而下的理念,國家凝聚力進一步提升。

總之,魏文侯在位期間,基本奠定了魏國強大的基礎,同時也讓魏國率先成爲戰國七雄當中,最爲強大的一個國家。後面的幾任魏王,要麼是站在魏文侯的肩膀上執政,要麼乾脆就是在吃老本。

當然,國家強大之後,擁有了強大的軍力,下一步,魏國自然也要對外擴張了。

按照魏文侯原本的戰略規劃,魏國開始向秦國方向,不斷擴張,將勢力範圍擴張到河西地區。但是,就在魏國剛剛開始擴張計劃後不久,魏文侯就死了。魏文侯死後,他的兒子魏武侯即位,接過了魏國的指揮大棒。

魏武侯即位之後,靠着他爹留給他的龐大家底,很快就帶領魏國走上了擴張的道路。就在魏武侯即位兩年多以後,魏國首先對鄭國和秦國動手,拿下了不少地盤。

此後,魏國又聯合韓趙兩國,和楚國大戰。在這場戰爭當中,三晉聯軍雖然在初期取得了較大的勝利,但是後來,楚國卻通過外交手段,拉上了齊國和秦國,一起對抗三晉。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場戰爭,也可以理解成是第一次戰國混戰。

不過,在這場戰爭的後期,魏國也進一步認識到了秦國的威脅。作爲魏國西側的鄰居,如果不優先解決秦國,就很難集中精力對付楚國。所以,幾年之後,就在秦國進攻魏國陰晉的時候,魏國打了一場漂亮的防守反擊。

在這場戰爭當中,秦國幾乎動用了全部的家底,集結了五十萬大軍。然而最終,這五十萬秦軍,卻被吳起率領的五萬魏武卒擊潰。經此一戰之後,秦國徹底喪失了對河西地區的控制。吳起也得以率軍攻入關中平原,直指秦國腹地。

魏國全盛時堅持伐秦 魏國最後能不能消滅秦國 第4張

到了這個時候,秦國已經是危在旦夕了。此時的秦國,還沒有拿下巴蜀和義渠,領土僅僅侷限於關中地區。更要命的是,就在一戰結束後不久,秦國的國君秦惠公去世,接任他的下一任秦出公,僅僅只有兩歲,所以秦國高層很自然的開始動盪不安。

在這種局面下,如果再給吳起十年時間,徹底滅了秦國,並非不可能。要真是那樣的話,歷史自然會徹底改寫,後面也沒有什麼秦始皇一統六國,而是魏國一統天下了。

但是,就在這個關鍵的時候,魏國內部出問題了。

準確來說,真正出問題的,是魏武侯本人。

相比魏文侯,作爲兒子的魏武侯,在領兵打仗方面,其實絲毫不遜色於他爹。但是,在外交、內政等其他領域,魏武侯就差了太多了。而且,當時還是戰國初期,大家還沒有滅國一統天下的概念。所以當時的魏武侯,還是想着春秋時期稱霸的那一套。

所以,在當時的魏武侯看來,秦國既然已經被打殘了,自然就無需在意了。下一步,魏國應該集中力量,去對付更加強大的楚國,或者牽制韓趙兩國,防止這兩國做大。至於徹底滅掉秦國,這件事的重要性,被魏武侯排到了最後。

另外,隨着吳起的功勞越來越大,魏國內部也有很多人,開始嫉妒吳起的功勞。最終,魏武侯聽信了公叔痤等人的讒言,導致吳起不得不離開魏國,轉投了楚國。

魏國全盛時堅持伐秦 魏國最後能不能消滅秦國 第5張

吳起的離開,幾乎標誌着魏國的上升期,就此徹底結束。此後的魏國,基本上都是在吃老本。

此後的十五年裏,魏國幾乎每年都要對外開戰,但卻基本沒什麼效果。最關鍵的是,在擊敗秦國之後,魏武侯覺得,魏國已經足夠強大,應該壓制一下韓趙兩國的發展。所以,在吳起離開四年之後,魏國首先和趙國開戰。這場戰爭,也徹底標誌着三晉聯盟的瓦解。

對於魏國來說,三晉聯盟的瓦解,無疑是最致命的一擊。在此之前,魏國無需顧忌北方和東方的敵人,可以專心對付西面的秦國,以及南方的楚國。但隨着三晉聯盟的瓦解,魏國不得不增加兩個方向的戰線,這就進一步牽制了魏國的主力,讓魏國處於四戰之地的位置上。

這樣的魏國,再想有大的發展,自然是難度登天了。

然而,此時的魏武侯,偏偏還不自知,認爲自己多次擊敗其他國家,已經稱霸於中原,帶領魏國達到了巔峯。殊不知,常年的戰爭,非但沒有增強魏國的國力,反倒是將魏文侯留下了的家底,逐漸消耗殆盡了。

在常年的戰爭當中,其他幾個國家,見到魏國通過改革,迅速強大起來,自己也不願落後,紛紛開始進行變法維新。當這幾個國家進行變法之後,魏國對其他國家的優勢,也不再明顯,戰爭自然就進行得更困難了。

魏國全盛時堅持伐秦 魏國最後能不能消滅秦國 第6張

公元前370年,魏武侯病逝,此後,魏國的王位,傳到了魏惠王的手裏。魏惠王其實也算是一位合格的守成之君,不算太過昏庸。但是,對於此時的魏國來說,這樣一位國王,顯然是不合格的。

而且,魏惠王登基之後,先後做錯了兩件事。

第一件事,是重用出身鬼谷的龐涓。單從這件事本身來說,其實倒也沒錯。龐涓本人確實也很有才能,上任之後,確實帶領魏國大軍,繼續發展,貢獻很大。

但問題是,爲了用龐涓,魏惠王得罪了孫臏,最後還讓孫臏去了齊國,這就爲後來魏國的衰敗,埋下了伏筆。

第二件事,則是放跑了一個叫衛鞅的年輕人。這個年輕人非常有才,但魏惠王卻不能重用他,反倒是將他放去了秦國,這直接導致秦國經過變法之後,順利起飛。

魏惠王在位五十年,完整見證了魏國是如何在他的手中,由一箇中原霸主,變成了二流國家。

魏國全盛時堅持伐秦 魏國最後能不能消滅秦國 第7張

實際上,就在魏惠王剛剛登基的時候,魏國其實仍然是中原霸主。而且,就在他登基數年之後,秦國老王去世,新即位的秦孝公,當時只有21歲。如果這時魏惠王是一位英明的君主,重新與韓趙兩國簽訂盟約,還是有機會單獨面對秦國,繼而吞併秦國。但惋惜的是,此時的魏惠王,還沉浸在中原霸主的地位當中,無法自拔,根本沒考慮過這個問題。

秦孝公即位數年之後,隨着秦孝公重用商鞅,頒佈墾草令。歷史上著名的商鞅變法,由此開始。此後,秦國的國力開始爆發式增長,魏國再也沒有能力,一戰吃下秦國了。

非但如此,在秦國進行變法的同時,魏國又和齊國兩次大戰,分別在桂陵之戰和馬陵之戰當中,輸給了齊國,並且折損了大量的魏武卒。經過這兩場大戰之後,魏國的軍力迅速跌落,再也不是那個中原頭號強國了。

與此同時,成功變法的秦國,則是迅速強大起來。馬陵之戰結束後,秦國更是趁着魏國衰退,派遣大軍收回了河西之地。此時的魏國,別說滅秦無望,就算抵擋秦國都很難了。在這之後,中原各國不得不陷入了‘合縱連橫’的怪圈。但在沒有整體戰略規劃的基礎上,這種聯盟又極易被破壞,最後只能被秦國各個擊破。

所以,到了戰國中後期,昔日強大一時的魏國,已經淪爲了一個二流國家。如果不是和韓趙兩國抱團取暖,恐怕早就被秦國給率先滅掉了。

魏國全盛時堅持伐秦 魏國最後能不能消滅秦國 第8張

縱觀魏國的衰敗史,我們不難發現:魏國如果堅持首先滅掉秦國的話,其實是有機會的。尤其是在魏武侯在位期間,魏國的實力達到了鼎盛期。如果不是魏武侯追求所謂的霸主地位,和韓趙兩家翻臉,而是先滅了秦國。那後來的歷史,恐怕就截然不同了。

提起底,魏國的滅亡,其實是敗在了自己沒有大局觀。